一种加气混凝土坯体硬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796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加气混凝土坯体硬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气混凝土坯体硬度检测装置,包括压力平衡机构、安装在压力平衡机构上的推进机构。在加强外筒内部活动安装呈椎体结构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并在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的顶部分别安装四个长度不同的齿条,结合活动安装在加强外筒中部四个齿轮轴对四个齿条的啮合传动,当组合式基座、偏转端头以及扩张且夹持于预制模两侧边上的束紧力臂将加强外筒悬吊于预制模的顶部,随着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向着加强外筒内部的逐层收缩,被两个主斜板向下推进的承压组件整体便可对着坯料进行多层面强度和硬度的抗压检测。压检测。压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气混凝土坯体硬度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气混凝土坯体硬度检测
,具体为一种加气混凝土坯体硬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加气混凝土是以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
[0003]目前加气混凝土需要在预制模内部定型固化后才能供应建筑行业投入使用,而加气混凝土在预制模内腔至脱模过程中需要时刻对坯料的硬度和强度进行频繁抽样检测,但现有检测锥需要通过人工将锥头压入加气混凝土的内部,仅仅依靠人工感应来预测坯料的强度和硬度时完全不精确的,而由于椎体受阻较小,对于半固化加气混凝土的多层面抗压测试的效果不够理想。
[0004]针对加气混凝土坯料至脱模过程中进行多层面强度和硬度的抗压检测,即为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气混凝土坯体硬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平衡机构(100)、安装在压力平衡机构(100)上的推进机构(200)以及安装在推进机构(200)上的抗压数显机构(300);所述压力平衡机构(100)包括位于加气混凝土预制模顶部的承压组件(110)、安装在承压组件(110)上的两个防护垫环(120)、利用螺栓固定在承压组件(110)内的撑杆(130)、固定安装在承压组件(110)两侧的两个基座(140)、活动连接在基座(140)外端上的偏转端头(150)、固定安装在偏转端头(150)内且横置的束紧力臂(160)以及安装在承压组件(110)顶部的两个夹座(170);所述承压组件(110)包括加强外筒(111)、活动安装在加强外筒(111)内部的第一立柱(112)、活动安装在第一立柱(112)内部的第二立柱(113)、活动安装在第二立柱(113)内部的第三立柱(114)、活动安装在第三立柱(114)内部的第四立柱(115)以及分别固定在第一立柱(112)、第二立柱(113)、第三立柱(114)和第四立柱(115)顶部的四个齿条(116)以及活动安装在加强外筒(111)中部的四个齿轮轴(117);所述抗压数显机构(300)包括夹头(320)、固定在夹头(320)顶部的外壳(310)、安装在外壳(310)内部的压力传感器(350)、连接在压力传感器(350)底部端口内的惠斯登电桥(360)以及安装在外壳(310)顶部且显示抗压数据的显示屏(3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气混凝土坯体硬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117)是由偏转齿轮、导杆以及六角端头组合而成,且偏转齿轮的齿口啮合于齿条(116)外部的齿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气混凝土坯体硬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130)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且撑杆(130)的外部喷涂有绝缘漆面;所述基座(140)靠近偏转端头(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斌陈勇何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润鼎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