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仿麻面料及其织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310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涤纶仿麻面料及其织造方法,包括:基布层和仿麻面层;所述基布层和所述仿麻面层相互贴合在一起;所述基布层上设置有褶皱部,所述基布层由第一经纱线和第一纬纱线相互交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纱线由不锈钢纤维制成,所述不锈钢纤维的捻向呈“S”形设置;所述第一纬纱线由多股涤纶纤维交织缠绕包裹而成,所述第一纬纱线轴向包括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位于所述第一纬纱线的中心位置。使得制备出来的涤纶仿麻面料透气性较好,面料水洗后不易变形,面料的硬挺性较好,面料的织造工艺更加严谨,面料的使用寿命更加长。

A polyester ramie like fabric and its weav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涤纶仿麻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涤纶仿麻面料,具体涉及一种涤纶仿麻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技术介绍
纯麻的面料较贵,面料牢固性也不好。仿麻面料应运而生,现在仿麻布已经应用于很多球鞋制造业和服装产业,成为新的时尚潮流元素,在织物外观上,两者很相像,在手感上,两者差异也不大。但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仿麻布料在透气性和吸汗性方面远远不如真棉麻布料,而且在多次水洗之后仿麻面料会发生变形和磨损,仿麻面料的制备工艺简单。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涤纶仿麻面料及其织造方法。使得制备出来的涤纶仿麻面料透气性较好,面料水洗后不易变形,面料的硬挺性较好,面料的织造工艺更加严谨,面料的使用寿命更加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涤纶仿麻面料及其织造方法,使得制备出来的涤纶仿麻面料透气性较好,面料水洗后不易变形,面料的硬挺性较好,面料的织造工艺更加严谨,面料的使用寿命更加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涤纶仿麻面料及其织造方法,包括:基布层和仿麻面层;所述基布层和所述仿麻面层相互贴合在一起;所述基布层上设置有褶皱部,所述基布层由第一经纱线和第一纬纱线相互交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纱线由不锈钢纤维制成,所述不锈钢纤维的捻向呈“S”形设置;所述第一纬纱线由多股涤纶纤维交织缠绕包裹而成,所述第一纬纱线轴向包括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位于所述第一纬纱线的中心位置。作为优选的,所述基布层的表面均匀排布有用于透气排湿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直径范围是在0.1~0.3mm;所述第一经纱线的细度为1.2~2.8dex,所述第一纬纱线的直径范围为0.02~0.06mm。作为优选的,所述仿麻面层采用亚麻纱为原料,所述仿麻面层的表面设置有均匀密布凸凹不平的泡泡结构;在对仿麻面层进行织造时,控制泡经轴的送经速度比地经轴的送经速度快10%~25%。一种的涤纶仿麻面料的织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经→穿综,插筘插片→剑杆织造。作为优选的,所述整经过程中,先确定全幅所述涤纶仿麻面料所需的总第一经纱线;将所述总第一经纱线的一部分按照需要直接卷绕到至少两个经轴上,然后将若干只所述经轴同时退绕成阔幅经轴;相邻两个所述经轴的转向作顺时针和逆时针的间隔设置,将若干只所述经轴依次并列地穿在轴管上,形成织轴。作为优选的,将所述织轴上卷绕的第一经纱线根据工艺设计以及实际需求,对所述第一经纱线进行分纱,用穿综钩从左至右,将所述穿综钩穿过综丝眼和停经片,再按照所述涤纶仿麻面料的预设值花型和颜色,对所述第一经纱线进行进一步的分选;由所述穿综钩进一步的钩住所述第一经纱线,将所述穿综钩从停经片和综丝眼进行拉出;再用插筘刀将所述第一经纱插入到筘齿中,完成插筘插片的过程。作为优选的,所述剑杆织造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经纱线形成上下两个梭口,每一组梭口中由一组剑杆完成引纬动作,在剑杆织机上将高支粗纺纱,以斜纹为基础组织,采用单经单纬的方式上机织造,上机幅宽为178cm,上机经密为225根/10cm,纬密为216根/10cm,将织成的面料再通过坯检→修布→复验→缝边→精洗呢→脱水→蒸呢烫光→制成基布层成品。作为优选的,将所述基布层成品与所述仿麻面层通过编织丝线相互连接。作为优选的,将所述涤纶仿麻面料进行烘干定型并烫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涤纶仿麻面料中,通过设置相互连接的基布层和仿麻面层,能够使得仿麻面料的结构更加丰富,质地更加厚实,在面料内加入不锈钢纤维,使得面料的耐磨性能更加好。在第一纬纱线内设置第一通气孔,能够使得涤纶仿麻面料的透气性更加好,大大提升了面料的透气性能。2、本专利技术改进了涤纶仿麻面料的织造方法,依次经过整经、穿综→插筘插片和剑杆织造对涤纶仿麻面料进行织造;面料的织造工艺严谨,面料的使用寿命更加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涤纶仿麻面料及其织造方法,包括:基布层和仿麻面层。基布层和仿麻面层相互贴合在一起。通过设置相互连接的基布层和仿麻面层,能够使得仿麻面料的结构更加丰富,质地更加厚实,面料的耐磨性能更加好。上述基布层上设置有褶皱部,基布层由第一经纱线和第一纬纱线相互交替编织而成。第一经纱线由不锈钢纤维制成,不锈钢纤维的捻向呈“S”形设置。通过设置上述不锈钢纤维能够使得面料的耐磨性能更好,面料的硬挺性更好。第一纬纱线由多股涤纶纤维交织缠绕包裹而成,使得第一纬纱线的弹性较好。第一纬纱线的轴向包括有第一通气孔,第一通气孔位于第一纬纱线的中心位置。在第一纬纱线内设置第一通气孔,能够使得涤纶仿麻面料的透气性更加好,大大提升了面料的透气性能。基布层的表面均匀排布有用于透气排湿的透气孔,透气孔的直径0.3mm,其能够使得面料的透气排湿性能更加好。第一经纱线的细度为1.2dex,第一纬纱线的直径为0.02mm。上述第一经纱线和上述第一纬纱线的粗细合适,使得基布层更加的亲肤柔软。上述仿麻面层采用亚麻纱为原料,仿麻面层的表面设置有均匀密布凸凹不平的泡泡结构。通过设置上述泡泡结构,能够使得仿麻面层不会紧贴肌肤,面料更加透气,并且面料的立体感更加强。在对仿麻面层进行织造时,控制泡经轴的送经速度比地经轴的送经速度快10%。其能够使得制造出来的泡泡结构更加具备三维立体感,面料更加美观。一种的涤纶仿麻面料的织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经→穿综,插筘插片→剑杆织造。整经过程中,先确定全幅涤纶仿麻面料所需的总第一经纱线。将总第一经纱线的一部分按照需要直接卷绕到至少两个经轴上,然后将若干只经轴同时退绕成阔幅经轴。相邻两个所述经轴的转向作顺时针和逆时针的间隔设置,将若干只所述经轴依次并列地穿在轴管上,形成织轴。将织轴上卷绕的第一经纱线根据工艺设计以及实际需求,对第一经纱线进行分纱,用穿综钩从左至右,将穿综钩穿过综丝眼和停经片,再按照涤纶仿麻面料的预设值花型和颜色,对第一经纱线进行进一步的分选。由穿综钩进一步的钩住第一经纱线,将穿综钩从停经片和综丝眼进行拉出;再用插筘刀将第一经纱插入到筘齿中,完成插筘插片的过程。剑杆织造的过程中,第一经纱线形成上下两个梭口,每一组梭口中由一组剑杆完成引纬动作,在剑杆织机上将高支粗纺纱,以斜纹为基础组织,采用单经单纬的方式上机织造,上机幅宽为178cm,上机经密为225根/10cm,纬密为216根/10cm,将织成的面料再通过坯检→修布→复验→缝边→精洗呢→脱水→蒸呢烫光→制成基布层成品。将基布层成品与仿麻面层通过编织丝线相互连接。将织造完成后的涤纶仿麻面料进行烘干定型并烫光。本专利技术改进了涤纶仿麻面料的织造方法,依次经过整经、穿综→插筘插片和剑杆织造对涤纶仿麻面料进行织造;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涤纶仿麻面料及其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布层和仿麻面层;所述基布层和所述仿麻面层相互贴合在一起;/n所述基布层上设置有褶皱部,所述基布层由第一经纱线和第一纬纱线相互交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纱线由不锈钢纤维制成,所述不锈钢纤维的捻向呈“S”形设置;所述第一纬纱线由多股涤纶纤维交织缠绕包裹而成,所述第一纬纱线轴向包括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位于所述第一纬纱线的中心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仿麻面料及其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布层和仿麻面层;所述基布层和所述仿麻面层相互贴合在一起;
所述基布层上设置有褶皱部,所述基布层由第一经纱线和第一纬纱线相互交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纱线由不锈钢纤维制成,所述不锈钢纤维的捻向呈“S”形设置;所述第一纬纱线由多股涤纶纤维交织缠绕包裹而成,所述第一纬纱线轴向包括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位于所述第一纬纱线的中心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仿麻面料及其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的表面均匀排布有用于透气排湿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直径范围是在0.1~0.3mm;所述第一经纱线的细度为1.2~2.8dex,所述第一纬纱线的直径范围为0.02~0.06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涤纶仿麻面料及其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麻面层采用亚麻纱为原料,所述仿麻面层的表面设置有均匀密布凸凹不平的泡泡结构;在对仿麻面层进行织造时,控制泡经轴的送经速度比地经轴的送经速度快10%~25%。


4.一种涤纶仿麻面料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整经→穿综→插筘插片→剑杆织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涤纶仿麻面料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经过程中,先确定全幅所述涤纶仿麻面料所需的总第一经纱线;将所述总第一经纱线的一部分按照需要直接卷绕到至少两个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升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宇都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