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3043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通过二次加工的方式来得到表面具有纹路结构件而导致的效率低、产品一致性差的问题。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表面具有纹路的柔性件布置在支撑体用于与待成型模具成型面适配的模具制作面上;2)对柔性件与模具制作面之间的间隙抽气,使柔性件与支撑体的模具制作面贴合;3)在模具制作面上糊上用于制作模具的复合材料,待复合材料固化后,得到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mould with the pattern forming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对车辆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在一些车内装饰件上需要有皮纹外观,而现有技术中,加工出带有皮纹外观的结构件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在成型后的结构件的外表面上包覆皮革,使结构件的外表面具有皮纹外观;第二种对结构件的外表面进行喷漆处理,喷涂出纹路,使结构件的外表面具有皮纹外观。但是这两种方案均是对结构件进行二次加工,生产效率低且产品一致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通过二次加工的方式来得到表面具有纹路结构件而导致的效率低、产品一致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表面具有纹路的柔性件布置在支撑体用于与待成型模具成型面适配的模具制作面上;2)对柔性件与模具制作面之间的间隙抽气,使柔性件与支撑体的模具制作面贴合;3)在模具制作面上糊上用于制作模具的复合材料,待复合材料固化后,得到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其有益效果在于:将柔性件布置在模具制作面上,并通过对柔性件与模具制作面之间的间隙抽气的方式来实现柔性件与支撑体的模具制作面贴合,保证了柔性件的与复合材料的配合精度,通过翻模,使糊在模具制作面上的复合材料固化后直接得到目标模具,模具的成型面上具有与柔性件匹配的纹路,操作人员可以直接使用这种模具来制作产品,产品在模具内成型时即可在表面上形成纹路,既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又能够保证产品的一致性。进一步的,在支撑体上设置抽气通道,抽气通道与柔性件和支撑体之间的间隙连通,通过抽气通道对柔性件和支撑体之间的间隙抽气,实现柔性件与支撑体的模具制作面贴合。其有益效果在于:在支撑体上设置抽气通道,使抽气通道的一端直接与柔性件与模具制作面之间的间隙连通,布置方式灵活,结构简单,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柔性件的形状来调整抽气通道的布置方式。进一步的,在支撑体中布置一个空腔,且在支撑体上布置多个气体流道,各气体流道的一端均与空腔连通,另一端均与柔性件和支撑体之间的间隙连通;支撑体上还配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抽气口,通过对空腔进行抽气,以使柔性件和支撑体之间的间隙内气体通过对应气体流道被抽进空腔进而从空腔中抽出,气体流道与空腔组合形成所述抽气通道。其有益效果在于:在支撑体上布置多个气体流道,多个气体流道同时抽气能够保证柔性件与模具制作面的贴合效果;另外在支撑体中设置空腔,利用空腔与各气体流道同时连通,操作人员仅通过对空腔进行抽气,即可使柔性件与模具制作面之间的间隙内气体通过各气体流道被抽出,简化了气体流道的连接结构。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柔性件为PVC表皮;在将PVC表皮放置在模具制作面上之前,先对PVC表皮进行加热,然后再将加热后的PVC表皮覆盖在模具制作面上。其有益效果在于:PVC材料便于加工出纹路,同时在放置PVC表皮之前对PVC表皮进行加热,能够保证PVC表皮与支撑体之间具有较高的贴合度。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复合材料固化形成模具后,在模具的背向纹路成型面的一侧糊制架子,当架子与模具连接处完全固化后起模,将模具从支撑体上取下。其有益效果在于:在模具固化后增加架子,操作人员能够通过移动架子来带动模具移动,可以方便地将模具从支撑体上取下,又能够通过架子来转运模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用于制作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工装内空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隐藏了主体的侧壁;图3为图1中空腔内气体流道的示意图,图中隐藏了主体的侧壁;图4为通过图1所示工装的得到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柔性件;20-支撑体;21-主体;22-底板;23-空腔;24-抽气接头;26-气体流道;30-模具;31-纹路成型面;32-架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下结合实施例以及适配的工装来对本专利技术中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的实施例1: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方法来制作模具时,对应使用有适配的工装。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工装包括支撑体20,支撑体20具有与模具30成型面适配的模具制作面,同时模具制作面还用于支撑柔性件10。柔性件10的外表面具有纹路,操作人员能够通过翻模的方式来将复合材料糊在柔性件10上,在复合材料固化后,如图4所示,能够制作出所需要的带有纹路成型面31的模具30。具体来讲,支撑体20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主体21和位于主体21下方的底板22。主体21是由木材制成的,底板22上布置有由生态板搭建的框架,主体21包括堆叠在框架上的、由奥松板制成的主体块,主体块在框架上按照设计的模具制作面进行堆叠,并通过胶粘的方式实现各主体块的固定。由主体块组成的主体21截面呈U形,开口朝向底板22。主体21与底板22通过粘接相对固定,使主体21与底板22形成一体,主体21呈现出凸出的姿态,与所要制作的模具30形状适配。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21可以采用由注塑工艺的得到的树脂件,并不局限于木材。在主体21的内部具有一个与“U”字内部对应的凹槽,主体21倒扣在底板22上后底板22朝向主体21开口的板面与凹槽共同围成了一个密闭的空腔23。在其他实施例中,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在底板上堆叠主体块,并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主体块,以此在底板上制成主体,并不局限于在底板上设置框架,在框架上堆叠主体块的方案。主体21的朝外的侧面,为用于支撑柔性件10的模具制作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表面具有纹路的柔性件布置在支撑体用于与待成型模具成型面适配的模具制作面上;/n2)对柔性件与模具制作面之间的间隙抽气,使柔性件与支撑体的模具制作面贴合;/n3)在模具制作面上糊上用于制作模具的复合材料,待复合材料固化后,得到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表面具有纹路的柔性件布置在支撑体用于与待成型模具成型面适配的模具制作面上;
2)对柔性件与模具制作面之间的间隙抽气,使柔性件与支撑体的模具制作面贴合;
3)在模具制作面上糊上用于制作模具的复合材料,待复合材料固化后,得到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支撑体上设置抽气通道,抽气通道与柔性件和支撑体之间的间隙连通,通过抽气通道对柔性件和支撑体之间的间隙抽气,实现柔性件与支撑体的模具制作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纹路成型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支撑体中布置一个空腔,且在支撑体上布置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帅程崇强段晓威张阳何文奎陈伟龙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