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客车滑门固定电泳喷涂一体式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914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型客车滑门固定电泳喷涂一体式工装,车身固定框右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车身固定卡杆,车身固定滑槽倾斜固定于车身固定框的右侧,在车身固定滑槽的两端均固定一个车身固定滑槽限位组合,两个车身固定套筒组合分别固定连接在车身固定框左侧的上下两端,车身固定框支撑杆固定于车身固定框的底面上;滑门位置滑槽杆固定于滑门固定框上,且滑门位置滑槽杆与滑门固定框相垂直,滑门下部挡杆固定连接在滑门位置滑槽杆的末端,滑门下部固定卡板和中间连接转动框固定于滑门固定框内,两个滑门上部固定卡座分别固定于滑门固定框上端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便捷,大大提高了车身的喷涂质量。

A kind of integrated fixture for fixed electrophoretic spraying of light bus sliding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客车滑门固定电泳喷涂一体式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轻型客车滑门固定电泳喷涂一体式工装。
技术介绍
:在汽车厂家,白车身在电泳过程中,会出现滑门与车身使用的固定工装普遍采用套筒插销螺栓拧紧固定方式,利用制作的连接板用螺栓与车身的匹配的孔位进行拧紧,连接板上焊接有插销装置;滑门也采用此方式,利用制作的连接板用螺栓与滑门的匹配的孔位进行拧紧,连接板上焊接有套筒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将滑门的套筒装置与车身的插销装置装配来固定滑门。这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如下缺点:1、滑门的开启角度只能固定从一边开启,固定的一边的门框边与滑门边之间的缝隙不易喷枪插入,在涂装喷涂过程中会有喷涂不全现象;在后续作业中要增设人工补喷工位,即增加了人员成本,又增加了作业工时;2、有车型的滑门体积以及质量比较大,这种固定方式的局限性大,工装的使用寿命短,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轻型客车滑门固定电泳喷涂一体式工装。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轻型客车滑门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型客车滑门固定电泳喷涂一体式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固定框(1)、车身固定卡杆(2)、车身固定套筒组合(3)、车身固定滑槽(4)、车身固定滑槽限位组合(5)、滑门位置滑槽杆(6)、滑门上部固定卡座(7)、滑门下部固定卡板(8)、滑门下部挡杆(9)、滑门固定框(10)、车身固定框支撑杆(11)和中间连接转动框(12),所述车身固定框(1)与滑门固定框(10)相互平行设置,在车身固定框(1)右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车身固定卡杆(2),车身固定滑槽(4)倾斜固定于车身固定框(1)的右侧,在车身固定滑槽(4)的两端均固定一个车身固定滑槽限位组合(5),两个车身固定套筒组合(3)分别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客车滑门固定电泳喷涂一体式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固定框(1)、车身固定卡杆(2)、车身固定套筒组合(3)、车身固定滑槽(4)、车身固定滑槽限位组合(5)、滑门位置滑槽杆(6)、滑门上部固定卡座(7)、滑门下部固定卡板(8)、滑门下部挡杆(9)、滑门固定框(10)、车身固定框支撑杆(11)和中间连接转动框(12),所述车身固定框(1)与滑门固定框(10)相互平行设置,在车身固定框(1)右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车身固定卡杆(2),车身固定滑槽(4)倾斜固定于车身固定框(1)的右侧,在车身固定滑槽(4)的两端均固定一个车身固定滑槽限位组合(5),两个车身固定套筒组合(3)分别固定连接在车身固定框(1)左侧的上下两端,车身固定框支撑杆(11)固定于车身固定框(1)的底面上;滑门位置滑槽杆(6)固定于滑门固定框(10)上,且滑门位置滑槽杆(6)与滑门固定框(10)相垂直,滑门下部挡杆(9)固定连接在滑门位置滑槽杆(6)的末端,滑门下部固定卡板(8)和中间连接转动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新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龙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