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683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包括初沉池,所述初沉池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冷凝水入管与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位于冷凝水入管的一侧,所述输送管道的中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压力泵,所述压力泵的下端设置有自动控制器,所述输送管道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撬装式过滤设备,所述撬装式过滤设备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模块,所述撬装式过滤设备的外表面设置有凉水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设有初沉池、压力泵、撬装式过滤设备、过滤模块与自动控制器,能够实现零排放,满足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处理湿法脱硫净烟气经直接喷淋降温后析出的冷凝水,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 treatment equipment for condensate re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冷凝水回收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一种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是一种将冷凝水回收利用处理的装置,随着时代技术的变迁,人们对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现有的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将在湿法脱硫净烟气直接喷淋降温后析出的冷凝水实现零排放进行循环使用,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包括初沉池,所述初沉池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冷凝水入管与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位于冷凝水入管的一侧,所述输送管道的中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压力泵,所述压力泵的下端设置有自动控制器,所述输送管道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撬装式过滤设备,所述撬装式过滤设备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模块,所述撬装式过滤设备的外表面设置有凉水塔,所述凉水塔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回收循环管,所述回收循环管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回用阀门,所述凉水塔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回收阀门,所述回收阀门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回水泵。设置的回水泵可以保证处理后的水到达人们所需要的出水要求,有利于人们的使用。优选的,所述冷凝水入管的一端外表面贯穿初沉池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冷凝水入管与初沉池之间设置有固定安装架,所述冷凝水入管的一端外表面通过固定安装架与初沉池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撬装式过滤设备与凉水塔之间设置有连接管路。优选的,所述输送管道与撬装式过滤设备之间设有接入管,所述输送管道的一端外表面通过接入管与撬装式过滤设备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过滤模块与撬装式过滤设备之间设置有密封安装架,所述过滤模块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密封安装架与撬装式过滤设备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自动控制器与初沉池之间设置有一号检测探头,所述自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一号检测探头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压力泵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器与凉水塔之间设置有二号检测探头,所述自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二号检测探头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回水泵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通过设置的本装置,可以保证将湿法脱硫净烟气直接喷淋降温后析出的冷凝水进行过滤等处理,可以实现零排放,满足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水质标准的要求,有利于人们的使用,整个一种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的图1中初沉池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的图1中撬装式过滤设备5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的流程图。图中:1、初沉池;2、冷凝水入管;3、压力泵;4、输送管道;5、撬装式过滤设备;6、过滤模块;7、阀门;8、自动控制器;9、凉水塔;10、回收循环管;11、回收阀门;12、回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包括初沉池1,初沉池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冷凝水入管2与输送管道4,输送管道4位于冷凝水入管2的一侧,输送管道4的中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压力泵3,压力泵3的下端设置有自动控制器8,输送管道4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撬装式过滤设备5,撬装式过滤设备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模块6,撬装式过滤设备5的外表面设置有凉水塔9,凉水塔9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回收循环管10,回收循环管10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回用阀门7,凉水塔9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回收阀门11,回收阀门11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回水泵12。冷凝水入管2的一端外表面贯穿初沉池1的上端外表面,冷凝水入管2与初沉池1之间设置有固定安装架,冷凝水入管2的一端外表面通过固定安装架与初沉池1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收集冷凝水;撬装式过滤设备5与凉水塔9之间设置有连接管路,有利于撬装式过滤设备5与凉水塔9之间的安装;输送管道4与撬装式过滤设备5之间设有接入管,输送管道4的一端外表面通过接入管与撬装式过滤设备5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以保证输送管道4与撬装式过滤设备5之间连接;过滤模块6与撬装式过滤设备5之间设置有密封安装架,过滤模块6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密封安装架与撬装式过滤设备5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以保证内部的水充分过滤处理;自动控制器8与初沉池1之间设置有一号检测探头,自动控制器8的输出端与一号检测探头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自动控制器8的输出端与压力泵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自动控制器8与凉水塔9之间设置有二号检测探头,自动控制器8的输出端与二号检测探头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自动控制器8的输出端与回水泵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以保证实现控制整个装置的工作。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在使用时,在湿法脱硫净烟气经直接喷淋降温后析出的冷凝水中含有少量粉尘、颗粒、胶体物质等杂质,且呈酸性水质,我们想将冷凝水回收使用时,我们需要对冷凝水进行一端的处理后才能进行循环使用,我们通过本装置将冷凝水先排入到初沉池1的内部,我们再由压力泵3将初沉池1内部沉淀的冷凝水抽出,经过撬装式过滤设备5与过滤模块6的过滤与处理后再排放至凉水塔9的内部,我们可以由自动控制器8通过对凉水塔9内部的水进行检测是否达标,在需要使用新的循环水时,我们可以通过打开回用阀门7将凉水塔9的水放出使用,可以实现零排放,满足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水质标准的要求,有利于人们的使用,较为实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包括初沉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冷凝水入管(2)与输送管道(4),所述输送管道(4)位于冷凝水入管(2)的一侧,所述输送管道(4)的中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压力泵(3),所述压力泵(3)的下端设置有自动控制器(8),所述输送管道(4)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撬装式过滤设备(5),所述撬装式过滤设备(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模块(6),所述撬装式过滤设备(5)的外表面设置有凉水塔(9),所述凉水塔(9)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回收循环管(10),所述回收循环管(10)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回用阀门(7),所述凉水塔(9)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回收阀门(11),所述回收阀门(11)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回水泵(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包括初沉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冷凝水入管(2)与输送管道(4),所述输送管道(4)位于冷凝水入管(2)的一侧,所述输送管道(4)的中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压力泵(3),所述压力泵(3)的下端设置有自动控制器(8),所述输送管道(4)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撬装式过滤设备(5),所述撬装式过滤设备(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模块(6),所述撬装式过滤设备(5)的外表面设置有凉水塔(9),所述凉水塔(9)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回收循环管(10),所述回收循环管(10)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回用阀门(7),所述凉水塔(9)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回收阀门(11),所述回收阀门(11)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回水泵(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水回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入管(2)的一端外表面贯穿初沉池(1)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冷凝水入管(2)与初沉池(1)之间设置有固定安装架,所述冷凝水入管(2)的一端外表面通过固定安装架与初沉池(1)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锋吴富梅默良博李自尚朱江轩石立晓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科朗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