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祥中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斜卧式研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58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研磨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斜卧式研磨机,包括筒体、转动轴、皮带传动装置、研磨介质、出口滤网、入料口、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水管、出料口。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筒体倾斜30度,并且研磨装置和研磨体之间的配合设置,将物料的研磨进行分级,使得物料进入筒体以后依次被研磨并进入下一级空间,最终通过第四研磨盘d时,物料被研磨充分,提升物料的传递速度,提高物料研磨的细度,同时研磨圈与研磨体之间的研磨以及研磨介质与物料之间的碰撞研磨的双重研磨,加快物料研磨速率,并且筋板的设立,增加研磨装置与研磨介质之间的力的传递,提高研磨介质的有效运动速率,进一步提高物料的研磨速度。

An efficient oblique horizontal gr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斜卧式研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研磨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效斜卧式研磨机。
技术介绍
卧式砂磨机是利用研磨介质之间的挤压力和剪切力完成对物料的研磨,如附图1所示,其原理是将物料从入料口8倒入筒体1中,冷却水从冷却水进口9通入筒体中后从冷却水出水管10流出,使用电动机14带动转动轴2和皮带传动装置3转动,并带动分散盘4转动,分散盘4将筒1体内空间分隔成几个区域,同时分散盘4的转动带动研磨介质6高速运动,产生极大的冲击、磨擦和剪切力,从而使物料中的固体微粒和研磨介质6间产生更加强烈的碰撞、摩擦、剪切作用,达到加快磨细微粒和分散聚集体,然后从右端轴心处的出料口11流出,出口滤网7阻挡研磨介质6流出,从而实现实现砂磨机的连续工作,其具有效率高,工作连续性强,少污染,自控可靠等优点,但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下:当物料进入筒体1中后进行研磨,物料靠水流以及研磨介质的碰撞向右部扩散,同时物料进入筒体后大部分在筒体1的左部进行研磨,对于右侧空间的利用极小,造成极大的浪费,并且分散4盘对于研磨介质的运动影响因数极小,使得研磨介质无法得到足够的的运动速率,从而对物料的研磨不充分,造成筒体1的右部存在大量研磨不充分的物料,造成出口滤网7的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斜卧式研磨机,具备研磨效率高、质量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斜卧式研磨机,包括筒体、转动轴、皮带传动装置、研磨介质、出口滤网、入料口、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水管、出料口、支撑座、电动机、电动机、研磨装置、回旋分离转子、支撑架、机械密封装置、支撑腿、研磨体和键,所述筒体与支撑腿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左部与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固定安装在支撑座上,所述电动机与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分别与筒体和支撑座活动套接,所述转动轴的左端与皮带传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装置与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入料口位于筒体右端的顶部,所述冷却水进口位于筒体左端的底部,所述冷却水出水管与筒体右端的顶部连通,所述出料口位于筒体右侧的中心,所述筒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研磨体,所述研磨装置通过键固定套接在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上且位于研磨装置的左侧套接有机械密封装置,所述回旋分离转子固定套接在转动轴的右部,所述支撑架与筒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与转动轴的右端活动套接,所述转动轴上且位于筒体、转动轴和支撑座的连接活动套接有机械密封装置。优选的,所述研磨装置包括盘体、研磨圈、通孔和筋板,所述盘体套接在转动轴上,所述盘体固定安装在盘体外圈上,所述盘体的面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盘体的右侧固定安装筋板,所述研磨圈与研磨体呈45度角。优选的,所述研磨装置有四个分别为第一研磨盘、第二研磨盘、第三研磨盘和第四研磨盘,所述四个研磨装置将筒体内空间分为四个研磨区域,所述研磨装置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研磨盘到第四研磨盘的直径依次变大,所述第一研磨盘与研磨体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大于物料的直径,所述第一研磨盘与研磨体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小于物料的直径,所述研磨装置可根据需要进行更换,所述第四研磨盘与研磨体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等于物料所需研磨的最终直径,所述研磨装置上的通孔直径依次减小。优选的,所述筒体与水平面呈30度角。优选的,所述冷却水出水管的顶端高度大于筒体内部空间的最高端。优选的,所述回旋分离转子包括工型转子和叶片,所述工型转子与转动轴固定套接,所述叶片固定安装在工型转子的外侧。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筒体倾斜30度,并且研磨装置和研磨体之间的配合设置,将物料的研磨进行分级,使得物料进入筒体以后依次被研磨并进入下一级空间,最终通过第四研磨盘d时,物料被研磨充分,提升物料的传递速度,提高物料研磨的细度,同时研磨圈与研磨体之间的研磨以及研磨介质与物料之间的碰撞研磨的双重研磨,加快物料研磨速率,并且筋板的设立,增加研磨装置与研磨介质之间的力的传递,提高研磨介质的有效运动速率,进一步提高物料的研磨速度。2、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回旋分离转子的设置,在保持对研磨后物料的分离效果的同时,使得未达到细度的物料返回研磨区中继续研磨,减少不合格的物料对出口滤网造成堵塞,提高物料的流出速率,同时对出口滤网附近的物料进行搅动,增加对出口滤网的清理效果,进一步减少不合格物料对出口滤网的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结构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视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转动轴与研磨装置和回旋分离转子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研磨装置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回旋分离转子侧视示意图。图中:1、筒体;2、转动轴;3、皮带传动装置;4、分散盘;5、分离转子;6、研磨介质;7、出口滤网;8、入料口;9、冷却水进口;10、冷却水出水管;11、出料口;12、密封圈;13、支撑座;14、电动机;15、研磨装置;151、盘体;152、研磨圈;153、通孔;154、筋板;15a、第一研磨盘;15b、第二研磨盘;15c、第三研磨盘;15d、第四研磨盘;16、回旋分离转子;161、工型转子;162、叶片;17、支撑架;18、机械密封装置;19、支撑腿;20、研磨体;21、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2-5,一种高效斜卧式研磨机,包括筒体1、转动轴2、皮带传动装置3、研磨介质6、出口滤网7、入料口8、冷却水进口9、冷却水出水管10、出料口11、支撑座13、电动机14、电动机14、研磨装置15、回旋分离转子16、支撑架17、机械密封装置18、支撑腿19、研磨体20和键21,筒体1与支撑腿19固定连接,筒体1的左部与支撑座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电动机14固定安装在支撑座13上,电动机14与支撑座13固定连接,转动轴2分别与筒体1和支撑座13活动套接,转动轴2的左端与皮带传动装置3固定连接,电动机14通过皮带传动装置3与转动轴2传动连接,入料口8位于筒体1右端的顶部,冷却水进口9位于筒体1左端的底部,冷却水出水管10与筒体1右端的顶部连通,出料口11位于筒体1右侧的中心,筒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研磨体20,研磨装置15通过键21固定套接在转动轴2上,转动轴2上且位于研磨装置15的左侧套接有机械密封装置18,回旋分离转子16固定套接在转动轴2的右部,支撑架17与筒体1固定连接,支撑架17与转动轴2的右端活动套接,转动轴2上且位于筒体1、转动轴2和支撑座13的连接活动套接有机械密封装置18。其中,研磨装置15包括盘体151、研磨圈152、通孔153和筋板154,盘体151套接在转动轴2上,盘体151固定安装在盘体151外圈上,盘体151的面板上开设有通孔153,盘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斜卧式研磨机,包括筒体(1)、转动轴(2)、皮带传动装置(3)、研磨介质(6)、出口滤网(7)、入料口(8)、冷却水进口(9)、冷却水出水管(10)、出料口(11)、支撑座(13)、电动机(14)、电动机(14)、研磨装置(15)、回旋分离转子(16)、支撑架(17)、机械密封装置(18)、支撑腿(19)、研磨体(20)和键(21),所述筒体(1)与支撑腿(19)固定连接,所述筒体(1)的左部与支撑座(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14)固定安装在支撑座(13)上,所述电动机(14)与支撑座(13)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2)分别与筒体(1)和支撑座(13)活动套接,所述转动轴(2)的左端与皮带传动装置(3)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14)通过皮带传动装置(3)与转动轴(2)传动连接,所述入料口(8)位于筒体(1)右端的顶部,所述冷却水进口(9)位于筒体(1)左端的底部,所述冷却水出水管(10)与筒体(1)右端的顶部连通,所述出料口(11)位于筒体(1)右侧的中心,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研磨体(20),所述研磨装置(15)通过键(21)固定套接在转动轴(2)上,所述转动轴(2)上且位于研磨装置(15)的左侧套接有机械密封装置(18),所述回旋分离转子(16)固定套接在转动轴(2)的右部,所述支撑架(17)与筒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7)与转动轴(2)的右端活动套接,所述转动轴(2)上且位于筒体(1)、转动轴(2)和支撑座(13)的连接活动套接有机械密封装置(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斜卧式研磨机,包括筒体(1)、转动轴(2)、皮带传动装置(3)、研磨介质(6)、出口滤网(7)、入料口(8)、冷却水进口(9)、冷却水出水管(10)、出料口(11)、支撑座(13)、电动机(14)、电动机(14)、研磨装置(15)、回旋分离转子(16)、支撑架(17)、机械密封装置(18)、支撑腿(19)、研磨体(20)和键(21),所述筒体(1)与支撑腿(19)固定连接,所述筒体(1)的左部与支撑座(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14)固定安装在支撑座(13)上,所述电动机(14)与支撑座(13)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2)分别与筒体(1)和支撑座(13)活动套接,所述转动轴(2)的左端与皮带传动装置(3)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14)通过皮带传动装置(3)与转动轴(2)传动连接,所述入料口(8)位于筒体(1)右端的顶部,所述冷却水进口(9)位于筒体(1)左端的底部,所述冷却水出水管(10)与筒体(1)右端的顶部连通,所述出料口(11)位于筒体(1)右侧的中心,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研磨体(20),所述研磨装置(15)通过键(21)固定套接在转动轴(2)上,所述转动轴(2)上且位于研磨装置(15)的左侧套接有机械密封装置(18),所述回旋分离转子(16)固定套接在转动轴(2)的右部,所述支撑架(17)与筒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7)与转动轴(2)的右端活动套接,所述转动轴(2)上且位于筒体(1)、转动轴(2)和支撑座(13)的连接活动套接有机械密封装置(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斜卧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装置(15)包括盘体(151)、研磨圈(1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中
申请(专利权)人:刘祥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