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烧装置;燃烧方法领域(国际专利技术专利分类IPC F23 combustion apparatus;Combustion Proceses)。现有的生活用煤炉一般用无烟煤(块状煤、煤球或蜂窝煤等)作燃料。最普通的煤炉炉芯近似地呈圆柱形。上口略小,下口略大。主要是为了制造泥芯时拔模方便而已。稍作改进的炉子上部有环形的回风区。用来增加炉子上部的散热面积。另一种炉子在利用余热方面作一些改进,在炉子主体和烟囱之间增加一个或几个放锅或水壶的位置。给锅中的食物保温或给水壶中的水预热。这两种炉子对炉膛结构没有任何改进而占用的空间都比较大。现有的烧煤块的炉子为了提高炉膛内的温度必须把炉膛做得比较大。为了保证炉膛中有足够高的温度炉壁必须相当厚。炉膛加大会增加煤耗,炉壁太厚既增大炉子的体积又影响取暖。而且这类炉子通常必须用优质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烧饭菜又能取暖可以用劣质煤,如煤矸石等作燃料的高效煤炉。本技术煤炉的特征在于炉芯(1)有特殊的结构形状。用来改善炉膛内的燃烧条件。炉芯纵剖面的形状近似于腰鼓形。炉膛中部容积较大,上部和下部容积较小,而总的容积与传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用劣质煤的高效生活用煤炉,由炉芯(1)、上隔热衬套(2)、下隔热衬套(3)、外壳(4)、进气排渣口(5)、炉栅(6)和排气缺口(7)七部分构成。其特征是炉芯的外观和炉膛纵剖面形状均呈腰鼓形。炉膛中部容积比炉膛上部容积或炉膛下部容积大,炉芯上口截面积比炉芯下口截面积大,炉子顶端有喇叭形排废气缺口与烟囱连通。炉膛内壁有两条以上狭窄的通风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劣质煤的高效生活用煤炉,由炉芯(1)、上隔热衬套(2)、下隔热衬套(3)、外壳(4)、进气排渣口(5)、炉栅(6)和排气缺口(7)七部分构成。其特征是炉芯的外观和炉膛纵剖面形状均呈腰鼓形。炉膛中部容积比炉膛上部容积或炉膛下部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