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卷绕头、卷绕装置及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75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芯卷绕头、卷绕装置及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电芯卷绕头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上的三个卷针单元和驱动单元,卷针单元包括共轴设置的第一卷针和第二卷针,第一卷针的第一针体和第二卷针的第二针体相向地设置,使得第一卷针和第二卷针可相向或相背移动,第一筒体上套装有位于本体的末端侧的第一传动轮,驱动单元包括三个第一电机,一个第一电机与一个卷针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第一电机安装在本体上,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轴上套装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驱动相对应设置的一个卷针单元的第一传动轮转动。及设置有该电芯卷绕头的卷绕装置、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卷绕质量高、传动误差小且响应时间快的优点。

Core winding head, winding device and button type core production w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卷绕头、卷绕装置及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
本技术涉及电芯生产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芯卷绕头,以及设置有该电芯卷绕头的卷绕装置、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芯卷绕头上的三根卷针的转动是通过一具有一根传动轴和三个电机组成的驱动单元进行驱动的,传统电芯卷绕头上的每一根卷针上均设置有齿轮,且三根卷针上的齿轮相互错开设置。而传动轴则包括三根层叠嵌套的转轴,三根转轴均可绕自身的轴线独立转动,且三根转轴的长度不一致,其中,位于最外层的一根转轴的长度最短,而位于最内层的一根转轴的长度最长。此外,每一根转轴的第一端部套装有齿轮,三根转轴的齿轮分别与三根卷针的齿轮啮合,每一根转轴的第二端部套装有带轮,三根转轴的带轮通过传动带分别与三个电机的电机轴上的带轮连接。当需要驱动某一根卷针转动时,与该卷针相对应的一个电机先通过传动带驱动相对应的一根转轴转动,再经由该转轴驱动卷针转动,而卷针与电机之间的传动为两级传动,传动间隙大,导致存在传动累计误差大、响应时间滞后等问题,且传动效率低,同时还会对电芯的卷绕质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再者,由于驱动单元的特定结构设计,使得卷针在加工时,需要根据卷针的不同设置位置进行不同的加工,提高了卷针加工的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卷绕质量高、传动误差小且响应时间快的电芯卷绕头。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电芯卷绕头的卷绕装置。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卷绕装置的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芯卷绕头,包括本体和三个卷针单元,三个卷针单元沿本体的周向分布,其中,卷针单元包括第一卷针和第二卷针,第一卷针包括第一筒体和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筒体内的第一针体,第一筒体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本体上,第一筒体上套装有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位于本体的末端侧,本体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座,第二卷针与第一卷针共轴设置,第二卷针包括第二筒体和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筒体内的第二针体,第二筒体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座上,第二针体与第一针体相对地设置,电芯卷绕头还包括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三个第一电机,一个第一电机与一个卷针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第一电机安装在本体上,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轴上套装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驱动相对应设置的一个卷针单元的第一传动轮转动。由上可见,通过第一电机直接驱动卷针单元的第一卷针进行转动,能有效地减小传动间隙,使得第一卷针的响应速度更快,保证卷绕出的电芯的质量,且该驱动方式可使得电芯卷绕头能够满足更高速的卷绕要求。而通过对卷针单元的结构设计,使得电芯在电芯卷绕头的下料工位处进行下料时,卷针单元的第一针体和第二针体能够呈相反方向移动,以在电芯进行抽针下料过程中使极片、隔膜受到相反方向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极片、隔膜受力平衡,避免下料后电芯发生变形。一个优选地方案是,电芯卷绕头还包括电滑环,电滑环的转子与本体的转动轴线共轴设置,电滑环的转子跟随本体转动,且电滑环的转子导线分别与三个第一电机电连接。由上可见,通过设置电滑环,使得当本体带动其上的第一电机进行转动时,第一电机的线缆不会被扭曲打结,从而防止线缆被扭断。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筒体上还套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位于本体的前端,第二筒体上套装有第二齿轮,卷针单元还包括联动组件,联动组件包括安装座和转轴,安装座安装在连接座上,转轴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座上,转轴平行于第一针体,转轴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由上可见,联动组件能够使第一卷针和第二卷针保持同步转动,从而避免在极片卷绕工程中,第一针体和/或第二针体发生扭转变形,保证卷绕出的电芯的质量的同时,提高第一卷针和第二卷针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电机为伺服电机。由上可见,采用伺服电机作为第一电机,使得第一电机能够更快速、更精确的控制第一卷针的转动,保证电芯的卷绕质量。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传动轮为第一带轮,第二传动轮为第二带轮,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套设有传动带。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传动轮为第五齿轮,第二传动轮为第六齿轮,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啮合。由上可见,第一电机与第一卷针之间的联动机构可以根据需要、空间、设计要求进行相应地设置、更改。为了实现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卷绕装置,包括机架和电芯卷绕头,其中,电芯卷绕头为上述的电芯卷绕头,本体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由上可见,设置有上述电芯卷绕头的卷绕装置具有卷绕质量高、传动误差小且响应时间快的优点。进一步的方案是,本体的末端设置有第七齿轮,卷绕装置包括换向单元,换向单元设置在机架上,换向单元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套装有第八齿轮,第七齿轮与第八齿轮啮合。由上可见,换向单元用于驱动本体进行转动,从而使本体带动其上的卷针单元在电芯卷绕头的卷绕工位、贴胶工位和下料工位之间进行切换。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卷绕装置还包括传感器单元,传感器单元安装在机架上,传感器单元包括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位于本体的同一径向上,且第二接近开关位于第一接近开关和连接座之间,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之间的圆心角为120度,第一挡片可跟随本体转动至第一接近开关处,第二挡片可跟随本体转动至第二接近开关处。由上可见,传感器单元用于与第一挡片、第二挡片配合,以识别、获取本体上各卷针单元的位置,从而保证卷绕装置的控制系统能够准确地对每一个卷针单元状态。为了实现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其中,包括上述的卷绕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卷绕装置实施例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卷绕装置实施例的卷针单元的局部结构图。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卷绕装置实施例的内抽针单元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卷绕装置实施例的第一局部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卷绕装置实施例的第二局部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卷绕装置实施例:参照图1,卷绕装置100包括极片插入裁切单元、送隔膜单元、切隔膜单元、贴胶单元、传感器单元9、电芯卷绕头10和机架101。其中,电芯卷绕头10具有卷绕工位102、贴胶工位103和下料工位104,需要说明的是,卷绕工位102、贴胶工位103和下料工位104是相对于卷绕装置100整体呈固定位置设置,即无论电芯卷绕头10的本体1如何转动换向,当本体1完成换向后,卷绕工位102、贴胶工位103和下料工位104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极片插入裁切单元和送隔膜单元向所述卷绕工位102处的卷针单元2进行上料,且切隔膜单元设置于卷绕工位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芯卷绕头,包括本体和三个卷针单元,三个所述卷针单元沿所述本体的周向分布,其特征在于:/n所述卷针单元包括:/n第一卷针,所述第一卷针包括第一筒体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内的第一针体,所述第一筒体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一筒体上套装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位于所述本体的末端侧;/n第二卷针,所述本体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第二卷针与所述第一卷针共轴设置,所述第二卷针包括第二筒体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内的第二针体,所述第二筒体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二针体与所述第一针体相对地设置;/n所述电芯卷绕头还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三个第一电机,一个所述第一电机与一个所述卷针单元相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轴上套装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驱动相对应设置的一个所述卷针单元的所述第一传动轮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芯卷绕头,包括本体和三个卷针单元,三个所述卷针单元沿所述本体的周向分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针单元包括:
第一卷针,所述第一卷针包括第一筒体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内的第一针体,所述第一筒体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一筒体上套装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位于所述本体的末端侧;
第二卷针,所述本体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第二卷针与所述第一卷针共轴设置,所述第二卷针包括第二筒体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内的第二针体,所述第二筒体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二针体与所述第一针体相对地设置;
所述电芯卷绕头还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三个第一电机,一个所述第一电机与一个所述卷针单元相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轴上套装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驱动相对应设置的一个所述卷针单元的所述第一传动轮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卷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芯卷绕头还包括电滑环,所述电滑环的转子与本体的转动轴线共轴设置,所述电滑环的转子跟随所述本体转动,且所述电滑环的转子导线分别与三个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卷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筒体上还套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本体的前端,所述第二筒体上套装有第二齿轮;
所述卷针单元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
转轴,所述转轴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转轴平行于所述第一针体,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霞乔冠阳杨春超梁振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