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配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296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弓配重,涉及弓箭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配重的调节精度低问题。该装置弓配重包括:调节杆和配重块;弓身上开设有安装孔,使用状态下,所述安装孔于水平方向贯穿弓身;所述调节杆贯穿所述安装孔,与弓身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杆与配重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能够通过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弓身的相对位置的改变来调整其与弓身之间的距离大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高精度调节弓的重心位置。

Bow counterw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弓配重
本技术涉及弓箭
,尤其是涉及一种弓配重。
技术介绍
弓由弹性的弓臂和有韧性的弓弦构成;箭包括箭头、箭杆和箭羽。箭头为铜或铁制(现代的箭头多为合金),杆为竹或木质(现代多为纯碳或铝合金),羽为雕,鹰或鹅的羽毛。是军队与猎人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在冷兵器时代,弓箭是最可怕的致命武器。弓箭出现的时间,也许可以上溯到遥远的神话时代。后羿射九曜的传说,向来脍炙人口。在现代社会,弓箭在也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一些专业的传统弓箭论坛和网站(如中华弓箭社)在迅速发展之中,传统射箭队弓箭馆也在各地成立,弓箭是静与动的完美结合的一个体育运动项目,是一项现代的新的贵族运动,传统弓箭越来越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本申请人发现现有弓配重仅依靠配重自身重量,对弓的重心进行调节;然而配重的数量有限,仅依靠配重自身的重量进行调节,只能够对弓的中心进行阶梯状的调节,两个梯度之前的部分无法解决,调节的精度不佳;为增强射箭爱好者的射击体验,设计了一种新型弓配重,具有适应性调节功能,对公重心的调节精度更高,使弓的射击精度、稳定性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弓握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配重的调节精度低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弓配重包括:调节杆和配重块;弓身上开设有安装孔,使用状态下,所述安装孔于水平方向贯穿弓身;所述调节杆贯穿所述安装孔,与弓身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杆与配重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能够通过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弓身的相对位置的改变来调整其与弓身之间的距离大小。优选地,所述调节杆包括第一螺杆和调节螺栓;所述配重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所述调节第一螺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孔的长度,所述调节第一螺杆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第一螺杆相匹配,所述调节螺栓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所述调节螺栓的数量为二,分别位于弓身的两侧。优选地,所述调节杆包括定位杆和调位杆;所述定位杆与弓身可拆卸连接,所述配重块固定设置在所述调位杆的一端;所述定位杆为中空管材,所述调位杆贯穿所述定位杆,两者组合成可收缩的套管结构。优选地,所述定位杆的外径于所述安装孔的形状相同,两者之间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定位杆的内径由中部向两端渐缩,所述调位杆的外径由中部向两端渐缩,且所述定位杆中部内径大于所述调位杆的最大外径,所述定位杆端口处的最小内径,大于所述调位杆的最小外径并小于调位杆的最大外径。优选地,所述定位杆两端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位杆两端的形状大小相同。优选地,所述安装孔的一侧端口处设置有的定位块,所述定位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孔的长度。优选地,所述调节杆为第二螺杆,所述安装孔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杆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配重块设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优选地,所述调节杆为直杆且首尾外径大小相同,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安装孔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配重块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有配重块的重量均不相等;每一个配重块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调节杆,所有调节杆的形状、大小相同。本技术提供的弓配重包括调节杆和配重块,调节杆能够改变配块与弓身之间的距离,与现有配重相比本技术所涉及的弓配重能够对弓的重心进行更细致的调节,提高了配重的调节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涉及的弓配重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涉及的弓配重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涉及的弓配重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节杆;11、第一螺杆;12、调节螺栓;13、定位杆;14、调位杆;2、配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弓配重包括:调节杆1和配重块2;弓身上开设有安装孔,使用状态下,安装孔于水平方向贯穿弓身;调节杆1贯穿安装孔,与弓身可拆卸连接;调节杆1与配重块2之间固定连接;配重块2能够通过调节杆1与所述弓身的相对位置的改变来调整其与弓身之间的距离大小。通过改变配重块2与弓身之间的距离能够实现对弓重心进行二次调节,调节精度更高,射手通过本弓配重能够对弓重心进行更佳的调节,提高弓的射击效果。本申请中使用状态指,射手手持弓箭射箭,弓身长度方向为处于竖直时弓的状态。如图2所示,作为本技术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调节杆1包括第一螺杆11和调节螺栓12;配重块2固定设置在第一螺杆11的一端,调节第一螺杆11的长度大于安装孔的长度,调节第一螺杆11的直径不大于安装孔的直径;调节螺栓12与第一螺杆11相匹配,调节螺栓12的外径大于安装孔的内径,调节螺栓12的数量为二,分别位于弓身的两侧。安装前首先拆卸下远离配重块2的调节螺栓12,把第一螺杆11插入安装孔后再把拆卸下的调节螺栓12安装到第一螺杆11上,通过旋动两个调节螺栓12能够改变第一螺杆11与弓身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改变配重块2与弓身之间的距离;当配重块2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后,旋动两个调节螺栓12夹紧弓身,对第一螺杆11进行定位。采用第一螺杆11与调节螺栓12大对配重块2进行定位、调节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如图3所示,作为本技术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调节杆1包括定位杆13和调位杆14;定位杆13与弓身可拆卸连接,配重块2固定设置在调位杆14的一端;定位杆13为中空管材,调位杆14贯穿定位杆13,两者组合成可收缩的套管结构。作为本技术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定位杆13的外径于安装孔的形状相同,两者之间过盈配合,采用过盈配合的安装方式,便于使用者拆卸安装。作为本技术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定位杆13的内径由中部向两端渐缩,调位杆14的外径由中部向两端渐缩,且定位杆13中部内径大于调位杆14的最大外径,定位杆13端口处的最小内径,大于调位杆14的最小外径并小于调位杆14的最大外径;相对与定位杆13,调位杆14具有了收缩态和外伸态两种可切换的位置形态,使用状态下配重块2靠近射手的状态为收缩态,远离射手的状态为外伸态;水平方向推动调位杆14,调位杆14中部的局部区域与定位杆13的端口形成过盈配合,实现对调位杆14的定位。作为本技术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定位杆13两端的形状大小相同;位杆两端的形状大小相同;调位杆14收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弓配重,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杆(1)和配重块(2);/n弓身上开设有安装孔,使用状态下,所述安装孔于水平方向贯穿弓身;/n所述调节杆(1)贯穿所述安装孔,与弓身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杆(1)与配重块(2)之间固定连接;/n所述配重块(2)能够通过所述调节杆(1)与所述弓身的相对位置的改变来调整其与弓身之间的距离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弓配重,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杆(1)和配重块(2);
弓身上开设有安装孔,使用状态下,所述安装孔于水平方向贯穿弓身;
所述调节杆(1)贯穿所述安装孔,与弓身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杆(1)与配重块(2)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配重块(2)能够通过所述调节杆(1)与所述弓身的相对位置的改变来调整其与弓身之间的距离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弓配重,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包括第一螺杆(11)和调节螺栓(12);
所述配重块(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杆(11)的一端,所述调节第一螺杆(11)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孔的长度,所述调节第一螺杆(11)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所述调节螺栓(12)与所述第一螺杆(11)相匹配,所述调节螺栓(12)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所述调节螺栓(12)的数量为二,分别位于弓身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弓配重,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包括定位杆(13)和调位杆(14);
所述定位杆(13)与弓身可拆卸连接,所述配重块(2)固定设置在所述调位杆(14)的一端;所述定位杆(13)为中空管材,所述调位杆(14)贯穿所述定位杆(13),两者组合成可收缩的套管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弓配重,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13)的外径于所述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尚群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