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娄明祥专利>正文

高效节能热水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08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高效节能热水炉,其包括炉体内、外桶,注水管路,烟脖托板及内、外烟脖,出水管接头,水箱,炉体封头,炉上口,燃烧室及炉排,其特征是在炉体外桶与炉体内桶之间设有预热蓄水夹层,在炉体内桶的上端设有聚热器,聚热器的内腔为加温蓄水夹层,其与预热蓄水夹层连通,在内烟脖和外烟脖之间设有高温蓄水夹层,其一端与加温蓄水夹层连通,另一端与出水管接头连通,在聚热器的上方设有拢火圈,炉体内桶的内壁上涂有保温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燃烧条件好,产热速度快,燃料广泛,消烟除尘,体积小。(*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设备,是对现有民用无压热水炉的改进。现有无压热水炉广泛用于城镇中、小单位及乡村的千家万户供热水、取暖、洗澡及炊事等,基本上能满足用户的使用。其不足之处是热效率低、煤耗高、卫生条件差、规格型号繁杂、加工质量差,直接影响炉具的使用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燃料广泛,受热面大,燃烧条件好,产热速度快,节省燃料,消烟除尘,体积小,功能多的系列高效节能热水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炉体外桶1、炉体内桶2、注水管路4、烟脖托板9、内烟脖10、外烟脖11、出水管接头13、水箱14、炉体封头18、炉上口19、燃烧室21、炉排22,其特征是在炉体外桶1与炉体内桶2之间设有预热蓄水夹层6,在炉体内桶2的上端设有聚热器8,聚热器8的内腔为加温蓄水夹层15,其与预热蓄水夹层6连通,在内烟脖10和外烟脖11之间设有高温蓄水夹层12,其一端与加温蓄水夹层15连通,另一端与出水管接头13连通,聚热器8的上方设有拢火圈17,炉体内桶2的内壁上涂有保温层5。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普通民用热水炉的基础上,增设了预热蓄水夹层、加温蓄水夹层和高温蓄水夹层,这样在水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使水温步步升高。特别是增设了聚热器、拢火圈及保温层效果更佳。聚热器除本身可以起到加温作用外,它和拢火圈一起还可起到聚热、拢火作用。当火焰从燃烧室往上窜时扑到聚热器的底部,强迫火焰集中从聚热器中孔和火焰喷孔冲出,提高了水的加热速度,同时加大了火焰的密度和强度,增强火势,创造了良好的燃烧条件,使炉火越烧越旺,次煤也能烧尽。当火焰窜到聚热器上面对,拢火圈起到二次拢火、聚火作用,使火势继续增强。当强大火势冒出炉口时,可提高炊事作业速度。若盖上炉盖,则强大火势转向内烟脖,加快了高温区的加热速度。保温层是用保温材料做成的,它的作用,一是不使预热蓄水夹层的水冷却燃烧室的燃料,在炉体内桶与燃烧室之间形成隔离层,保护炉温,使炉火着旺,不灭炉子;二是缩小燃烧容积,集中火力,增大受热面、辐射面,使热传导速度加快; 三是不让火焰直接烧炉体内桶,以免脱碳、氧化、锈蚀,延长炉具使用寿命。增设上述部分,弥补了原普通民用热水炉的不足,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从而将普通民用热水炉改造成高效节能热水炉。下列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实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图5、图7、图9为本技术中聚热器结构示意图;图4、图6、图8、图10分别为图3、图5、图7、图9的A-A剖面图;图11为本技术中拢火圈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给予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炉体外桶1、炉体内桶2、注水管路4、烟脖托板9、内烟脖10、外烟脖11、出水管接头13、水箱14、炉体封头18、炉上口19、燃烧室21、炉排22,其中炉体外桶1、炉体内桶2构成炉体基本框架。炉体内桶2置于炉体外桶1内,其下端焊接在炉体外桶1的内壁上,并留有一定间隙,形成预热蓄水夹层6。炉体内桶2上端设有聚热器8,聚热器8的内腔为加温蓄水夹层15,其与预热蓄水夹层6连通。聚热器8的结构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其中,聚热器8可以采用马掌形(见图3、图4),即聚热器8由马掌形聚热器上片81、马掌形聚热器下片82、聚热器内圈83焊接而成,其中,马掌形聚热器下片82的外圆焊接在炉体内桶2的上端,聚热器8的内圆用聚热器内圈83封闭。聚热器8上设有火焰喷孔16。聚热器也可以制成月牙形(见图5、图6),即聚热器8由月牙形聚热器上片81、月牙形聚热器下片82、聚热器内圈83焊接而成,其中,月牙形聚热器下片82的外圆焊接在炉体内桶2的上端,聚热器8的内圆用聚热器内圈83封闭,聚热器8上设有火焰喷孔16。聚热器8还可以由铸铁材料整体铸造而成(见图7、图8),其下端面82的外圆焊接在炉体内桶2的上端,聚热器8上设有火焰喷孔16。此外,聚热器还可以由无缝钢管围成(见图9、图10),其开口处底边焊接在炉体内桶2的上端,聚热器8上设有火焰喷孔16。炉体外桶1的一侧设有灰道3,灰道3的两侧边与炉体外桶1表面焊接,灰道3上端面与烟脖托板9的底面相焊接,灰道3的下端是敞开的,利于通风。烟脖托板9靠近炉体的一端与炉体内桶2、炉体外桶1及灰道3相焊接,并带适当的扬升角,使排烟顺畅。内烟脖10两侧边焊在烟脖托板9的上面中间位置,内烟脖10的下端与炉体外桶1相焊接,上端插入烟囱内。内烟脖10的上面设有外烟脖11,外烟脖11比内烟脖10宽,其宽度与烟脖托板9相等,外烟脖11的两侧边与烟脖托板9边缘相焊接,罩在内烟脖10之上,其下端与炉体封头18相焊接,上端与内烟脖10相焊接,外烟脖11的底面与内烟脖10的顶部及两侧面形成高温蓄水夹层12,其靠近炉体的一端与加温蓄水夹层15连通,另一端与出水管接头13连通。聚热器8的上端是拢火圈17(见图11、图12),拢火圈17的下端面与聚热器8的上片外圆焊接,拢火圈17上端面与炉体封头18内腔相焊接,并对水路进行封闭,拢火圈17既起拢火作用,又起支撑炉体封头18作用。在炉体内桶2的内壁涂有保温层5,它既可以保护炉温,缩小燃烧容积,又可以不让火焰直接烧炉体内桶,以延长炉具使用寿命。炉体封头18与炉体外桶1上端外圆相焊接,也起到拢火作用。炉体封头18中间设有炉上口19,用于支撑炊具和盖炉盖之用。由跑灰口23、炉灰口7形成一条灰道。炉体外桶1的底面与地面形成密闭,在清炉灰时,要打开灰门盖板25,则灰尘在烟囱的抽力下,沿着跑灰口23、灰道3,从炉灰出口7跑掉,较大的灰渣从燃烧室21内的炉排22落下。所以,在加煤、清炉灰时基本没有灰尘,净化环境。注水管路4设在炉体外桶1的一侧,它由注水管接头、三通、弯脖、走水管及水箱组成。在炉体外桶1的另一侧上方设有标牌架20,下方设有炉门24,炉门24供通风、封炉子、掏灰之用,炉子不使用时可盖炉盖。炉体表面喷涂银粉,整洁美观。操作时,在司炉之前,要在燃烧室21内加上燃料,将水箱14加足水,使回水管与注水管路4上的三通对接,使水进入预热蓄水夹层6中。水箱14是敞口的,走水管路不安阀门、不装泵,无压安全,水靠自身重力和大气压力自行循环;将暖气片与出水管接头13连通,暖气并联运行,准备完毕点火司炉。风流从炉门进入燃烧室21中助燃,以风吹火,以火产风,风助火势,火长风威,形成自然对流方式,自身风火循环,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节能热水炉,包括炉体外桶(1)、炉体内桶(2)、注水管路(4)、烟脖托板(9)、内烟脖(10)、外烟脖(11)、出水管接头(13)、水箱(14)、炉体封头(18)、炉上口(19)、燃烧室(21)、炉排(22),其特征是在炉体外桶(1)与炉体内桶(2)之间设有预热蓄水夹层(6),在炉体内桶(2)的上端设有聚热器(8),聚热器(8)的内腔为加温蓄水夹层(15),其与预热蓄水夹层(6)连通,在内烟脖(10)和外烟脖(11)之间设有高温蓄水夹层(12),其一端与加温蓄水夹层(15)连通,另一端与出水管接头(13)连通,聚热器(8)的上方设有拢火圈(17),炉体内桶(2)的内壁上涂有保温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热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节能热水炉,包括炉体外桶(1)、炉体内桶(2)、注水管路(4)、烟脖托板(9)、内烟脖(10)、外烟脖(11)、出水管接头(13)、水箱(14)、炉体封头(18)、炉上口(19)、燃烧室(21)、炉排(22),其特征是在炉体外桶(1)与炉体内桶(2)之间设有预热蓄水夹层(6),在炉体内桶(2)的上端设有聚热器(8),聚热器(8)的内腔为加温蓄水夹层(15),其与预热蓄水夹层(6)连通,在内烟脖(10)和外烟脖(11)之间设有高温蓄水夹层(12),其一端与加温蓄水夹层(15)连通,另一端与出水管接头(13)连通,聚热器(8)的上方设有拢火圈(17),炉体内桶(2)的内壁上涂有保温层(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明祥
申请(专利权)人:娄明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