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防门锁的换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001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防设备的领域的一种人防门锁的换向器,旨在解决人防门锁的换向器保养的问题,其包括壳体,贯穿壳体相对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有输出轴,输出轴于壳体内部设有第一锥齿轮,壳体顶壁和底壁上转动连接有伸入壳体内部的输入轴,两个输入轴伸入壳体内的一端均设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设有注油嘴,人防门上设有储油罐和与储油罐连通的油泵,油泵的出口通过油管与注油嘴连接,壳体的顶壁上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排气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延长人防门锁的换向器补油周期的效果。

A commutator for door lock of civil air defen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防门锁的换向器
本技术涉及人防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人防门锁的换向器。
技术介绍
人防门是人民防护工程出入口的门,具有战时防护功能,在整个防护工程中出入口是最薄弱的地方,出入口的安全保障主要取决于人防门本身的材质和结构,以及人防门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人防门锁传动机构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人防门锁的性能。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721310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人防门用双进双出换向减速器,其包括固定在人防门的门扇上的换向器箱体,换向器箱体上设有分别伸入换向器箱体内的两根输入轴,输入轴伸进换向器箱体内的一端均设有输入轴锥齿轮,贯穿换向器箱体设有输出轴,输出轴与人防门的闭锁机钩连接,输入轴与输出轴垂直交叉分布,输出轴上于换向器箱体内设有与两根输入轴锥齿轮啮合的输出轴锥齿轮,换向器箱体内设有润滑油。转动输入轴,输入轴锥齿轮还会随着输入轴转动,与输入轴锥齿轮啮合的输出轴锥齿轮也随之转动,输出轴锥齿轮的转动带动输出轴转动,从而控制闭锁机构的启闭。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换向器箱体内的润滑油能减少输入轴锥齿轮和输出轴锥齿轮之间的摩擦力,随着换向器的转动,换向器箱体内的润滑油会减少,为了保证换向器的正常使用,需要定期检查润滑油的使用情况并及时向换向器箱体内加入新的润滑油进行保养,保养的周期较短,但是在战情况时比较混乱,因此很难按照正常周期完成保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防门锁的换向器,其具有延长人防门锁的换向器补油周期的效果。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人防门锁的换向器,包括壳体,贯穿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于壳体内部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壳体顶壁和底壁上转动连接有伸入壳体内部的输入轴,两个所述输入轴伸入壳体内的一端均设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壳体上设有注油嘴,所述人防门上设有储油罐和与储油罐连通的油泵,所述油泵的出口通过油管与注油嘴连接,所述壳体的顶壁上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排气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油罐中的润滑油在油泵的作用下由注油嘴进入壳体内部,从而对壳体内部进行加油,排气阀可以将壳体内的空气排除,稳定壳体内部的压力,防止壳体内存在空气导致润滑油难以进入壳体,从而实现给壳体自动补油,只需要在储油罐中加入足量的润滑油即可保证在很长时间内壳体内都有润滑油,延长换向器补油的周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底壁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上设有球阀,所述出油口通过油管连通有设置在人防门的门扇上且低于壳体高度的集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油口可以将壳体内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磨损产生的残渣通过润滑油排出,防止残渣对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造成磨损,延长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壁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上方设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与注油嘴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内壁设置的出油管可以将从注油嘴进入壳体内的新油均匀的输送至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避免远离注油嘴的位置一直接触残渣较多的润滑油,导致某一个零件磨损严重,影响换向器的正常运行,延长换向器零件的使用寿命,提高换向器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油管远离注油嘴的一端设有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油管上的喷头可以增强出油的压力,有利于去除附着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表面的残渣,延长换向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球阀与出油口之间设有压力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油口排出的润滑油经过球阀之前需要经过压力阀,只有当壳体内的润滑油达到一定量时,压力阀才打开,避免壳体内在缺油状态时润滑油被排除,导致各部件之间磨损加快。增强换向器的使用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底壁设置为斗状,所述出油口设置于底壁的最低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的底壁设置为斗状可以将润滑油中的残渣集中沉积,设置于最低点的出油口将残渣集中排除,减少壳体内润滑油的残渣含量,减少各部件的磨损,有利于换向器的稳定运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球阀包括控制球阀启闭的阀杆,所述阀杆上设有与壳体连接的弹簧,所述壳体底壁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有与阀杆抵接的凸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轮远离电机的转轴的一端逐渐靠近阀杆时,逐渐对阀杆施力,使阀杆发生转动从而打开球阀,凸轮远离电机的转轴的一端远离阀杆时,与阀杆和壳体连接的弹簧可以将阀杆拉回至关闭位置,实现球阀的自动定时打开,简化排污的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油槽高于储油罐,所述集油槽底部设置有与储油罐连通的回油管,所述集油槽与出油口连通处可拆卸连接有筒状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于储油罐的集油槽中的润滑油利用高度差,将在集油槽中经过筒状过滤网过滤后的润滑油输送至储油罐,对含有残渣的润滑有过滤后循环利用,进一步延长补油的周期。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储油罐可以不断的为壳体内部补充润滑油,延长补油的周期;2.壳体上的出油口可以将润滑油中残渣的排出,提高换向器运行的稳定性,延长换向器的使用寿命;3.集油槽中含有残渣的润滑油有经过过滤流入储油罐循环利用,进一步延长补油的周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出油管和喷头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人防门;2、壳体;21、输出轴;211、第一锥齿轮;22、输入轴;221、第二锥齿轮;23、注油嘴;231、出油管;232、喷头;24、出油口;25、压力阀;26、球阀;261、阀杆;262、弹簧;263、凸轮;264、电机;27、排气阀;3、储油罐;31、油泵;4、集油槽;41、回油管;42、筒状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人防门锁的换向器,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2上设有输出轴21,输出轴21贯穿壳体2相对的两侧壁且与壳体2的侧壁转动连接,输出轴21于壳体2内部设有第一锥齿轮211,壳体2顶壁和底壁上设有伸入壳体2内部的输入轴22,两个输入轴22伸入壳体2内的一端均设有与第一锥齿轮211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21,转动任一输入轴22都可以带动输出轴21转动实现换向,本实施例中壳体2的一个侧壁与人防门1的门扇连接,输出轴21和输入轴22均与人防门1平行。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采取其他方式安装。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减缓第一锥齿轮211和第二锥齿轮221的磨损,需要定时往壳体2中加入润滑油,在壳体2上设有注油嘴23,人防门1上设有储油罐3和与储油罐3连通的油泵31,油泵31安装在储油罐3上,油泵31的出口与注油嘴23连通,壳体2顶壁上设有与壳体2内部连通的排气阀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防门锁的换向器,包括壳体(2),贯穿所述壳体(2)相对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有输出轴(21),所述输出轴(21)于壳体(2)内部设有第一锥齿轮(211),所述壳体(2)顶壁和底壁上转动连接有伸入壳体(2)内部的输入轴(22),两个所述输入轴(22)伸入壳体(2)内的一端均设有与第一锥齿轮(211)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2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设有注油嘴(23),所述人防门(1)上设有储油罐(3)和与储油罐(3)连通的油泵(31),所述油泵(31)的出口通过油管与注油嘴(23)连接,所述壳体(2)的顶壁上设有与壳体(2)内部连通的排气阀(2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防门锁的换向器,包括壳体(2),贯穿所述壳体(2)相对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有输出轴(21),所述输出轴(21)于壳体(2)内部设有第一锥齿轮(211),所述壳体(2)顶壁和底壁上转动连接有伸入壳体(2)内部的输入轴(22),两个所述输入轴(22)伸入壳体(2)内的一端均设有与第一锥齿轮(211)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2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设有注油嘴(23),所述人防门(1)上设有储油罐(3)和与储油罐(3)连通的油泵(31),所述油泵(31)的出口通过油管与注油嘴(23)连接,所述壳体(2)的顶壁上设有与壳体(2)内部连通的排气阀(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防门锁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底壁设有出油口(24),所述出油口(24)上设有球阀(26),所述出油口(24)通过油管连通有设置在人防门(1)的门扇上且低于壳体(2)高度的集油槽(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防门锁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壁于第一锥齿轮(211)和第二锥齿轮(221)上方设有出油管(231),所述出油管(2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梁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兴龙人防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