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密封可靠性的自吸泵盖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947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密封可靠性的自吸泵盖体,盖体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用于防止介质中颗粒淤积的锥形体,锥形体的一端水平设置有水平稳流板,水平稳流板能够防止输送的介质在密封腔里产生旋流,锥形体在轴向位置的底侧设置有安装机械密封静环的台阶孔,且锥形体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倒角,进而使得机械密封静环安装至台阶孔时,倒角为机械密封静环提供安装空间,进而便于安装;卸荷孔槽的一端设置有卸荷腔,并通过卸荷螺纹将可能通过机械密封静环泄露的液体排除,同时若介质温度过高,可通过卸荷螺纹向卸荷腔注入冷却水,冷却水的注入方向为下进上出,以对自吸泵盖体及泵轴冷却,防止泵轴过热传导至电机,影响电机使用。

A cover body of self-priming pump for improving sealing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密封可靠性的自吸泵盖体
本技术涉及自吸泵盖体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密封可靠性的自吸泵盖体。
技术介绍
自吸泵属自吸式离心泵,是水泵启动前先在泵壳内灌满水(或泵壳内自身存有水)。现有的常规端吸卧式离心泵,靠驱动端一侧设置有泵盖,起连接及密封作用,但其密封主要靠密封垫配合泵盖压紧实现密封,气密封结构较为简单,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泵体内的介质发生泄漏,不利于自吸泵的正常运行,不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密封可靠性的自吸泵盖体,以解决现有的常规端吸卧式离心泵,靠驱动端一侧设置有泵盖,起连接及密封作用,但其密封主要靠密封垫配合泵盖压紧实现密封,气密封结构较为简单,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泵体内的介质发生泄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提高密封可靠性的自吸泵盖体,包括盖体、锥形体、水平稳流板、倒角、支撑连接板、台阶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盖体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用于防止介质中颗粒淤积的锥形体,锥形体的一端水平设置有水平稳流板,水平稳流板能够防止输送的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密封可靠性的自吸泵盖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1)、锥形体(2)、水平稳流板(4)、倒角(5)、支撑连接板(8)、台阶孔(11)、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其中,盖体(1)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用于防止介质中颗粒淤积的锥形体(2),锥形体(2)的一端水平设置有水平稳流板(4),水平稳流板(4)能够防止输送的介质在密封腔里产生旋流,锥形体(2)在轴向位置的底侧设置有安装机械密封静环的台阶孔(11),且锥形体(2)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倒角(5),锥形体(2)的一端以锥形体(2)的轴心线对称设置的卸荷螺纹孔(6),卸荷螺纹孔(6)内通过螺纹孔安装有卸荷管,两个卸荷螺纹孔(6)之间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密封可靠性的自吸泵盖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1)、锥形体(2)、水平稳流板(4)、倒角(5)、支撑连接板(8)、台阶孔(11)、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其中,盖体(1)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用于防止介质中颗粒淤积的锥形体(2),锥形体(2)的一端水平设置有水平稳流板(4),水平稳流板(4)能够防止输送的介质在密封腔里产生旋流,锥形体(2)在轴向位置的底侧设置有安装机械密封静环的台阶孔(11),且锥形体(2)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倒角(5),锥形体(2)的一端以锥形体(2)的轴心线对称设置的卸荷螺纹孔(6),卸荷螺纹孔(6)内通过螺纹孔安装有卸荷管,两个卸荷螺纹孔(6)之间设置有卸荷孔槽(7),卸荷孔槽(7)的一端设置有卸荷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密封可靠性的自吸泵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体(2)远离倒角(5)的一端设置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茂胜李圣宁程伟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莱恩电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