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件及其夹心保温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77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件及其夹心保温墙板连接件包括:至少两根水平杆;至少两根立杆,所述至少两根立杆中的一根立杆为最外侧立杆,并且所述至少两根立杆中的另一根立杆为最内侧立杆,其中,所述至少两根水平杆中的每一根分别与所述至少两根立杆垂直相交;以及至少一根斜杆,其中,至少两个处于对角线上的所述水平杆与立杆的连接点通过所述至少一根斜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夹心保温墙板,包括上述连接件。本公开能满足墙体对连接件的长度及力学性能等要求,连接件的特殊构造能加大叠合墙板生产自动化程度。

A kind of connecting piece and its sandwich insulation wall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件及其夹心保温墙板
本技术涉及预制装配保温墙板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连接件及其夹心保温墙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迅猛,各种新型结构体系百花齐放,大多以实心预制结构为主,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诸多问题,如预制构件侧面出筋导致的构件生产自动化程度低,现场钢筋连接导致的质量管控困难,构件自重大导致塔吊型号大、现场吊装困难、运输不便,后浇带连接导致的模板及钢筋作业量大,人工需求量大等。在这种背景下,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应运而生,保温装饰一体化也是国家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一大方向。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因其特殊的中空预制构造及翻转生产工艺,保温连接件的长度、力学性能等要求较高,现阶段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总成本中,保温连接件的成本占比过高,保温连接件均存在成本过高,市面上还未出现真正适合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板工厂自动化生产的保温连接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至少之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件及其夹心保温墙板。它们能满足墙体对连接件的长度及力学性能等要求,连接件的特殊构造能加大叠合墙板生产自动化程度,还兼做墙板厚度限位装置,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连接件采用平面桁架形式,传力途径清晰,同时水平杆及立杆间空隙有利于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空腔中混凝土浇筑。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件,包括:至少两根水平杆;至少两根立杆,所述至少两根立杆中的一根立杆为最外侧立杆,并且所述至少两根立杆中的另一根立杆为最内侧立杆,其中,所述至少两根水平杆中的每一根分别与所述至少两根立杆垂直相交;以及至少一根斜杆,其中,至少两个处于对角线上的所述水平杆与立杆的连接点通过所述至少一根斜杆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两根水平杆、所述至少两根立杆以及所述至少一根斜杆组成桁架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两根水平杆分别从所述最外侧立杆朝向与所述最内侧立杆相反的方向延伸出预定距离,并且所延伸出的端部为尖头结构。其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最外侧立杆处的外叶板锚固钢筋和设置在所述最内侧立杆处的内叶板锚固钢筋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水平杆为墙厚限位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两根水平杆中的每根水平杆的长度相同,并且所述至少三根立杆中的每根立杆的长度相同。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夹心保温墙板,所述夹心保温墙板包括:墙体钢筋笼;至少一个插入所述墙体钢筋笼中的上述的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件的最内侧立杆成为一体的内侧混凝土结构;与所述连接件的最外侧立杆成为一体的外侧混凝土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外侧混凝土结构与所述墙体钢筋笼之间的保温板。其中,所述夹心保温墙板还包括外叶板钢筋网,其中所述外叶板钢筋网被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最外侧立杆上。其中,所述连接件的内侧通过所述内叶板锚固钢筋固定到所述墙体钢筋笼上,并且,所述连接件的外侧通过所述外叶板锚固钢筋固定到所述外叶板钢筋网上。其中,在夹心保温墙板中至少包含一个所述连接件。基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实现了如下有益效果:1、相对于现阶段市场流通的片状保温连接件极大地节约材料;2、穿透保温层面积小,提高墙体保温性能;3、保温连接件侧向刚度小,减少对外页板因温度收缩膨胀时的不利影响;4、保温连接件可兼做夹心保温墙板厚度限位装置,还能确保钢筋笼及网片处于准确的位置,使其距两侧混凝土外皮的距离精确。附图说明以下说明包括对具有通过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示例给出的图示的附图的讨论。附图应该作为示例而不是作为限制来理解。如本文所使用的,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引用应被理解为描述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的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夹心保温墙的连接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包含连接件的夹心保温墙板的水平截面示意图;图3为制造本技术实施例的夹心保温墙板的流程图。附图标记:1、平杆;2、最内侧立杆;3、斜杆;4、尖头;5、内叶板锚固钢筋;6、外叶板锚固钢筋;7、最外侧立杆;8、墙体钢筋笼;9、连接件;10、内侧混凝土结构;11、保温板;12、外叶板钢筋网;13、外侧混凝土结构。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图示的简化和/或清楚,在视图中示出的元件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例如,为了清楚起见,一些元件的尺寸可能相对于其它元件而被夸大。此外,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点更容易理解,而在附图中省略了本领域已知的部件。视图的尺度不表示本文所描绘的各种元件的精确尺寸和/或尺寸比例。另外,如果被认为是适当的,则已经在各图之中重复参考标号以指示对应和/或类似的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连接件及其夹心保温墙板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在这里做以说明的是,为了使实施例更加详尽,下面的实施例为最佳、优选实施例,对于一些公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他替代方式而进行实施;而且附图部分仅是为了更具体的描述实施例,而并不旨在对本技术进行具体的限定。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夹心保温墙的连接件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来具体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夹心保温墙的连接件。在一说明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用于夹心保温墙的连接件包括两根水平杆、三根立杆、以及两根斜杆,其中上述三根立杆中的最左侧的立杆7为最外侧立杆,而最右侧的立杆2为最内侧立杆。此外,两根水平杆1中的每一根分别与三根立杆垂直相交,并且两根斜杆3中的每根斜杆分别连接在一根水平杆与一根立杆的连接点和另一根水平杆与另一根立杆的连接点之间。因此,本技术的用于夹心保温墙的连接件所包括的上述水平杆、立杆、以及斜杆组成了桁架结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图1中所示的连接件包含了两根水平杆、三根立杆以及两根斜杆,然而这仅用于说明性而非限制于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夹心保温墙的设计厚度以及其他要求,本技术的用于夹心保温墙的连接件可包括更多根如上述连接方式连接的水平杆、立杆以及斜杆。此外,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两根水平杆可分别从最左侧的立杆(即,最外侧立杆)朝向与最右侧的立杆(即,最内侧立杆)相反的方向延伸出预定距离,并且所延伸出的端部为尖头结构4,从而能够保证连接件顺利插入混凝土中。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每根水平杆的长度相同,并且每根立杆的长度相同。此外,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水平杆的长度是立杆的长度的至少两倍。此外,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连接件还可包括设置在最外侧立杆7处的外叶板锚固钢筋6和设置在最内侧立杆2处的内叶板锚固钢筋5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内叶板锚固钢筋5可兼做内叶板钢筋笼的保护层限位。此外,连接件的最外侧立杆7加长后可兼做外叶板钢筋网保护层限位。水平杆可用来控制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的总厚度,兼做墙厚限位装置。此外,在一说明性实施例中,本技术连接件的材料可以为但不限于不锈钢、镀锌钢板、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或者其他材料或材料组合。上述水平杆1、立杆2及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件,用于夹心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n至少两根水平杆;/n至少两根立杆,所述至少两根立杆中的一根立杆为最外侧立杆,并且所述至少两根立杆中的另一根立杆为最内侧立杆,其中,所述至少两根水平杆中的每一根分别与所述至少两根立杆垂直相交;以及/n至少一根斜杆,其中,至少两个处于对角线上的所述水平杆与立杆的连接点通过所述至少一根斜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件,用于夹心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至少两根水平杆;
至少两根立杆,所述至少两根立杆中的一根立杆为最外侧立杆,并且所述至少两根立杆中的另一根立杆为最内侧立杆,其中,所述至少两根水平杆中的每一根分别与所述至少两根立杆垂直相交;以及
至少一根斜杆,其中,至少两个处于对角线上的所述水平杆与立杆的连接点通过所述至少一根斜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根水平杆、所述至少两根立杆以及所述至少一根斜杆组成桁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根水平杆分别从所述最外侧立杆朝向与所述最内侧立杆相反的方向延伸出预定距离,并且所延伸出的端部为尖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最外侧立杆处的外叶板锚固钢筋和设置在所述最内侧立杆处的内叶板锚固钢筋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杆为墙厚限位装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云飞张猛马钊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