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噪音吸收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77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噪音吸收墙板,包括内墙板和外墙板,内墙板的两侧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凹槽,外墙板的两侧均对称固定有固定块,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块上开设有连接孔且外墙板上开设有通孔,固定块上开设有孔洞,孔洞内穿插设置有卡块,通孔内穿插设置有推块,卡块的一侧开设有斜面一且推块的一端开设有圆弧面,通孔远离连接孔的一端开设有内螺纹,推块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固定孔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斜面二,卡块远离连接孔的一端开设有斜面三,外墙板和内墙板之间设置有隔音材料层,能对墙板进行拆卸,将其内部的填充物取出和更换,避免墙板更换时需要对整个墙板进行更换,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该墙板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

A noise absorption wall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噪音吸收墙板
本技术涉及噪音吸收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噪音吸收墙板。
技术介绍
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中进行传播,而噪声污染不仅影响睡眠,还会对听力造成损伤,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起居环境噪音控制要求的提高,各种隔音材料和产品随之而出现。传统的墙板基本都以单一材料制成,隔音效果较差,也有商家会在墙板内填充隔音棉,但是当墙板出现损坏时,需要对整个墙板进行更换,内部填充的隔音材料也会被浪费掉,且内部的隔音材料也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出现老化的现象,造成隔音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噪音吸收墙板,能对墙板进行拆卸,将其内部的填充物取出和更换,避免墙板更换时需要对整个墙板进行更换,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该墙板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噪音吸收墙板,包括内墙板和外墙板,所述内墙板的两侧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外墙板的两侧均对称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块上开设连接孔且所述外墙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固定块上还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相连通的孔洞,所述孔洞内穿插设置有与所述孔洞呈滑动配合的卡块,所述通孔内穿插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呈滑动配合的推块,所述卡块靠近所述连接孔的一侧开设有斜面一且所述推块的一端开设有圆弧面,所述斜面一和圆弧面相贴合,所述通孔远离连接孔的一端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推块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且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螺纹配合,所述固定孔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斜面二,所述卡块远离所述连接孔的一端开设有斜面三且所述斜面二与所述斜面三相贴合,所述外墙板和内墙板之间设置有隔音材料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墙板固定在墙体上,随后将隔音材料层布置在外墙板和内墙板之间,由于外墙板的通孔内设置有与通孔滑动配合的推块且推块可以通过推块上的外螺纹与通孔的内螺纹配合将推块固定在通孔内,推块部分位于连接孔内且与连接孔滑动配合,由于设置在孔洞内的卡块与孔洞滑动配合且卡块上开设的斜面一与推块上开设的圆弧面贴合,向连接孔内推入推块,推块的圆弧面就会给斜面一一个推力,从而就会是卡块向远离连接孔的方向移动,由于固定块和凹槽相适配,通过固定块可以对外墙板的位置进行定位,当固定块完全推入进凹槽内时,卡块的所在位置正好与所述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卡块向远离连接孔的方向移动就会进入到固定孔内,当推块完全进入到通孔内时,卡块上开设的斜面三与固定孔侧壁上开设的斜面二正好相贴合,此时推块也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作用固定在通孔内,此时外墙板也会被固定在内墙板上,通过以上设置,对墙板进行拆卸,当外墙板出现损坏时,对外墙板进行更换即可,避免材料的浪费,同时也方便对外墙板和内墙板之间的隔音材料进行更换。作为优选,所述隔音材料层包括隔音海绵和隔音袋,所内墙板的一侧设置有隔音泡沫且所述外墙板的一侧设置有隔音棉,所述隔音海绵布置于所述隔音泡沫远离所述内墙板的一侧,所述隔音袋布置于所述隔音棉和隔音海绵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音泡沫、隔音棉、隔音海绵和隔音袋均具有良好的隔音吸音效果,通过以上设置可以使该墙板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内墙板上均开设有多个放置槽且所述放置槽内布置有干燥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干燥袋可以对外墙板和内墙板之间的水汽进行吸收,保持外墙板和内墙板之间的干燥,增加隔音泡沫、隔音棉、隔音海绵和隔音袋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外墙板上开设有多个吸音孔且所述外墙板上与吸音棉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隔音网纱。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吸音孔可以保证噪音的一个吸收效果,避免大部分噪音经过外墙板反射回来,通过通过隔音网纱能噪音进行初步处理。作为优选,所述隔音网纱远离所述外墙板的一侧设置有防火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火布可以增加外墙板的防火能力,保证外墙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外墙板和内墙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外墙板和内墙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内墙板;2、外墙板;3、凹槽;4、固定块;5、固定孔;6、连接孔;7、通孔;8、孔洞;9、卡块;10、推块;11、斜面一;12、圆弧面;13、内螺纹;14、外螺纹;15、斜面二;16、斜面三;17、隔音海绵;18、隔音袋;19、隔音泡沫;20、隔音棉;21、放置槽;22、干燥袋;23、吸音孔;24、隔音网纱;25、防火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见图1至3,一种噪音吸收墙板,包括内墙板1和外墙板2,内墙板1的两侧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凹槽3,外墙板2的两侧均对称固定有固定块4,凹槽3的侧壁上开设有固定孔5,固定块4上开设连接孔6且外墙板2上开设有与连接相连通的通孔7,固定块4上还开设有与连接孔6相连通的孔洞8,孔洞8内穿插设置有与孔洞8呈滑动配合的卡块9,通孔7内穿插设置有与通孔7呈滑动配合的推块10,卡块9靠近连接孔6的一侧开设有斜面一11且推块10的一端开设有圆弧面12,斜面一11和圆弧面12相贴合,通孔7远离连接孔6的一端开设有内螺纹13,推块10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14且内螺纹13与外螺纹14螺纹配合,固定孔5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斜面二15,卡块9远离连接孔6的一端开设有斜面三16且斜面二15与斜面三16相贴合,外墙板2和内墙板1之间设置有隔音材料层。将内墙板1固定在墙体上,随后将隔音材料层布置在外墙板2和内墙板1之间,由于外墙板2的通孔7内设置有与通孔7滑动配合的推块10且推块10可以通过推块10上的外螺纹14与通孔7的内螺纹13配合将推块10固定在通孔7内,推块10部分位于连接孔6内且与连接孔6滑动配合,由于设置在孔洞8内的卡块9与孔洞8滑动配合且卡块9上开设的斜面一11与推块10上开设的圆弧面12贴合,向连接孔6内推入推块10,推块10的圆弧面12就会给斜面一11一个推力,从而就会是卡块9向远离连接孔6的方向移动,由于固定块4和凹槽3相适配,通过固定块4可以对外墙板2的位置进行定位,当固定块4完全推入进凹槽3内时,卡块9的所在位置正好与固定孔5的位置相对应,卡块9向远离连接孔6的方向移动就会进入到固定孔5内,当推块10完全进入到通孔7内时,卡块9上开设的斜面三16与固定孔5侧壁上开设的斜面二15正好相贴合,此时推块10也通过外螺纹14和内螺纹13的作用固定在通孔7内,此时外墙板2也会被固定在内墙板1上,通过以上设置,对墙板进行拆卸,当外墙板2出现损坏时,对外墙板2进行更换即可,避免材料的浪费,同时也方便对外墙板2和内墙板1之间的隔音材料进行更换。如图2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噪音吸收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墙板(1)和外墙板(2),所述内墙板(1)的两侧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凹槽(3),所述外墙板(2)的两侧均对称固定有固定块(4),所述凹槽(3)的侧壁上开设有固定孔(5),所述固定块(4)上开设连接孔(6)且所述外墙板(2)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相连通的通孔(7),所述固定块(4)上还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6)相连通的孔洞(8),所述孔洞(8)内穿插设置有与所述孔洞(8)呈滑动配合的卡块(9),所述通孔(7)内穿插设置有与所述通孔(7)呈滑动配合的推块(10),所述卡块(9)靠近所述连接孔(6)的一侧开设有斜面一(11)且所述推块(10)的一端开设有圆弧面(12),所述斜面一(11)和圆弧面(12)相贴合,所述通孔(7)远离连接孔(6)的一端开设有内螺纹(13),所述推块(10)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14)且所述内螺纹(13)与外螺纹(14)螺纹配合,所述固定孔(5)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斜面二(15),所述卡块(9)远离所述连接孔(6)的一端开设有斜面三(16)且所述斜面二(15)与所述斜面三(16)相贴合,所述外墙板(2)和内墙板(1)之间设置有隔音材料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噪音吸收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墙板(1)和外墙板(2),所述内墙板(1)的两侧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凹槽(3),所述外墙板(2)的两侧均对称固定有固定块(4),所述凹槽(3)的侧壁上开设有固定孔(5),所述固定块(4)上开设连接孔(6)且所述外墙板(2)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相连通的通孔(7),所述固定块(4)上还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6)相连通的孔洞(8),所述孔洞(8)内穿插设置有与所述孔洞(8)呈滑动配合的卡块(9),所述通孔(7)内穿插设置有与所述通孔(7)呈滑动配合的推块(10),所述卡块(9)靠近所述连接孔(6)的一侧开设有斜面一(11)且所述推块(10)的一端开设有圆弧面(12),所述斜面一(11)和圆弧面(12)相贴合,所述通孔(7)远离连接孔(6)的一端开设有内螺纹(13),所述推块(10)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14)且所述内螺纹(13)与外螺纹(14)螺纹配合,所述固定孔(5)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斜面二(15),所述卡块(9)远离所述连接孔(6)的一端开设有斜面三(16)且所述斜面二(15)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群燕邬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豪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