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用无空腔复合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776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无空腔复合墙体结构,包括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外侧面设有保温层,混凝土层与保温层通过若干连接件连接固定,保温层外侧设有外防护层,混凝土层内侧面设有内防护层;保温层与外防护层之间设有通过工字型限位结构支撑的空腔,空腔内浇筑有保温过渡层;所述的外防护层、保温过渡层、保温层、混凝土层和内防护层从外至内依次排布,并通过贯穿于其中的若干卡位结构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用无空腔复合墙体结构在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浇筑时无需模板、减少了传统工艺中的找平工序、结构稳定性强,能同时满足节能与防火要求,实现了与建筑结构同寿命。

Composite wall structure without cavity for prefabricated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用无空腔复合墙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无空腔复合墙体结构,属于建筑

技术介绍
随着北方地区建筑节能标准分别提高到了65%~75%,对墙体保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聚苯乙烯保温材料往往需要12cm-15cm才能满足节能要求,但是新的防火规范对保温材料的防火等级做出了严格的限制,为了能同时满足节能和防火要求,一些改性的保温材料被用于外墙保温工程中,但是由于其表面易粉化、强度低等缺点,当被用在外墙保温工程中时,由于保温材料自身强度低、容重大、粘结不牢等原因,易出现空鼓、开裂等问题,甚至发生保温系统整体脱落的安全事故,严重降低了建筑的使性能,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为了提高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解决传统外墙外保温质量的通病问题,广大专家学者和保温材料生产企业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与产品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但是,随着在工程中的应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传统外模板现浇混凝土保温体系,虽然外模板可以替代传统模板,但是墙内侧仍需设置模板,且因受工人素质的影响,在将外模板与钢筋绑扎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时间,施工周期较传统建造方式每层延长1-2天,延长了施工周期,增加了施工和管理成本,另外,外模板易出现翘曲,在外模板拼接时板缝处易出现漏浆的问题,给后期找平和饰面等工序带来了不利影响。还有,钢丝网架板体系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钢丝网片位置不易固定,且中间的腹丝相当于冷热桥,降低了整个墙体的节能效果。因此,研发一种能够与建筑结构同寿命、同步施工,且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保温材料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传统外保温和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与产品的不足,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施工周期短、不需模板和找平层的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用的无空腔复合墙体结构。本技术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无空腔复合墙体结构,包括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外侧面设有保温层,混凝土层与保温层通过若干连接件连接固定,保温层外侧设有外防护层,混凝土层内侧面设有内防护层;保温层与外防护层之间设有通过工字型限位结构支撑的空腔,空腔内浇筑有保温过渡层;所述的外防护层、保温过渡层、保温层、混凝土层和内防护层从外至内依次排布,并通过贯穿于其中的若干卡位结构连接固定。所述的连接件一端置入混凝土层,置入混凝土层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圆形卡盘,在混凝土层浇筑前,将连接件上设有圆形卡盘的一端与混凝土层的钢筋绑扎在一起,能够增强保温层与混凝土层间的结合力,提高复合墙体的结构安全性。另一端设置有十字花型卡盘,固定在保温层的外侧,实现对保温层的限位固定。优选的,所述的连接件的直径为20mm~35mm,圆形卡盘和十字花型卡盘的直径为40mm~60mm,厚度为10mm~25mm。所述的卡位结构一端设有六边形卡件,内嵌入外防护层的圆槽中,另一端为带有内螺纹结构的圆柱形空心结构,通过把十字花型螺杆旋入所述的圆柱形空心结构,将外防护层、保温过渡层、保温层、混凝土层和内防护层连接成无空腔复合墙体结构。在混凝土层浇筑前,通过卡位结构将内外侧防护层和保温层与钢筋绑扎在一起,可以提高混凝土层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施工质量。优选的,所述的卡位结构中间为圆柱形连杆,直径为20mm~30mm,六边形卡件的边长为10mm~15mm,十字花型螺杆的直径为10mm~15mm,长度为30mm~60mm。所述的混凝土层为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包含水泥、轻质骨料、砂,标号为C30~C50。所述的保温层可以采用容重为22km/m3-30km/m3、导热系数为0.028W/(m·K)-0.032W/(m·K)的改性聚苯乙烯泡沫板状结构,也可以采用容重为25km/m3-35km/m3、导热系数为0.021W/(m·K)-0.025W/(m·K)的聚氨酯板状结构,优选的,保温层厚度为8cm~15cm。所述的外防护层和内防护层为内部含无机纤维的硅钙质板状结构,其厚度可设计成5mm-10mm。防护层分别位于复合墙体的外侧(外防护层)和内侧(内防护层),可以代替传统施工工艺中的模板,且在墙体浇筑完工后,可以在防护层上直接刮腻子和做饰面,节省掉找平工序,降低施工成本。通过在防护层侧面上均设与十字花型螺杆、六边形卡件相适配的圆槽,使十字花型螺杆、六边形卡件内嵌入所述的圆槽内,便于后续施工。通过连接件、十字花型螺杆、六边形卡件将内外侧的防护层、保温层等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提高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优选的,圆槽的直径为20mm-35mm,深度为防护层厚度的1/2-2/3。所述的保温过渡层为水硬性或气硬性的无机胶凝材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聚苯颗粒或玻化微珠等轻质保温骨料后浇筑在保温层与防护层中间,也可为水硬性或气硬性的无机胶凝材料中通过物理发泡或引入花絮发泡组分等发泡后浇筑在保温层与防护层中间,硬化后所形成的一层内部含保温轻质骨料或气孔的轻质无机保温层,其与外侧的防护层一起能够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于建筑保温的防火要求,起到提高复合外模板防火性能的作用,同时,其中的保温骨料或气孔可以降低复合外模板的导热系数,能够提高复合外模板的热工性能。优选的,保温过渡层的厚度设计成50mm-75mm。所述的工字型限位结构为硬质塑料,由中间圆柱形连杆和两端的圆盘组成,可以控制在保温过渡层浇筑时保温层与外防护层的间距,提高浇筑的稳定性。优选的,圆柱形连杆的直径为10mm-20mm,两端圆盘的直径分别为20mm-40mm(靠近外防护层的圆盘)和30mm-50mm(靠近保温层的圆盘)。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复合墙体内部设置工字型自限位结构、连接件和卡位结构,能够增强保温层与自密实混凝土层、内外防护层与保温层间的结合力,保证保温层与内外侧防护层的距离,提高自密实混凝土和保温过渡层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缓冲和分散外部冲击力,增强复合墙体的结构稳定性。2、本技术通过在复合墙体内外侧设置无机纤维板状防护层,一方面可以节省掉墙体内外侧的模板,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另一方面能够解决传统施工工艺中在支模板时因工人素质层次不齐引起的质量问题,同时,防护层能够作为饰面层的背衬材料,可以在防护层外侧直接刮腻子和做饰面,与传统的外墙外保温、外模板结构体系相比,减少了因材料配比、工人熟练程度等因素会导致施工后墙面出现裂缝、渗漏等的质量问题,提高了工程质量。3、在保温层与外防护层间设置保温过渡层,为水硬性或气硬性的无机胶凝材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聚苯颗粒或玻化微珠等保温骨料后浇筑在保温层与防护层中间,也可为水硬性或气硬性的无机胶凝材料中通过物理发泡或引入花絮发泡组分等发泡后浇筑在保温层与防护层中间,硬化后内部含保温骨料或气孔,一方面与外侧的防护层一起能够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于建筑保温工程中的防火层要求,起到提高复合外模板防火性能的作用;另一方面保温过渡层中的保温骨料或气孔可以降低复合外模板的导热系数,能够提高复合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无空腔复合墙体结构,包括混凝土层(8),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层(8)外侧面设有保温层(1),混凝土层(8)与保温层(1)通过若干连接件(5)连接固定,保温层(1)外侧设有外防护层(2),混凝土层(8)内侧面设有内防护层(7);保温层(1)与外防护层(2)之间设有通过工字型限位结构(4)支撑的空腔,空腔内浇筑有保温过渡层(3);所述的外防护层(2)、保温过渡层(3)、保温层(1)、混凝土层(8)和内防护层(7)从外至内依次排布,并通过贯穿于其中的若干卡位结构(9)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无空腔复合墙体结构,包括混凝土层(8),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层(8)外侧面设有保温层(1),混凝土层(8)与保温层(1)通过若干连接件(5)连接固定,保温层(1)外侧设有外防护层(2),混凝土层(8)内侧面设有内防护层(7);保温层(1)与外防护层(2)之间设有通过工字型限位结构(4)支撑的空腔,空腔内浇筑有保温过渡层(3);所述的外防护层(2)、保温过渡层(3)、保温层(1)、混凝土层(8)和内防护层(7)从外至内依次排布,并通过贯穿于其中的若干卡位结构(9)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无空腔复合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5)一端置入混凝土层(8),置入混凝土层(8)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圆形卡盘(6),另一端设置有十字花型卡盘(12),固定在保温层(1)的外侧,实现对保温层(1)的限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无空腔复合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5)的直径为20mm~35mm,圆形卡盘(6)和十字花型卡盘(12)的直径为40mm~60mm,厚度为10mm~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无空腔复合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位结构(9)一端设有六边形卡件(11),另一端为带有内螺纹结构的圆柱形空心结构,通过把十字花型螺杆(10)旋入所述的圆柱形空心结构,将外防护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淄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