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外墙保温装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85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外墙保温装饰结构,涉及建筑材料的技术领域,包括内叶墙板,所述内叶墙板设置有多组角码,每组所述角码围成一空间,在每组所述角码围成的空间中设置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背离所述内叶墙板一侧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角码连接的装饰板,相邻所述保温板、相邻所述装饰板之间填充有密封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省去了外叶墙板,从而节省了材料,减轻了预制墙体的总重量,也使起重量不被浪费。

A prefabricated external wall thermal insulation decor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外墙保温装饰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外墙保温装饰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在车间生产加工完成大量的建筑部品,如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预制品,再运输到建筑工地进行装配的建筑方式。现有的带有装饰面的预制墙体,都是把装饰板放在底层,设置好连接件和与内叶墙板的拉筋,再浇筑外叶墙板板,其中连接件固定在外叶墙板板中;浇筑完外叶墙板板之后再做保温材料层,内叶墙板的拉筋均穿过保温材料层,最后再浇筑内叶墙板,内叶墙板的拉筋末端则固定在内叶墙板中,完成预制墙体的制作。上述中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分两次浇筑外叶墙板板和内叶墙板耗费时间较多;且外叶墙板重量较重,但只起到承载装饰面层的功能,起重量比较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外墙保温装饰结构,通过省去了外叶墙板,从而节省了材料,减轻了预制墙体的总重量,也使起重量不被浪费。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制外墙保温装饰结构,包括内叶墙板,所述内叶墙板设置有多组角码,每组所述角码围成一空间,在每组所述角码围成的空间中设置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背离所述内叶墙板一侧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角码连接的装饰板,相邻所述保温板、相邻所述装饰板之间填充有密封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作时直接将装饰板和保温板固定在一起,并装上角码,用密封件填充相邻保温板、装饰板之间的空隙,然后再浇筑内叶墙板,将角码部分浇筑到内叶墙板内,最后即完成预制墙体的制作。通过省去了外叶墙板,从而节省了材料,减轻了预制墙体的总重量,也使起重量不被浪费。优选的,所述装饰板边缘延伸有限位缘,所述限位缘紧贴固定在所述保温板的侧边,所述角码连接在所述限位缘背离所述保温板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缘将保温板围住,使得保温板与装饰板的位置相对固定,降低了装饰板和保温板在非厚度方向上的位移的概率,降低了装饰板从保温板脱落的概率,提高装饰板和保温板连接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角码呈一字形,其一半固定在所述内叶墙板内,其另一半在所述内叶墙板外与所述限位缘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角码通过连接限位缘,间接固定装饰板,实现内叶墙板与装饰板之间的固定。优选的,所述角码上设置有穿过所述限位缘并插入到所述保温板内部的抽芯铆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芯铆钉连接角码和限位缘,且插入到保温板内,实现将装饰板、保温板和内叶墙板连接固定的目的。优选的,所述装饰板周侧开设有插接槽,所述角码呈L字形,所述角码较长边的部分插入到所述内叶墙板内,所述角码较短边卡接到所述插接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角码一端插接到插接槽内,实现与装饰板的固定,角码另一端在内叶墙板内,实现与内叶墙板的固定,从而实现装饰板与内叶墙板之间的固定。优选的,所述角码的较短边在所述装饰板内一端且与所述内叶墙板平行的相对两侧面开设有多条条形槽,且所述条形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与所述角码的较短边的插入方向;所述插接槽与所述条形槽之间的空隙也填充有密封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密封件与角码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件与角码的连接强度,以提高角码与装饰板的连接强度。优选的,所述内叶墙板内设置有纵横交错的钢筋,所述角码在所述内叶墙板内一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钢筋穿过所述限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穿过限位孔,即钢筋限定角码的位置,使得角码不易从内叶墙板脱离,从而提高角码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密封件包括泡沫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泡沫胶又称海绵橡胶,质轻、柔软、有弹性、不易传热。具有防震、缓和冲击、绝热、隔音等作用。采用泡沫胶,提高隔热效果,进一步起到保温效果;且隔音效果可降低外界传入声音的分贝。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省去了外叶墙板,从而节省了材料,减轻了预制墙体的总重量,也使起重量不被浪费;2、通过限位缘将保温板围住,使得保温板与装饰板的位置相对固定,降低了装饰板和保温板在非厚度方向上的位移的概率,降低了装饰板从保温板脱落的概率,提高装饰板和保温板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局部爆炸图,图中将装饰板与保温板分离,且省略了密封件;图3是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的爆炸图;图5是图4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内叶墙板;11、钢筋;21、角码;211、限位孔;212、条形槽;22、抽芯铆钉;3、保温板;4、装饰板;41、限位缘;42、插接槽;5、密封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一种预制外墙保温装饰结构,参照图1,包括内叶墙板1,内叶墙板1内固定设置有纵横交错的钢筋11,内叶墙板1一侧固定有多组角码21,角码21呈一字,且角码21一半被浇筑固定在内叶墙板1内。参照图1和图2,每组角码21围成一空间,在每组角码21围成的空间中设置有保温板3,内叶墙板1在浇筑时与保温板3固定。保温板3背离内叶墙板1一侧粘接固定设置有装饰板4,装饰板4边缘一体成型延伸有限位缘41,限位缘41紧贴粘接固定在保温板3的侧边。角码21上安装有穿过限位缘41并插入到保温板3内部的抽芯铆钉22,将装饰板4、保温板3、内叶墙板1牢牢固定。相邻保温板3、相邻装饰板4之间填充有密封件5,密封件5采用泡沫胶。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制作时,先将装饰板4放地面,再将保温板3,粘接上去,再将角码21和抽芯铆钉22安装到装饰板4的限位缘41上,并使抽芯铆钉22插入保温板3;接着用密封件5填充相邻保温板3、装饰板4之间的空隙。架设钢筋11,再浇筑内叶墙板1,将角码21一半浇筑进去完成制作。实施例二:一种预制外墙保温装饰结构,参照图3和图4,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角码21呈L字形,角码21较长边的部分插入到内叶墙板1内。参照图4和图5,角码21在内叶墙板1内一端开设有限位孔211,钢筋11穿过限位孔211。装饰板4周侧开设有插接槽42,角码21较短边卡接到插接槽42内。角码21的较短边在装饰板4内一端且与内叶墙板1平行的相对两侧面开设有多条条形槽212,且条形槽212的长度方向垂直与角码21的较短边的插入方向;插接槽42与条形槽212之间的空隙也填充有密封件5。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制作时,先将装饰板4放地面,再将保温板3,粘接上去;在插接槽42中填写密封件5,将角码21的较短边插到插接槽42中;接着用密封件5填充相邻保温板3、装饰板4之间的空隙。架设钢筋11,使钢筋11穿过限位孔211,再浇筑内叶墙板1,完成制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外墙保温装饰结构,包括内叶墙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叶墙板(1)设置有多组角码(21),每组所述角码(21)围成一空间,在每组所述角码(21)围成的空间中设置有保温板(3),所述保温板(3)背离所述内叶墙板(1)一侧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角码(21)连接的装饰板(4),相邻所述保温板(3)、相邻所述装饰板(4)之间填充有密封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外墙保温装饰结构,包括内叶墙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叶墙板(1)设置有多组角码(21),每组所述角码(21)围成一空间,在每组所述角码(21)围成的空间中设置有保温板(3),所述保温板(3)背离所述内叶墙板(1)一侧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角码(21)连接的装饰板(4),相邻所述保温板(3)、相邻所述装饰板(4)之间填充有密封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外墙保温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4)边缘延伸有限位缘(41),所述限位缘(41)紧贴固定在所述保温板(3)的侧边,所述角码(21)连接在所述限位缘(41)背离所述保温板(3)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外墙保温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码(21)呈一字形,其一半固定在所述内叶墙板(1)内,其另一半在所述内叶墙板(1)外与所述限位缘(4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外墙保温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码(21)上设置有穿过所述限位缘(41)并插入到所述保温板(3)内部的抽芯铆钉(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启军陈高良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舜高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