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铺装路面
本技术涉及道路排水
,具体地涉及一种透水铺装路面。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关于城市出现内涝灾害的报道屡见不鲜,其原因主要在于城市路面渗水性差,传统城市排水不能够及时地疏导大量的降水,其内部排水系统存在老旧淤堵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海绵城市的理念逐渐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其作为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全面推广“海绵城市”的建设,并对其中很大一部分市政道路进行了透水铺装,现有透水铺装多采用透水材料来构成整体的道路,例如采用粗骨料、水泥和水搅拌纸面成的多孔轻质混凝土来进行透水,或者是利用铺装地板砖之间的缝隙进行透水。但是这样的透水铺装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采用透水材料铺装的道路,其用于透水的孔隙被沙泥粉尘堵塞,从而造成透水率下降,甚至完全丧失透水功能;其次,采用透水材料的铺装路面,由于透水材料上有用于透水的孔隙,所以传统透水铺装路面的承载能力较差,并且造价较高,不够经济,性价比低;最后,传统透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铺装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装路面(1),所述铺装路面(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封层(12)、基层(13)、碎石垫层(14)、土工布(15)和土基层(16),所述铺装路面(1)上设置有雨水口(2),所述雨水口(2)的底部连接有输水暗沟(3),所述输水暗沟(3)的出水口(31)与所述碎石垫层(14)相连通,所述雨水口(2)处设置有高于所述输水暗沟(3)的顶部的溢流管(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铺装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装路面(1),所述铺装路面(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封层(12)、基层(13)、碎石垫层(14)、土工布(15)和土基层(16),所述铺装路面(1)上设置有雨水口(2),所述雨水口(2)的底部连接有输水暗沟(3),所述输水暗沟(3)的出水口(31)与所述碎石垫层(14)相连通,所述雨水口(2)处设置有高于所述输水暗沟(3)的顶部的溢流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铺装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层(12)上设置有非透水路面层(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铺装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垫层(14)的厚度为300±10mm;所述土工布(15)的面密度大于300g/㎡,所述土基层(16)的压实度大于等于0.9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铺装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15)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无纺布层(151)、网状硅胶层(152)、涤纶织布层(153)、短纤针刺布层(154)、弯曲橡皮带层(155)和第二无纺布层(15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铺装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暗沟(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