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59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压模,包括:上顶板、下底板、设置于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的支撑柱、伸缩杆机构和胎芯;支撑柱两端分别与上顶板和下底板通过固定螺母锁紧固定;上述上顶板、下底板和支撑柱构成中间为开放空间的框架结构;胎芯包括由多个层叠的空心锥环构成的锥体,外部包括多个滑块,锥体限定多个周向间隔的滑道,以便能够滑动地接收所述多个滑块,滑块限定用于接触轴承套内表面的工作面,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空心锥环,工作面能够扩大或缩小,通过伸缩杆机构实现退料和预紧。

A combined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压模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环形件的热处理压模。
技术介绍
轴承套的热处理对于轴承套使用过程中的尺寸稳定性、疲劳、应力等至关重要。渗碳处理能够大大改善轴承的使用性能。轴承套在渗碳结束后需要二次淬火,即,将渗碳后的工件加热到某一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获得表面为高碳马氏体且内部为板条状马氏体的材料。热处理后的轴承套形变越大,就需要后续的机械加工中去除掉越多的材料,以获得理想的尺寸以及形状公差。因此减小热处理后的轴承套变形能够减小后续的机械加工成本,同时还能够维持轴承套的渗碳层厚度均匀,从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此工艺普遍采用压模淬火热处理方法。这种热处理工艺下的工件在退料时非常困难,现在有应对锥面和异形面的模具,是固定模具,不可以调整尺寸和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即能够实现多级高度调整,又能够适配环形件内壁多种形态的便于退料的组合压模。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组合压模,包括:上顶板、下底板以及设置于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的支撑柱;上述支撑柱两端分别与上顶板和下底板通过固定螺母锁紧固定;上述上顶板、下底板和支撑柱构成中间为开放空间的框架结构;还包括:伸缩杆机构和胎芯;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设置有与伸缩杆机构的伸缩方向相同的引导柱;胎芯包括:上胎板、下胎板、安装于上胎板与下胎板之间的内模和装配于内模外部的外模;内模为由多个层叠的空心锥环堆叠而成的锥体的锥芯;其中,空心锥环中心开孔端为定位端,径向外部端面为工作挤压端;外模包括:与锥芯的径向外部端面的锥面接触的滑块和装配于滑块的径向外部端面与需热处理环形件内壁接触的挤压块;其中,滑块与挤压块的装配用于限制接触内表面的工作面;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空心锥环工作面能够扩大和或缩小;伸缩杆机构固定于上顶板上,且其外壳体与上顶板之间的固定结构保证在伸缩杆机构的伸缩方向上有一定的窜动间隙;伸缩杆机构的伸缩端与上胎板固定;上胎板与下胎板均设置有与引导柱配合导向的通孔;位于上胎板与上顶板之间设置有在伸缩杆机构向上牵引胎芯过程中起下压内模作用的上顶料机构;位于下底板上设置有与外部下顶料装置配合的下顶料机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伸缩杆机构向上牵引胎芯,接近上顶板时,上顶料杆,会顶到上顶板,上顶料杆下端顶动胎芯相对于滑块向下运动脱开,在弹簧收缩作用下,若干等分的滑块向内收缩,与工件分离,完成上退料。下底板与“设备”是连在一起的,下退料时,设备上的装置向上推动下顶料杆,将下胎芯顶起,相对于滑块向上运动脱开,在弹簧收缩作用下,若干等分的滑块向内收缩,与工件分离,完成下退料。进一步的,伸缩杆机构的伸缩杆体与胎芯中心同轴;上顶料机构为顶料杆体,下端穿过上胎板顶于内模顶部端面,上端伸出于上胎板;下顶料机构为顶料杆体,上端穿过下底板和下胎板顶于内模底部端面,下端伸出于下底板底部。进一步的,伸缩杆机构的伸缩杆体与胎芯中心同轴;上顶料机构包括:上顶料架和方头窜动螺母;上胎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方头窜动螺母的通孔,方头窜动螺母下方顶于内模中心位置上端面预设的调整垫片上,且方头窜动螺母顶端伸出于上胎板上端面;方头窜动螺母(或其他轴向转动受阻的形状),目的是拧紧长螺栓时,它在与之配合的槽内不会转动,且方头窜动螺母端部如果不能够顶紧则通过添加调整垫片来填充上端和下端的间隙,保证其能够顶紧。上顶料架套至于伸缩杆机构的伸缩杆上且能够上下自由窜动,下端面与头窜动螺母顶端贴合;下顶料机构为T型顶料块。进一步的,伸缩杆机构的伸缩杆体与胎芯中心同轴;上顶料机构包括:碟簧罩和碟簧;碟簧罩固定于上胎板上方,伸缩杆机构的伸缩杆体端部与碟簧罩顶部固定;碟簧罩内部腔室设置有碟簧Ⅰ,碟簧Ⅰ下方设置有下压件,下压件下端穿过上胎板为其预留的通孔最终顶于内模中心位置上端面预设的调整垫片上。下顶料机构包括:碟簧Ⅱ和上顶件;碟簧Ⅱ设置在下底板预设的凹槽内,位于碟簧Ⅱ上方设置有上顶件,且上顶件的顶端穿过下胎板预留的通孔最终顶于内模下端面中心位置。进一步的,伸缩杆机构为蜗轮蜗杆千斤顶结构。进一步的,上胎板与下胎板均加工有用于滑块滑动装配的径向延伸的滑槽;滑块与锥芯的外锥面为键和键槽的配合滑动装配。滑块与锥芯的键和键槽的滑动配合为矩形键和矩形键槽配合或者为T型键和T型槽配合。进一步的,空心锥环上加工对位导向孔:上胎板和下胎板上设置有锥环导柱;空心锥环的导向孔套置于对应侧的锥环导柱上,进行轴向对位堆叠,最终形成锥状结构的锥芯。进一步的,每相邻两个空心锥环上加工有用于嵌入装配紧固此两个空心锥环的紧固螺栓装配孔。进一步的,空心锥环的定位端加工有用于轴向相邻两个空心锥环堆叠定位的沉降限位凹槽,即位于上方的空心锥环中心开孔位置向下突出部分刚好嵌入于位于下方空心锥环的上端面凹槽内。空心锥环的沉降限位凹槽位置加工有贯穿导向通孔;其中,上胎板和下胎板位于空心锥环的贯穿导向通孔位置与贯穿导向通孔对应加工有位置与孔径相匹配的压板通孔;通过长螺栓贯穿上胎板和下胎板的压板通孔端部通过装配限位螺母,实现上胎板、空心锥环和下胎板的串联装配;其中,上胎板和/或下胎板上设置有用于长螺栓的螺帽部分以及其装配的限位螺母轴向窜动间隙,即此轴向窜动间隙为锥芯退料时的轴向活动间隙。其中,锥芯与上胎板和下胎板之间留有调整间隙,此调整间隙通过堆叠调整垫片填充。锥芯与上胎板和下胎板之间的调整间隙留于沉降限位凹槽的贯穿导向通孔位置,此位置的调整垫片中心预设有通孔套置装配于长螺栓上。其中,需处理的环形工件在与外模装配预紧后,其上端和下端与上胎板和下胎板之间预留有调整间隙,且此调整间隙同样通过调整垫片堆叠填充。进一步的,一套压模上配备为上下镜像设置的两组锥芯结构。进一步的,滑块连接有角度调整块,以限定工作面与压模中心轴线的角度。角度调整块与滑块为枢接,且滑块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角度调整块与滑块旋转角度并限位的顶角度作用螺栓和拉紧作用螺栓;其中,顶角度作用螺栓和拉紧作用螺栓同时装配后形成角度调整块与滑块的相对转角的最终限位。滑块上设置的是用于枢接的弧状凹槽部,角度调整块上设置的是用于配合滑块枢接的弧状凸起部。较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上顶板与下底板间采用支撑柱结构,结构稳定性更强;2、上胎板与下胎板间用导向柱定位,使上、下胎芯夹紧时,同轴度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压模,包括:上顶板(1)、下底板(2)以及设置于上顶板(1)与下底板(2)之间的支撑柱(3);/n上述支撑柱(3)两端分别与上顶板(1)和下底板(2)通过固定螺母锁紧固定;/n上述上顶板(1)、下底板(2)和支撑柱(3)构成中间为开放空间的框架结构;/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伸缩杆机构(4)和胎芯(5);/n上顶板(1)与下底板(2)之间设置有与伸缩杆机构(4)的伸缩方向相同的引导柱(6);/n所述胎芯(5)包括:/n上胎板(51)、下胎板(52)、安装于上胎板(51)与下胎板(52)之间的内模(53)和装配于内模(53)外部的外模(54)/n所述内模(53)为由多个层叠的空心锥环(531)堆叠而成的锥体的锥芯(530);/n其中,空心锥环(531)中心开孔端为定位端,径向外部端面为工作挤压端;/n所述外模(54)包括:与所述锥芯(530)的径向外部端面的锥面接触的滑块(541)和装配于滑块(541)的径向外部端面与需热处理环形件内壁接触的挤压块(542);/n其中,滑块(541)与挤压块(542)的装配用于限制接触内表面的工作面(A);/n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空心锥环(531)工作面(A)能够扩大和或缩小;/n所述伸缩杆机构(4)固定于上顶板(1)上,且其外壳体与上顶板(1)之间的固定结构保证在伸缩杆机构(4)的伸缩方向上有一定的窜动间隙(a);/n所述伸缩杆机构(4)的伸缩端与上胎板(51)固定;/n所述上胎板(51)与下胎板(52)均设置有与引导柱(6)配合导向的通孔;/n位于上胎板(51)与上顶板(1)之间设置有在伸缩杆机构(4)向上牵引胎芯(5)过程中起下压内模(53)作用的上顶料机构(100);/n位于下底板(2)上设置有与外部下顶料装置配合的下顶料机构(2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压模,包括:上顶板(1)、下底板(2)以及设置于上顶板(1)与下底板(2)之间的支撑柱(3);
上述支撑柱(3)两端分别与上顶板(1)和下底板(2)通过固定螺母锁紧固定;
上述上顶板(1)、下底板(2)和支撑柱(3)构成中间为开放空间的框架结构;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伸缩杆机构(4)和胎芯(5);
上顶板(1)与下底板(2)之间设置有与伸缩杆机构(4)的伸缩方向相同的引导柱(6);
所述胎芯(5)包括:
上胎板(51)、下胎板(52)、安装于上胎板(51)与下胎板(52)之间的内模(53)和装配于内模(53)外部的外模(54)
所述内模(53)为由多个层叠的空心锥环(531)堆叠而成的锥体的锥芯(530);
其中,空心锥环(531)中心开孔端为定位端,径向外部端面为工作挤压端;
所述外模(54)包括:与所述锥芯(530)的径向外部端面的锥面接触的滑块(541)和装配于滑块(541)的径向外部端面与需热处理环形件内壁接触的挤压块(542);
其中,滑块(541)与挤压块(542)的装配用于限制接触内表面的工作面(A);
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空心锥环(531)工作面(A)能够扩大和或缩小;
所述伸缩杆机构(4)固定于上顶板(1)上,且其外壳体与上顶板(1)之间的固定结构保证在伸缩杆机构(4)的伸缩方向上有一定的窜动间隙(a);
所述伸缩杆机构(4)的伸缩端与上胎板(51)固定;
所述上胎板(51)与下胎板(52)均设置有与引导柱(6)配合导向的通孔;
位于上胎板(51)与上顶板(1)之间设置有在伸缩杆机构(4)向上牵引胎芯(5)过程中起下压内模(53)作用的上顶料机构(100);
位于下底板(2)上设置有与外部下顶料装置配合的下顶料机构(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压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杆机构(4)的伸缩杆体与胎芯(5)中心同轴;
所述上顶料机构(100)为顶料杆体,下端穿过上胎板(51)顶于内模(53)顶部端面,上端伸出于上胎板(51);
所述下顶料机构(200)为顶料杆体,上端穿过下底板(2)和下胎板(52)顶于内模(53)底部端面,下端伸出于下底板(2)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压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杆机构(4)的伸缩杆体与胎芯(5)中心同轴;
所述上顶料机构(100)包括:上顶料架(101)和方头窜动螺母(102);
所述上胎板(5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方头窜动螺母(102)的通孔,方头窜动螺母(102)下方顶于内模(53)上端面中心位置,且方头窜动螺母(102)顶端伸出于上胎板(51)上端面;
所述上顶料架(101)套至于伸缩杆机构(4)的伸缩杆上且能够上下自由窜动,下端面与头窜动螺母(102)顶端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压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顶料机构(200)为T型顶料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压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杆机构(4)的伸缩杆体与胎芯(5)中心同轴;
所述上顶料机构(100)包括:
碟簧罩(103)和碟簧Ⅰ(104);
碟簧罩(103)固定于上胎板(51)上方,伸缩杆机构(4)的伸缩杆体端部与碟簧罩(103)顶部固定;
碟簧罩(103)内部腔室设置有碟簧Ⅰ(104),碟簧Ⅰ(104)下方设置有下压件(105),下压件(105)下端穿过上胎板(51)为其预留的通孔最终顶于内模(53)上端面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压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顶料机构(200)包括:碟簧Ⅱ(201)和上顶件(202);
所述碟簧Ⅱ(201)设置在下底板(2)预设的凹槽内,位于碟簧Ⅱ(201)上方设置有上顶件(202),且上顶件(202)的顶端穿过下胎板(52)预留的通孔最终顶于内模(53)下端面中心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组合压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伸缩杆机构(4)为蜗轮蜗杆千斤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伟陈妍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金冠达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