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头齐尾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049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齐头齐尾升降装置,包括气动活动挡板,气动活动挡板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总挡板缓冲总成,所述总挡板缓冲总成包括设置在升降挡板两侧的挡板缓冲装置,所述挡板缓冲装置包括第一挡板缓冲装置和第二挡板缓冲装置,所述第一挡板缓冲装置和第二挡板缓冲装置以升降挡板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挡板缓冲装置包括挡板上缓冲装置和挡板下缓冲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大大降低了钢材对挡板的冲击力,经过现场使用验证,大大降低了挡板变形及油缸损坏的频率,降低了设备的损害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年限;升降挡板能够上升或者下降,根据钢材所需,随意调节钢材的高度,灵活度高,使用便捷。

Head and tail lif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齐头齐尾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材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齐头齐尾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新产钢坯从冷床输送出来时为多根同时输送,头尾并不对齐。当圆钢有输送辊道输送至挡板位置时,挡板升起,当圆钢头部全部到达挡板时,挡板落下,所有圆钢齐头往前输送。输送至指定距离时,挡板再升起,进行定尺剪切。齐头齐尾气动挡板由气缸带动上部挡板构成,原设计挡板,为固定式挡板,受冲击力影响大,挡板易变形,油缸易损换,维修麻烦。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齐头齐尾升降装置,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大大降低了钢材对挡板的冲击力,经过现场使用验证,大大降低了挡板变形及油缸损坏的频率,降低了设备的损害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年限;升降挡板能够上升或者下降,根据钢材所需,随意调节钢材的高度,灵活度高,使用便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齐头齐尾升降装置,包括气动活动挡板,所述气动活动挡板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总挡板缓冲总成,所述总挡板缓冲总成包括设置在升降挡板两侧的挡板缓冲装置,所述挡板缓冲装置包括第一挡板缓冲装置和第二挡板缓冲装置,所述第一挡板缓冲装置和第二挡板缓冲装置以升降挡板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挡板缓冲装置包括挡板上缓冲装置和挡板下缓冲装置;所述挡板上缓冲装置包括上压缩端盖、上缓冲端盖、上轴套和上压缩活塞,所述上压缩活塞的活塞杆上套设有上轴套,所述上压缩活塞与上缓冲端盖滑动连接形成上滑动腔,所述上滑动腔内设置有上碟簧,所述上缓冲端盖和上压缩活塞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挡板下缓冲装置包括下压缩端盖、下缓冲端盖、下轴套和下压缩活塞,所述下压缩活塞的活塞杆上套设有下轴套,所述下压缩活塞与下缓冲端盖滑动连接形成下滑动腔,所述下滑动腔内设置有下碟簧。所述下缓冲端盖和下压缩活塞通过螺栓固定。优选的,所述上缓冲端盖与螺栓之间设置有上压缩端盖。进一步地,所述上缓冲端盖上靠近上缓冲端盖与螺栓的连接位置处的侧壁上设置有上连接侧耳;所述上连接侧耳上设置有螺栓孔,位于上连接侧耳顶部的螺栓孔与螺栓配合固定在机架上;位于上连接侧耳底部的螺栓孔与螺栓配合固定在挡板下缓冲装置上。进一步地,所述下缓冲端盖与螺栓之间设置有下压缩端盖。进一步地,所述下缓冲端盖上靠近上缓冲端盖与螺栓的连接位置处的顶壁上设置有下连接侧耳;所述下连接侧耳上设置有螺栓孔,位于下连接侧耳的顶部的螺栓孔与位于上连接侧耳底部的螺栓孔配合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位于下连接侧耳的底部的螺栓孔与螺栓配合固定在机架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缓冲装置和第二挡板缓冲装置的结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滑动装置。进一步地,气动活动挡板设置在缓冲滑动装置的上方,所述气动活动挡板包括升降挡板、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气缸、活动支板和活动侧板,所述活动支板与活动侧板相连接形成顶部开口的挡板容纳腔,所述挡板容纳腔内设置有能够升降的升降挡板;所述升降挡板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气缸。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滑动装置包括滑动轴和位于机架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与气动活动挡板平行的滑动轴,所述滑动轴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缓冲滑动装置的上方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侧立板,两个对称设置的侧立板分别设置在滑动轴的两侧;所述升降挡板通过侧立板连接滑动轴。进一步地,所述气动活动挡板设置在钢材裁剪设备的前端或后端或前后两端同时设置。本技术提供一种齐头齐尾升降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大大降低了钢材对挡板的冲击力,经过现场使用验证,大大降低了挡板变形及油缸损坏的频率,降低了设备的损害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年限;升降挡板能够上升或者下降,根据钢材所需,随意调节钢材的高度,灵活度高,使用便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气动活动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B-B向的阶梯剖视图;图3是图2中M的放大图;图4是挡板上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挡板上缓冲装置中上压缩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挡板下缓冲装置的下缓冲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升降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A-A向的剖视图;图9是图7中D-D向的剖视图;图10是侧立板的剖视图;图11是图10中侧立版的右视图;1-气动活动挡板,2-升降气缸,3-挡板上缓冲装置,4-挡板下缓冲装置,5-机架,6-缓冲滑动装置,7-侧立板,11-升降挡板,12-活动支板,13-活动侧板,31-上压缩端盖,32-上缓冲端盖,33-上轴套,34-上碟簧,35-上压缩活塞,41-下压缩端盖,42-下缓冲端盖,43-下轴套,44-下碟簧,45-下压缩活塞,61-滑动轴,62-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参见图1-11,本技术以图1的左侧为左进行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齐头齐尾升降装置,包括气动活动挡板1,所述气动活动挡1设置在机架5上。所述机架5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滑动装置6,所述缓冲滑动装置6包括滑动轴61和位于机架5上的滑槽62,所述滑槽62内设置有与气动活动挡板平行的滑动轴61,所述滑动轴61与滑槽62滑动配合。缓冲滑动装置6装置的设置,可以起到在钢材顶部或者底部对齐碰撞挡板时的缓冲作用,大大缓解了挡板所受钢材的的冲击力,降低了设备的损害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年限。所述缓冲滑动装置6的上方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侧立板7,两个对称设置的侧立板7分别设置在滑动轴61的两侧。所述缓冲滑动装置6的上方设置气动活动挡板1,所述气动活动挡板1包括升降挡板11、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气缸2、活动支板12和活动侧板13,所述活动支板12与活动侧板13相连接形成顶部开口的挡板容纳腔且容纳腔位于机架5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挡板容纳腔内设置有能够升降的升降挡板11。所述升降挡板11的底部凸出设置。升降挡板11能够上升或者下降,根据钢材所需,随意调节钢材的高度,灵活度高,使用便捷。所述升降挡板11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气缸2,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气缸2分别设置在机架5的左右两端。所述升降挡板11还通过侧立板7连接滑动轴61。所述机架5上还设置有总挡板缓冲总成,所述总挡板缓冲总成包括设置在升降挡板11两侧的挡板缓冲装置,设置在升降挡板11两侧的挡板缓冲装置以升降挡板11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挡板缓冲装置包括第一挡板缓冲装置和第二挡板缓冲装置,所述第一挡板缓冲装置和第二挡板缓冲装置以升降挡板11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挡板缓冲装置包括挡板上缓冲装置3和挡板下缓冲装置4;所述挡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齐头齐尾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动活动挡板(1),所述气动活动挡板(1)设置在机架(5)上,所述机架(5)上还设置有总挡板缓冲总成,所述总挡板缓冲总成包括两个挡板缓冲装置,所述挡板缓冲装置包括第一挡板缓冲装置和第二挡板缓冲装置,所述第一挡板缓冲装置和第二挡板缓冲装置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挡板缓冲装置包括挡板上缓冲装置(3)和挡板下缓冲装置(4);所述挡板上缓冲装置(3)包括上压缩端盖(31)、上缓冲端盖(32)、上轴套(33)和上压缩活塞(35),所述上压缩活塞(35)的活塞杆上套设有上轴套(33),所述上压缩活塞(35)与上缓冲端盖(32)滑动连接形成上滑动腔,所述上滑动腔内设置有上碟簧(34),所述上缓冲端盖(32)和上压缩活塞(35)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挡板下缓冲装置(4)包括下压缩端盖(41)、下缓冲端盖(42)、下轴套(43)和下压缩活塞(45),所述下压缩活塞(45)的活塞杆上套设有下轴套(43),所述下压缩活塞(45)与下缓冲端盖(42)滑动连接形成下滑动腔,所述下滑动腔内设置有下碟簧(44),所述下缓冲端盖(42)和下压缩活塞(45)通过螺栓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齐头齐尾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动活动挡板(1),所述气动活动挡板(1)设置在机架(5)上,所述机架(5)上还设置有总挡板缓冲总成,所述总挡板缓冲总成包括两个挡板缓冲装置,所述挡板缓冲装置包括第一挡板缓冲装置和第二挡板缓冲装置,所述第一挡板缓冲装置和第二挡板缓冲装置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挡板缓冲装置包括挡板上缓冲装置(3)和挡板下缓冲装置(4);所述挡板上缓冲装置(3)包括上压缩端盖(31)、上缓冲端盖(32)、上轴套(33)和上压缩活塞(35),所述上压缩活塞(35)的活塞杆上套设有上轴套(33),所述上压缩活塞(35)与上缓冲端盖(32)滑动连接形成上滑动腔,所述上滑动腔内设置有上碟簧(34),所述上缓冲端盖(32)和上压缩活塞(35)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挡板下缓冲装置(4)包括下压缩端盖(41)、下缓冲端盖(42)、下轴套(43)和下压缩活塞(45),所述下压缩活塞(45)的活塞杆上套设有下轴套(43),所述下压缩活塞(45)与下缓冲端盖(42)滑动连接形成下滑动腔,所述下滑动腔内设置有下碟簧(44),所述下缓冲端盖(42)和下压缩活塞(45)通过螺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齐头齐尾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缓冲端盖(32)与螺栓之间设置有上压缩端盖(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齐头齐尾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缓冲端盖(32)上靠近上缓冲端盖(32)与螺栓的连接位置处的侧壁上设置有上连接侧耳;所述上连接侧耳上设置有螺栓孔,位于上连接侧耳顶部的螺栓孔与螺栓配合固定在机架(5)上;位于上连接侧耳底部的螺栓孔与螺栓配合固定在挡板下缓冲装置(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齐头齐尾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缓冲端盖(42)与螺栓之间设置有下压缩端盖(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滨王文学邵明亮郭素萍杜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丽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