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显示生产技术领域的一种背光模组用搬运装置,包括支撑底板和支撑顶板,且支撑顶板平行设置在支撑底板的上方,支撑底板的顶部四角与支撑顶板的底部四角之间竖向焊接有限位滑杆,四组限位滑杆之间安装有搬运底板,且搬运底板设置在支撑底板与支撑顶板之间,搬运底板的顶部四角均竖向焊接有限位套筒,且限位套筒套接在限位滑杆的外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背光模组放置在搬运箱体的内腔,将搬运箱体放置在搬运底板的顶部,通过调整定位螺母在定位螺杆上的位置,从而实现将放置在搬运箱体内腔中的背光模组从低处搬运到高处,避免因为人工手部搬运而造成背光模组受力不均匀而产生的破裂现象。
A handling device for backlight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用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生产
,具体为一种背光模组用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器特别是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受液晶显示器的市场拉动,背光源产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LCD为非发光性的显示装置,须要藉助背光源才能达到显示的功能。背光源性能的好坏除了会直接影响LCD显像质量外,背光源的成本占LCD模块的30-50%,所消耗的电力更占模块的75%,可说是LCD模块中相当重要的零组件。高精细、大尺寸的LCD,必须有高性能的背光技术与之配合,因此当LCD产业努力开拓新应用领域的同时,背光技术的高性能化(如高亮度化、低成本化、低耗电化、轻薄化等)亦扮演着幕后功臣的角色。现有对于背光模组的搬运多数是通过人工手动将其搬运到高处,由于背光模组较为轻薄,通过人工手部直接搬运的方式,容易因为用力不均匀而造成其破裂的现象,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背光模组用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用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对于背光模组的搬运多数是通过人工手动将其搬运到高处,由于背光模组较为轻薄,通过人工手部直接搬运的方式,容易因为用力不均匀而造成其破裂的现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模组用搬运装置,包括支撑底板和支撑顶板,且支撑顶板平行设置在支撑底板的上方,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四角与支撑顶板的底部四角之间竖向焊接有限位滑杆,四组所述限位滑杆之间安装有搬运底板,且搬运底板设置在支撑底板与支撑顶板之间,所述搬运底板的顶部四角均竖向焊接有限位套筒,且限位套筒套接在限位滑杆的外壁,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与支撑顶板的底部右侧边中部竖向安装有定位螺杆,且定位螺杆的顶端分别贯穿搬运底板和支撑顶板,所述定位螺杆与搬运底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定位螺母,且定位螺母与定位螺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定位螺杆的顶端焊接有调节轮,所述定位螺杆与支撑底板的连接处以及定位螺杆与支撑顶板的连接处均安装有限位轴承,所述搬运底板的顶部安放有搬运箱体,所述搬运箱体的右侧外部两角均焊接有固定卡,且固定卡卡接在限位套筒的外壁,所述搬运箱体的内腔左侧竖向插接有活动挡板,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四角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带刹车的万向轮,所述支撑顶板的顶部中间开设有观察窗口。优选的,所述搬运底板的四角均开设有与限位滑杆相配合的安装插孔,且安装插孔的轴心与限位套筒和限位滑杆的轴心重合。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筒能够在限位滑杆的外壁上下滑动,且限位套筒与限位滑杆之间为公差0.1mm-0.25mm的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固定卡为开口的环状结构,且固定卡与限位套筒之间为公差0.05mm-0.15mm的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搬运箱体的内腔侧壁和底部均开设有与活动挡板向配合的限位凹槽,所述观察窗口的内腔粘接有背光玻璃板,且支撑底板与支撑顶板之间的四周在使用时还粘接有遮光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背光模组放置在搬运箱体的内腔,将搬运箱体放置在搬运底板的顶部,通过调整定位螺母在定位螺杆上的位置,从而实现将放置在搬运箱体内腔中的背光模组从低处搬运到高处,避免因为人工手部搬运而造成背光模组受力不均匀而产生的破裂现象。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仰视轴测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撑底板,2-支撑顶板,3-限位滑杆,4-搬运底板,5-限位套筒,6-定位螺杆,7-定位螺母,8-调节轮,9-限位轴承,10-搬运箱体,11-固定卡,12-活动挡板,13-万向轮,14-观察窗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模组用搬运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和支撑顶板2,且支撑顶板2平行设置在支撑底板1的上方,支撑底板1的顶部四角与支撑顶板2的底部四角之间竖向焊接有限位滑杆3,四组限位滑杆3之间安装有搬运底板4,且搬运底板4设置在支撑底板1与支撑顶板2之间,搬运底板4的顶部四角均竖向焊接有限位套筒5,且限位套筒5套接在限位滑杆3的外壁,支撑底板1的顶部与支撑顶板2的底部右侧边中部竖向安装有定位螺杆6,且定位螺杆6的顶端分别贯穿搬运底板4和支撑顶板2,定位螺杆6与搬运底板4的连接处设置有定位螺母7,且定位螺母7与定位螺杆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定位螺杆6的顶端焊接有调节轮8,定位螺杆6与支撑底板1的连接处以及定位螺杆6与支撑顶板2的连接处均安装有限位轴承9,搬运底板4的顶部安放有搬运箱体10,搬运箱体10的右侧外部两角均焊接有固定卡11,且固定卡11卡接在限位套筒5的外壁,搬运箱体10的内腔左侧竖向插接有活动挡板12,支撑底板1的底部四角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带刹车的万向轮13,方便对本产品的移动,支撑顶板2的顶部中间开设有观察窗口14。其中,搬运底板4的四角均开设有与限位滑杆3相配合的安装插孔,且安装插孔的轴心与限位套筒5和限位滑杆3的轴心重合,方便将搬运底板4安装在四组限位滑杆3之间,限位套筒5能够在限位滑杆3的外壁上下滑动,且限位套筒5与限位滑杆3之间为公差0.1mm-0.25mm的间隙配合,提高搬运底板4上下滑动的稳定性,减少搬运底板4上下滑动的偏斜现象,固定卡11为开口的环状结构,且固定卡11与限位套筒5之间为公差0.05mm-0.15mm的过盈配合,保证固定卡11卡接在限位套筒5外壁的稳定性,搬运箱体10的内腔侧壁和底部均开设有与活动挡板12向配合的限位凹槽,方便将活动挡板12固定在搬运箱体10的内腔,观察窗口14的内腔粘接有背光玻璃板,且支撑底板1与支撑顶板2之间的四周在使用时还粘接有遮光帘,方便操作者观察搬运箱体10的上升位置,以及减少背光模组的曝光。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将背光模组放置的搬运箱体10的内腔,并通过活动挡板12拆入到搬运箱体10的内腔中,将搬运箱体10的内腔进行密封,减少搬运过程中背光模组从搬运箱体10中脱落的现象,将搬运箱体10放置在搬运底板4的顶部(此时搬运底板4处于底部位置),并将固定卡11卡接在限位套筒5的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用搬运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和支撑顶板(2),且支撑顶板(2)平行设置在支撑底板(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顶部四角与支撑顶板(2)的底部四角之间竖向焊接有限位滑杆(3),四组所述限位滑杆(3)之间安装有搬运底板(4),且搬运底板(4)设置在支撑底板(1)与支撑顶板(2)之间,所述搬运底板(4)的顶部四角均竖向焊接有限位套筒(5),且限位套筒(5)套接在限位滑杆(3)的外壁,所述支撑底板(1)的顶部与支撑顶板(2)的底部右侧边中部竖向安装有定位螺杆(6),且定位螺杆(6)的顶端分别贯穿搬运底板(4)和支撑顶板(2),所述定位螺杆(6)与搬运底板(4)的连接处设置有定位螺母(7),且定位螺母(7)与定位螺杆(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定位螺杆(6)的顶端焊接有调节轮(8),所述定位螺杆(6)与支撑底板(1)的连接处以及定位螺杆(6)与支撑顶板(2)的连接处均安装有限位轴承(9),所述搬运底板(4)的顶部安放有搬运箱体(10),所述搬运箱体(10)的右侧外部两角均焊接有固定卡(11),且固定卡(11)卡接在限位套筒(5)的外壁,所述搬运箱体(10)的内腔左侧竖向插接有活动挡板(12),所述支撑底板(1)的底部四角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带刹车的万向轮(13),所述支撑顶板(2)的顶部中间开设有观察窗口(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用搬运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和支撑顶板(2),且支撑顶板(2)平行设置在支撑底板(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顶部四角与支撑顶板(2)的底部四角之间竖向焊接有限位滑杆(3),四组所述限位滑杆(3)之间安装有搬运底板(4),且搬运底板(4)设置在支撑底板(1)与支撑顶板(2)之间,所述搬运底板(4)的顶部四角均竖向焊接有限位套筒(5),且限位套筒(5)套接在限位滑杆(3)的外壁,所述支撑底板(1)的顶部与支撑顶板(2)的底部右侧边中部竖向安装有定位螺杆(6),且定位螺杆(6)的顶端分别贯穿搬运底板(4)和支撑顶板(2),所述定位螺杆(6)与搬运底板(4)的连接处设置有定位螺母(7),且定位螺母(7)与定位螺杆(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定位螺杆(6)的顶端焊接有调节轮(8),所述定位螺杆(6)与支撑底板(1)的连接处以及定位螺杆(6)与支撑顶板(2)的连接处均安装有限位轴承(9),所述搬运底板(4)的顶部安放有搬运箱体(10),所述搬运箱体(10)的右侧外部两角均焊接有固定卡(11),且固定卡(11)卡接在限位套筒(5)的外壁,所述搬运箱体(10)的内腔左侧竖向插接有活动挡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为新,张元方,张峰,胡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清江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