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升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49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片材升降架,包括底座,每一所述第二斜杆的另一端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连接位置设置有滑动块,水平方向上并列的所述滑动块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连接杆连接,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滚珠丝杠台,所述滚珠丝杠台上连接有驱动滚珠丝杠台转动的伺服电机。片材放置在升降板上,通过伺服电机转动,控制滚珠丝杠台转动,由于螺纹杆与连接杆铰接,由于第一斜杆与第二斜杆铰接,在第二斜杆端部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升降板发生了下降,当第二斜杆端部向内移动的过程中,升降板上升,将片材逐渐推动至上料位置。

Sheet lift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片材升降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片材升降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片状型材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型材推动至生产线或传输架上,进而实现物料的上料过程。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推料上料的方式,即通过一张推板将堆叠的片材或板材推动至传输架上。为了实现片材的持续进给,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气缸推动升降板的方式将片材在高度方向上持续提升,但是气缸动作的准确度不够,当片材较薄时,升降板难以每次进给所要求的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升降高度更为精确的片材升降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片材升降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底座和升降板的两侧分别并列设置有两条滑轨,所述底座与升降板之间交叉设置有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所述第一斜杆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斜杆对称设置有两个,每一所述第一斜杆的一端与升降板滑动连接,每一所述第一斜杆的另一端与底座铰接,每一所述第一斜杆的中心均与一个所述第二斜杆铰接,每一所述第二斜杆的一端与升降板铰接,每一所述第二斜杆的另一端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滑动块,水平方向上并列的所述滑动块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连接杆连接,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滚珠丝杠台,所述滚珠丝杠台上连接有驱动滚珠丝杠台转动的伺服电机。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铰接位置设置有铰接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铰接位置的结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铰接座包括横板和竖直设置在横板上的耳片,所述耳片上堆成设置有铰接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连接,在结构强度高的保证下,通过铰接孔实现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置有固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通过固定片和固定孔,可与地面之间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板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表面包覆有蒙皮,所述支架的中心设置并列设置有两个结构加强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蒙皮上方便放置片材,避免片材直接放置载机架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升降板的重量,同时通过结构加强杆保证了升降板的结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的截面形状呈L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同时结构强度较高。作为优选,并列设置的所述第一斜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并列的第一斜杆之间同步运动,避免动作过程中卡死。作为优选,并列设置的所述第二斜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固定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并列的第二斜杆之间同步运动,避免动作过程中卡死。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片材放置在升降板上,当需要升降板上升或下降时,通过伺服电机转动,控制滚珠丝杠台转动,由于螺纹杆与连接杆铰接,螺纹杆无法发生转动,所以螺纹杆在滚珠丝杠副的作用下前后移动,推动第二斜杆的端部移动,由于第一斜杆与第二斜杆铰接,在第二斜杆端部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升降板发生了下降,当第二斜杆端部向内移动的过程中,升降板上升,将片材逐渐推动至上料位置;由于伺服通过滚珠丝杠副的原理实现了升降板的升降,其升降精度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升降板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升降板;3、滑轨;4、第一斜杆;5、第二斜杆;6、滑动块;7、螺纹杆;8、滚珠丝杠台;9、伺服电机;10、铰接座;11、横板;12、耳片;13、铰接孔;14、固定片;15、固定孔;16、支架;17、蒙皮;18、结构加强杆;19、第一固定杆;20、第二固定杆;21、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片材升降架,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片14,所述固定片14上设置有固定孔15,底座1上方设置有升降板2,如图3所示,升降台包括支架16,支架16的表面包覆有蒙皮17,支架16的中心设置并列设置有两个结构加强杆18。如图1和图3所示,底座1和升降板2的两侧分别并列设置有两条滑轨3,底座1与升降板2之间交叉设置有第一斜杆4和第二斜杆5,第一斜杆4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斜杆5对称设置有两个,每一第一斜杆4的一端与升降板2滑动连接,每一第一斜杆4的另一端与底座1铰接,每一第一斜杆4的中心均与一个第二斜杆5的中心铰接,每一第二斜杆5的一端与升降板2铰接,每一第二斜杆5的另一端滑轨3滑动连接。如图1所示,并列设置的第一斜杆4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9,并列设置的第二斜杆5之间连接有第二固定杆20,第一固定杆19和第二固定杆20在高度方向上分布有多个。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斜杆4和第二斜杆5的滑动连接位置均设置有滑动块6,滑动块6上连接有铰接座10,进而第一斜杆4与第二斜杆5分别与铰接座10铰接;第一斜杆4和第二斜杆5的铰接位置设置有铰接座10,铰接座10包括横板11和竖直设置在横板11上的耳片12,耳片12上堆成设置有铰接孔13。如图2所示,水平方向上并列的所述滑动块6之间连接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的截面形状呈L型,底座1上设置有螺纹杆7,螺纹杆7的一端与连接杆21连接,螺纹杆7上设置有滚珠丝杠台8,滚珠丝杠台8上连接有驱动滚珠丝杠台8转动的伺服电机9。工作原理:片材放置在升降板2上,当需要升降板2上升或下降时,通过伺服电机9转动,控制滚珠丝杠台8转动,由于螺纹杆7与连接杆21铰接,螺纹杆7无法发生转动,所以螺纹杆7在滚珠丝杠副的作用下前后移动,推动第二斜杆5的端部移动,由于第一斜杆4与第二斜杆5铰接,在第二斜杆5端部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升降板2发生了下降,当第二斜杆5端部向内移动的过程中,升降板2上升,将片材逐渐推动至上料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片材升降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升降板(2),所述底座(1)和升降板(2)的两侧分别并列设置有两条滑轨(3),所述底座(1)与升降板(2)之间交叉设置有第一斜杆(4)和第二斜杆(5),所述第一斜杆(4)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斜杆(5)对称设置有两个,每一所述第一斜杆(4)的一端与升降板(2)滑动连接,每一所述第一斜杆(4)的另一端与底座(1)铰接,每一所述第一斜杆(4)的中心均与一个所述第二斜杆(5)铰接,每一所述第二斜杆(5)的一端与升降板(2)铰接,每一所述第二斜杆(5)的另一端与滑轨(3)滑动连接,所述滑轨(3)上设置有滑动块(6),水平方向上并列的所述滑动块(6)之间连接有连接杆(2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一端与连接杆(21)连接,所述螺纹杆(7)上设置有滚珠丝杠台(8),所述滚珠丝杠台(8)上连接有驱动滚珠丝杠台(8)转动的伺服电机(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材升降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升降板(2),所述底座(1)和升降板(2)的两侧分别并列设置有两条滑轨(3),所述底座(1)与升降板(2)之间交叉设置有第一斜杆(4)和第二斜杆(5),所述第一斜杆(4)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斜杆(5)对称设置有两个,每一所述第一斜杆(4)的一端与升降板(2)滑动连接,每一所述第一斜杆(4)的另一端与底座(1)铰接,每一所述第一斜杆(4)的中心均与一个所述第二斜杆(5)铰接,每一所述第二斜杆(5)的一端与升降板(2)铰接,每一所述第二斜杆(5)的另一端与滑轨(3)滑动连接,所述滑轨(3)上设置有滑动块(6),水平方向上并列的所述滑动块(6)之间连接有连接杆(2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一端与连接杆(21)连接,所述螺纹杆(7)上设置有滚珠丝杠台(8),所述滚珠丝杠台(8)上连接有驱动滚珠丝杠台(8)转动的伺服电机(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杆(4)和第二斜杆(5)的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玉成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贝托勒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