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提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482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电机提升机构,包括固定框架、提升模组、可调导绳器,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提升模组,所述提升模组出绳处对应的正下方均安装有可调导绳器且可调导绳器安装与固定框架表面,所述固定框架的表面两侧均安装有定滑轮且定滑轮设置于可调导绳器的内侧,所述固定框架的正下方设置有托盘类料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两侧受力均衡,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定滑轮对钢丝绳二次变向,摩擦损耗小,且可根据更改动滑轮二次变向位置,以适用一定范围内不同尺寸的被吊物,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A double motor lif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机提升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双电机提升机构。
技术介绍
在流水线生产领域中,大多桁车用提升设备仅是其中一个环节,存在安装模式受空间限制的问题,设备上方空间不足,如图1中送料机构7对空间的限制,而下方装卸地点空间受限,钢丝绳必须保证垂直,不能与外侧物体接触干涉,例如装车时钢丝绳不能与车厢边板接触。而且此情况单电机作动力源又结构复杂,故本技术采用双电机提供动力,且钢丝绳通过二次变向来实现所需动作。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双电机提升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机提升机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电机提升机构,包括固定框架、提升模组、可调导绳器,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提升模组,所述提升模组出绳处对应的正下方均安装有可调导绳器且可调导绳器安装与固定框架表面,所述固定框架的表面两侧均安装有定滑轮且定滑轮设置于可调导绳器的内侧,所述固定框架的正下方设置有托盘类料框,所述托盘类料框的顶部两侧均和第一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机提升机构,包括固定框架(1)、提升模组(2)、可调导绳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提升模组(2),所述提升模组(2)出绳处对应的正下方均安装有可调导绳器(3)且可调导绳器(3)安装与固定框架(1)表面,所述固定框架(1)的表面两侧均安装有定滑轮(6)且定滑轮(6)设置于可调导绳器(3)的内侧,所述固定框架(1)的正下方设置有托盘类料框(5),所述托盘类料框(5)的顶部两侧均和第一钢丝绳(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4)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6)、可调导绳器(3)且绕接于提升模组(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提升机构,包括固定框架(1)、提升模组(2)、可调导绳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提升模组(2),所述提升模组(2)出绳处对应的正下方均安装有可调导绳器(3)且可调导绳器(3)安装与固定框架(1)表面,所述固定框架(1)的表面两侧均安装有定滑轮(6)且定滑轮(6)设置于可调导绳器(3)的内侧,所述固定框架(1)的正下方设置有托盘类料框(5),所述托盘类料框(5)的顶部两侧均和第一钢丝绳(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4)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6)、可调导绳器(3)且绕接于提升模组(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模组(2)包括提升模组固定板(2.10)、电机(2.5)和涡轮减速器(2.6),提升模组固定板(2.10)固定安装于固定框架(1)顶部,所述提升模组固定板(2.10)的顶部中间处安装有减速器增高件(2.11),所述减速器增高件(2.11)的顶部安装有涡轮减速器(2.6),所述涡轮减速器(2.6)的后侧壁安装有电机(2.5),所述涡轮减速器(2.6)的两侧壁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国强朱淑亮韩延波武波董浩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潍铭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