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芯式除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44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滤芯式除沫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上下两端皆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滤筒与下滤筒,所述上滤筒与下滤筒的外侧皆固定安装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表面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外套筒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内套筒,所述下滤筒底部的一侧连接有集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滤筒、下滤筒、集液管、紧固螺栓与法兰,解决了滤筒都不是独立空间,无法根据介质不同而选用不同种类和不同规格的滤芯,导致使用范围较窄,不具备二级过滤结构,导致过滤效果较差,过滤物容易二次夹带,导致过滤效果较差与不便于进行拆卸,导致清洗不便的问题。

Filter type demi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芯式除沫器
本技术涉及过滤式除沫器
,具体为滤芯式除沫器。
技术介绍
除沫器是指在蒸发操作时,二次蒸汽中夹带大量的液体,虽然在分离室中进行了分离,但是为了防止损失有用的产品或污染冷凝液体,还需设法减少夹带的液沫,因此在蒸汽出口附近设置除沫装置,除沫器的形式很多,其中就有滤芯式除沫器。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1、滤筒都不是独立空间,无法根据介质不同而选用不同种类和不同规格的滤芯,导致使用范围较窄;2、不具备二级过滤结构,导致过滤效果较差;3、过滤物容易二次夹带,导致过滤效果较差;4、不便于进行拆卸,导致清洗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滤芯式除沫器,解决了滤筒都不是独立空间,无法根据介质不同而选用不同种类和不同规格的滤芯,导致使用范围较窄,不具备二级过滤结构,导致过滤效果较差,过滤物容易二次夹带,导致过滤效果较差与不便于进行拆卸,导致清洗不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滤芯式除沫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上下两端皆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滤筒与下滤筒,所述上滤筒与下滤筒的外侧皆固定安装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表面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外套筒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内套筒,所述下滤筒底部的一侧连接有集液管。优选的,所述上滤筒与下滤筒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贯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滤筒之间固定安装有定距板,所述下滤筒之间固定安装有定距板。优选的,所述夹板延伸至壳体的外侧,且外侧夹板位于法兰之间。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壳体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进气口。优选的,所述上滤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盖体,所述下滤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盖体,且集液管位于下滤筒的盖体上。(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滤芯式除沫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上滤筒与下滤筒,使本技术的滤筒具有独立空间,可根据介质与种类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滤芯,提升了使用范围,解决了滤筒都不是独立空间,无法根据介质不同而选用不同种类和不同规格的滤芯,导致使用范围较窄的问题,在使用时,上滤筒与下滤筒是分开的,分别置于夹板的上方与夹板的下方,形成了独立的空间,独立的空间可根据介质不同选用不同种类的滤芯本体,也可根据要求的不同而旋转不同规格的滤芯本体,从而扩大了了使用范围。(2)本技术通过设置上滤筒与下滤筒,使本技术具备了二级过滤的结构,提升了过滤层的效果,解决了不具备二级过滤结构,导致过滤效果较差的问题,在使用时,下滤筒可以旋转较疏的滤芯本体,过滤掉大部分易堵塞颗粒,再在上层选用较密的滤芯本体,从而保证了整体过滤的效果,在过滤含粉尘气体时效果尤为明显。(3)本技术通过设置集液管,避免过滤物出现二次夹带,解决了过滤物容易二次夹带,导致过滤效果较差的问题,在使用时,在滤筒内部过滤后的液体不会停留在滤筒的内部,会直接进入到集液管中,在气体进行过滤时可以避免过滤后的气体沾染上液体导致二次夹带,提升了过滤效果。(4)本技术通过设置紧固螺栓与法兰,使本技术便于进行拆卸,以便进行清洗,解决了不便于进行拆卸,导致清洗不便的问题,在使用时,本技术的整体部件都较小,且上滤筒与下滤筒之间通过紧固螺栓穿过,可以通过紧固螺栓进行拆卸,且夹板的外侧通过法兰进行安装,便于进行拆装,以便工作人员对本技术进行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滤筒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滤筒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滤芯外筒开孔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紧固螺栓;2、上滤筒;3、夹板;4、下滤筒;5、集液管;6、排气口;7、定距板;8、法兰;9、进气口;10、盖体;11、外套筒;12、滤芯本体;13、内套筒;14、壳体;15、通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滤芯式除沫器,包括壳体14,壳体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夹板3,夹板3延伸至壳体14的外侧,且外侧夹板3位于法兰8之间,夹板3的上下两端皆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滤筒2与下滤筒4,在使用时,上滤筒2与下滤筒4是分开的,分别置于夹板3的上方与夹板3的下方,形成了独立的空间,独立的空间可根据介质不同选用不同种类的滤芯本体12,也可根据要求的不同而旋转不同规格的滤芯本体12,从而扩大了了使用范围,且下滤筒4可以旋转较疏的滤芯本体12,过滤掉大部分易堵塞颗粒,再在上层选用较密的滤芯本体12,从而保证了整体过滤的效果,在过滤含粉尘气体时效果尤为明显,上滤筒2与下滤筒4之间通过紧固螺栓1贯穿固定连接,在使用时,本技术的整体部件都较小,且上滤筒2与下滤筒4之间通过紧固螺栓1穿过,可以通过紧固螺栓1进行拆卸,且夹板3的外侧通过法兰8进行安装,便于进行拆装,以便工作人员对本技术进行清洗,上滤筒2之间固定安装有定距板7,下滤筒4之间固定安装有定距板7,上滤筒2与下滤筒4的外侧皆固定安装有外套筒11,外套筒11的表面开设有通气孔15,外套筒1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滤芯本体12,滤芯本体1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内套筒13,下滤筒4底部的一侧连接有集液管5,在使用时,在滤筒内部过滤后的液体不会停留在滤筒的内部,会直接进入到集液管5中,在气体进行过滤时可以避免过滤后的气体沾染上液体导致二次夹带,提升了过滤效果,上滤筒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盖体10,下滤筒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盖体10,且集液管5位于下滤筒4的盖体10上,壳体14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排气口6,壳体14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进气口9,在使用时,可以有效的使气体进入和排除。工作原理:使用时,气体会从进气口9进入到壳体14的内部,然后气体会依次穿过下滤筒4,然后先从下滤筒4上的通气孔15进入,然后经过下滤筒4上的外套筒11,然后再经过滤芯本体12,之后再经过内套筒13,然后在下滤筒4过滤后,气体会进入到上滤筒2的内部,之后气体会流动到上滤筒2的内套筒13,然后再经过上滤筒2的滤芯本体12,然后再经过滤芯本体12外侧的外套筒11,之后从外套筒11表面的通气孔15外排,之后从壳体14的排气口6排出,且本技术上滤筒2与下滤筒4是分开的,分别置于夹板3的上方与夹板3的下方,形成了独立的空间,独立的空间可根据介质不同选用不同种类的滤芯本体12,也可根据要求的不同而旋转不同规格的滤芯本体12,从而扩大了了使用范围,且下滤筒4可以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滤芯式除沫器,包括壳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夹板(3),所述夹板(3)的上下两端皆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滤筒(2)与下滤筒(4),所述上滤筒(2)与下滤筒(4)的外侧皆固定安装有外套筒(11),所述外套筒(11)的表面开设有通气孔(15),所述外套筒(1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滤芯本体(12),所述滤芯本体(1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内套筒(13),所述下滤筒(4)底部的一侧连接有集液管(5)。/n

【技术特征摘要】
1.滤芯式除沫器,包括壳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夹板(3),所述夹板(3)的上下两端皆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滤筒(2)与下滤筒(4),所述上滤筒(2)与下滤筒(4)的外侧皆固定安装有外套筒(11),所述外套筒(11)的表面开设有通气孔(15),所述外套筒(1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滤芯本体(12),所述滤芯本体(1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内套筒(13),所述下滤筒(4)底部的一侧连接有集液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式除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滤筒(2)与下滤筒(4)之间通过紧固螺栓(1)贯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式除沫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伟民李仁姚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力久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