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凯文专利>正文

一种遥感器减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507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遥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遥感器减振结构,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的正上方设有过渡板,过渡板的正上方设有承重板;所述的底板和过渡板间通过第一减震弹簧和万向支撑杆相连;所述的过渡板和承重板间通过第二减震机构相连;所述的第一减震弹簧底端固定在底板上的底板凹槽内、顶端固定在过渡板上的过渡板凹槽内;所述的万向支撑杆由支撑球和支撑杆组成;所述的第二减震机构由定位轴、减震套筒、第二减震弹簧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对于减振处理的效果好、稳定性高。

A kind of remote sensor damp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遥感器减振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遥感器
,具体为一种遥感器减振结构。
技术介绍
遥感器通常安装在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高度的(如飞机、高空气球、航天器、航拍器等)上。一切物体都在不断地发射和吸收电磁波,向外发射电磁波的现象通常称为热辐射,辐射强度与物体的温度和其他物理性质有关,并且是按波长分布的。一切物体都能反射外界来的照射在其表面上的电磁波,反射强度与物体的性质有关。利用各种波段的不同的遥感器可以接收这种辐射的或反射的电磁波,经过处理和分析,有可能反应出物体的某些特征,借以识别物体。由于遥感器的内部安装有大量的电子元件,遥感器在不断地发射和吸收电磁波的过程中,或者进行停放等作业时会发生一定的震动,震动会使遥感器内部的电子元件松动、故障率增多、使用寿命缩短,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遥感器的减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遥感器减振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遥感器减振结构,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1)的正上方设有过渡板(2),过渡板(2)的正上方设有承重板(3);所述的底板(1)和过渡板(2)间通过第一减震弹簧(4)和万向支撑杆相连;所述的过渡板(2)和承重板(3)间通过第二减震机构相连;所述的第一减震弹簧(4)底端固定在底板(1)上的底板凹槽(101)内、顶端固定在过渡板(2)上的过渡板凹槽(201)内;所述的万向支撑杆由支撑球(6)和支撑杆(5)组成;所述的第二减震机构由定位轴(9)、减震套筒(10)、第二减震弹簧(11)组成;所述的定位轴(9)固定于过渡板(2)的上表面上,第二减震弹簧(11)套放在定位轴(9)上,所述的减震套筒(10)固定于承重板(3)的下表面上,并套放在定位轴(9)和第二减震弹簧(11)上。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1)、过渡板(2)和承重板(3)的横截面均为圆形。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凹槽(101)设于底板(1)的上表面上,底板凹槽(101)的数量为偶数,且最少为四个,并控制其位置相较于底板(1)的中轴线均匀对称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杆(5)的底端部焊接固定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顶端部焊接固定在支撑球(6)的下表面上,支撑杆(5)竖直的安放在底板(1)上表面的正中央;所述的过渡板(2)的中央还设有一球形腔(8),支撑球(6)放置于此球形腔(8)内。进一步的:所述的球形腔(8)设于过渡板(2)下表面的正中央,所述球形腔(8)与支撑球(6)间填放有减震橡胶层(7),减震橡胶层(7)与支撑球(6)的接触面间填充有润滑油。进一步的:所述的减震套筒(10)固定于承重板(3)的下表面上,减震套筒(10)的数量为偶数,且最少为四个,并控制其位置相较于承重板(3)的中轴线均匀对称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轴(9)在过渡板(2)上表面的位置和数量与减震套筒(10)相对应,所述的减震套筒(10)内设有一定位凸耳环(14),定位凸耳环(14)将减震套筒(10)内的上端部分隔出一缓冲腔(15);所述的定位凸耳环(14)套放在定位轴(9)的外周,并卡放在第二减震弹簧(11)的正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渡板(2)的上表面上还设有磁性圆环片(12),所述的磁性圆环片(12)套放在定位轴(9)的底部外周;所述的承重板(3)内还设有电磁线圈(13),所述的电磁线圈(13)位于磁性圆环片(12)的正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的磁性圆环片(12)、减震套筒(10)、定位轴(9)、第二减震弹簧(11)、磁性圆环片(12)的中轴线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减振结构在底板上设置的第一减震弹簧和万向支撑杆的配合,能够保证底板在受到较大的外力或是单一方向的较大外力时,底板能够适度的倾斜摆动,再通过减震橡胶层自身以及与支撑球间的摩擦作用来大幅消减振动的外力,明显的降低了外力对过渡板和承重板的影响;2.本专利技术减振结构在过渡板和承重板之间设置的第二减震机构能够进一步消解振动的外力,其中第二减震弹簧具有竖直方向上向外的张力,电磁线圈配合磁性圆环片具有竖直方向上向内的磁力,两者配合实现了整体初始的稳定性,当振动外力传来后,部分第二减震弹簧受力被压缩,与之对称方向上的第二减震弹簧受力被拉伸,但弹簧的牵引摇摆性过大,此时磁力会快速助于摇摆的恢复,进而降低了整体的振动性,提升了整体的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对于减振处理的效果好、稳定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底板1、过渡板2、承重板3、第一减震弹簧4、支撑杆5、支撑球6、减震橡胶层7、球形腔8、定位轴9、减震套筒10、第二减震弹簧11、磁性圆环片12、电磁线圈13、定位凸耳环14、缓冲腔15、底板凹槽101、过渡板凹槽2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遥感器减振结构,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1的正上方设有过渡板2,过渡板2的正上方设有承重板3;所述的底板1和过渡板2间通过第一减震弹簧4和万向支撑杆相连;所述的过渡板2和承重板3间通过第二减震机构相连;所述的第一减震弹簧4底端固定在底板1上的底板凹槽101内、顶端固定在过渡板2上的过渡板凹槽201内;所述的万向支撑杆由支撑球6和支撑杆5组成;所述的第二减震机构由定位轴9、减震套筒10、第二减震弹簧11组成;所述的定位轴9固定于过渡板2的上表面上,第二减震弹簧11套放在定位轴9上,所述的减震套筒10固定于承重板3的下表面上,并套放在定位轴9和第二减震弹簧11上。所述的底板1、过渡板2和承重板3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的底板凹槽101设于底板1的上表面上,底板凹槽101的数量为偶数,且最少为四个,并控制其位置相较于底板1的中轴线均匀对称分布。所述的支撑杆5的底端部焊接固定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顶端部焊接固定在支撑球6的下表面上,支撑杆5竖直的安放在底板1上表面的正中央;所述的过渡板2的中央还设有一球形腔8,支撑球6放置于此球形腔8内。所述的球形腔8设于过渡板2下表面的正中央,所述球形腔8与支撑球6间填放有减震橡胶层7,减震橡胶层7与支撑球6的接触面间填充有润滑油。所述的减震套筒10固定于承重板3的下表面上,减震套筒10的数量为偶数,且最少为四个,并控制其位置相较于承重板3的中轴线均匀对称分布。所述的定位轴9在过渡板2上表面的位置和数量与减震套筒10相对应,所述的减震套筒10内设有一定位凸耳环14,定位凸耳环14将减震套筒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遥感器减振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的正上方设有过渡板(2),过渡板(2)的正上方设有承重板(3);所述的底板(1)和过渡板(2)间通过第一减震弹簧(4)和万向支撑杆相连;所述的过渡板(2)和承重板(3)间通过第二减震机构相连;所述的第一减震弹簧(4)底端固定在底板(1)上的底板凹槽(101)内、顶端固定在过渡板(2)上的过渡板凹槽(201)内;所述的万向支撑杆由支撑球(6)和支撑杆(5)组成;所述的第二减震机构由定位轴(9)、减震套筒(10)、第二减震弹簧(11)组成;所述的定位轴(9)固定于过渡板(2)的上表面上,第二减震弹簧(11)套放在定位轴(9)上,所述的减震套筒(10)固定于承重板(3)的下表面上,并套放在定位轴(9)和第二减震弹簧(1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遥感器减振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的正上方设有过渡板(2),过渡板(2)的正上方设有承重板(3);所述的底板(1)和过渡板(2)间通过第一减震弹簧(4)和万向支撑杆相连;所述的过渡板(2)和承重板(3)间通过第二减震机构相连;所述的第一减震弹簧(4)底端固定在底板(1)上的底板凹槽(101)内、顶端固定在过渡板(2)上的过渡板凹槽(201)内;所述的万向支撑杆由支撑球(6)和支撑杆(5)组成;所述的第二减震机构由定位轴(9)、减震套筒(10)、第二减震弹簧(11)组成;所述的定位轴(9)固定于过渡板(2)的上表面上,第二减震弹簧(11)套放在定位轴(9)上,所述的减震套筒(10)固定于承重板(3)的下表面上,并套放在定位轴(9)和第二减震弹簧(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遥感器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过渡板(2)和承重板(3)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遥感器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凹槽(101)设于底板(1)的上表面上,底板凹槽(101)的数量为偶数,且最少为四个,并控制其位置相较于底板(1)的中轴线均匀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遥感器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5)的底端部焊接固定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顶端部焊接固定在支撑球(6)的下表面上,支撑杆(5)竖直的安放在底板(1)上表面的正中央;所述的过渡板(2)的中央还设有一球形腔(8),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文林德根施颖超梁勤欧郭浩陈婉如
申请(专利权)人:杨凯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