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线性弹性装置的阻尼器及其载荷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6761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旋翼系统阻尼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弹性装置的阻尼器及其载荷控制方法,阻尼器为非线性弹性装置和阻尼发生装置的串联结构;阻尼发生装置包含:壳体和活塞,活塞设置在壳体内部,将壳体分为左右两个腔体,两个腔体内充满液压油;非线性弹性装置包含: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预紧螺塞、第二预紧螺塞以及活塞杆体,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设置在活塞杆体的通孔中,阻尼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且第二接头的一端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连接,为旋翼系统的桨叶摆振运动提供较大的阻尼,同时限制载荷的进一步剧烈增长,防止载荷过大导致结构破坏或寿命缩短。

Damper based on nonlinear elastic device and its load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非线性弹性装置的阻尼器及其载荷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旋翼系统阻尼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非线性弹性装置的阻尼器及其载荷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直升机旋翼系统常用的阻尼器为粘弹阻尼器和液压阻尼器。粘弹阻尼器的结构简单,可等效为理想弹簧和理想阻尼的并联,提供相同阻尼时载荷较大。液压阻尼器提供相同阻尼时的载荷较小,但液压阻尼器的阻尼性能调整过程复杂,需要反复的调整、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非线性弹性装置的阻尼器及其载荷控制方法,为旋翼系统的桨叶摆振运动提供较大的阻尼,同时限制载荷的进一步剧烈增长,防止载荷过大导致结构破坏或寿命缩短。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技术方案一:一种基于非线性弹性装置的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为非线性弹性装置和阻尼发生装置的串联结构;其中,所述阻尼发生装置包含:壳体和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壳体内部,将壳体分为左右两个腔体,两个腔体内充满液压油;所述非线性弹性装置包含:第一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非线性弹性装置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为非线性弹性装置和阻尼发生装置的串联结构;/n其中,所述阻尼发生装置包含:壳体和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壳体内部,将壳体分为左右两个腔体,两个腔体内充满液压油;/n所述非线性弹性装置包含: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预紧螺塞、第二预紧螺塞以及活塞杆体,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设置在活塞杆体的通孔中,且在第一弹簧和活塞杆体之间设置第一预紧螺塞,在第二弹簧和活塞杆体之间设置第二预紧螺塞;/n所述阻尼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且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线性弹性装置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为非线性弹性装置和阻尼发生装置的串联结构;
其中,所述阻尼发生装置包含:壳体和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壳体内部,将壳体分为左右两个腔体,两个腔体内充满液压油;
所述非线性弹性装置包含: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预紧螺塞、第二预紧螺塞以及活塞杆体,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设置在活塞杆体的通孔中,且在第一弹簧和活塞杆体之间设置第一预紧螺塞,在第二弹簧和活塞杆体之间设置第二预紧螺塞;
所述阻尼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且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非线性弹性装置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上还设置有节流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非线性弹性装置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体的通孔中设置有凸缘,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位于凸缘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非线性弹性装置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设置有轴肩,所述轴肩卡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之间,且所述轴肩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鉴覃海鹰邬文强赵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