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内燃机进行增压压力调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8490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3:18
一种用于对内燃机(1)进行增压压力调节的方法,所述内燃机(1)是传动链(2)的组成部分,其中,所述传动链(2)至少具有内燃机(1)、进气管道(3)、排气管道(4)和废气涡轮增压器(5);其中,所述内燃机(1)具有至少一个将进气管道(3)与内燃机(1)的燃烧室(6)流体连通的进气阀(7)和至少一个将燃烧室(6)与排气管道(4)的第一区段(8)流体连通的排气阀(9);其中,所述排气管道(4)在燃烧室(6)和废气涡轮增压器(5)之间具有第一区段(8)并且在废气涡轮增压器(5)的下游具有第二区段(10);其中,废气涡轮增压器(5)和/或绕开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旁路(33)可调节;其中,在所述方法中考虑到至少一个进气阀(7)的打开时间(17)和至少一个排气阀(9)的关闭时间(18)。

The method of pressure regulation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对内燃机进行增压压力调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内燃机进行增压压力调节的方法。内燃机尤其是传动链的组成部分,其中,传动链至少具有内燃机、进气管道、排气管道和废气涡轮增压器。废气涡轮增压器尤其是具有可变设置涡轮几何形状的VTG废气涡轮增压器(VTG:“可变涡轮几何形状”)。
技术介绍
从文献DE102008063935A1、DE102013223900A1和DE102015216261A1中分别已知用于控制VTG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方法,通过该方法根据内燃机的运行点应当确定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最佳位置。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最佳位置应当允许提供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尽可能最大的涡轮机功率。业已表明,正好在现代的内燃机中在确定的运行点只能实现缓慢和/或不和谐地形成增压压力或扭矩。此外,内燃机还可能由于设置的废气背压过高(当废气涡轮增压器具有仅很小的穿流横截面时)而本身“停止”,从而不可达到所要求的扭矩。基于此原因,限制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最大占空比(也就是说穿流横截面不减至最小),从而至少防止(在内燃机和废气涡轮增压器之间的排气管道区段)达到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对内燃机(1)进行增压压力调节的方法,所述内燃机(1)是传动链(2)的组成部分,其中,所述传动链(2)至少具有内燃机(1)、进气管道(3)、排气管道(4)和废气涡轮增压器(5);其中,所述内燃机(1)具有至少一个将进气管道(3)与内燃机(1)的燃烧室(6)流体连通的进气阀(7)和至少一个将燃烧室(6)与排气管道(4)的第一区段(8)流体连通的排气阀(9);其中,所述排气管道(4)在燃烧室(6)和废气涡轮增压器(5)之间具有第一区段(8)并且在废气涡轮增压器(5)的下游具有第二区段(10);其中,针对在所述第一区段(8)和第二区段(10)之间的废气(12)可穿流的总横截面积能够通过可...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08 DE 102018217117.31.一种用于对内燃机(1)进行增压压力调节的方法,所述内燃机(1)是传动链(2)的组成部分,其中,所述传动链(2)至少具有内燃机(1)、进气管道(3)、排气管道(4)和废气涡轮增压器(5);其中,所述内燃机(1)具有至少一个将进气管道(3)与内燃机(1)的燃烧室(6)流体连通的进气阀(7)和至少一个将燃烧室(6)与排气管道(4)的第一区段(8)流体连通的排气阀(9);其中,所述排气管道(4)在燃烧室(6)和废气涡轮增压器(5)之间具有第一区段(8)并且在废气涡轮增压器(5)的下游具有第二区段(10);其中,针对在所述第一区段(8)和第二区段(10)之间的废气(12)可穿流的总横截面积能够通过可调节的旁路(33)和/或可调节的废气涡轮增压器(5)在第一位置(11)和第二位置(13)之间进行调节,所述第一位置(11)具有针对废气(12)的最小穿流横截面,所述第二位置(13)具有针对废气(12)的最大穿流横截面;其中,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检测对于所述传动链(2)的负载要求(14);
b)确定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器(5)的位置(15)和/或用于提供废气涡轮增压器(5)的涡轮机功率(16)的旁路(33)的位置(15);
其中,在步骤b)中考虑到至少一个进气阀(7)的打开时间(17)和至少一个排气阀(9)的关闭时间(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内燃机(1)运行时出现所述打开时间(17)与所述关闭时间(18)在时间上的重叠,使得所述第一区段(8)至少暂时通过燃烧室(6)与所述进气管道(3)流体连通。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还考虑到至少一个下列参数:气缸空气质量(19)、内燃机(1)的转速(20)、空气质量流(21)、废气质量流(22)、第一区段(8)中的第一压力(23)、第二区段(10)中的第二压力(24)、进气管道(3)中的第三压力(25)、废气(12)的温度(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舒尔克维奇E米利奇L彼德森R韦藤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