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组件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20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脚踏组件及汽车,该脚踏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收纳腔及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连接部;及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收纳腔,所述支撑件具备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转动至伸出所述收纳腔并与所述安装座呈夹角设置,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安装座限位配合形成支撑结构;当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件收纳于所述收纳腔内。该脚踏组件及汽车在使用时,支撑件在不使用时可以收纳至收纳腔内,进而可以对支撑件进行保护,提升支撑件使用寿命。

Pedal assembly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脚踏组件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脚踏组件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车辆侧面都会安装脚踏板或类似脚踏板的辅助装置,以便于用户攀爬至车顶。然而,传统的汽车脚踏板一般都是常年外露在汽车侧面,长时间日晒雨淋后会对脚踏板产生一定的破坏,影响脚踏板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汽车脚踏板一般都是常年外露在汽车侧面,长时间日晒雨淋后会对脚踏板产生一定的破坏,影响脚踏板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脚踏组件及汽车,该脚踏组件及汽车在使用时,支撑件在不使用时可以收纳至收纳腔内,进而可以对支撑件进行保护,提升支撑件使用寿命。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脚踏组件,包括:安装座及支撑件,所述安装座设有收纳腔及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收纳腔,所述支撑件具备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转动至伸出所述收纳腔并与所述安装座呈夹角设置,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安装座限位配合形成支撑结构;当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件收纳于所述收纳腔内。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面及与所述支撑面相对的限位面,当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限位面与所述安装座的侧壁抵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安装座呈夹角设置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安装座配合形成所述支撑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面设有限位缺口,当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收纳腔,且所述限位缺口同时与所述收纳腔的内壁及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收纳腔外的侧壁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支撑件限制于所述收纳腔内的限位部,当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限位部限位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面还设有提拉部,所述提拉部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还包括承压体,所述承压体设置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承压体包括供踩踏的承压面,当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承压体突出所述支撑面且所述承压面与所述支撑面呈夹角设置形成踩踏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还设有开盖口,所述开盖口的内壁设有开盖凸起,所述开盖口的内壁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开盖凸起间隔设置形成开盖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的支撑面设有防滑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结构呈锯齿状。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脚踏组件。上述脚踏组件及汽车在使用时,当需要踩踏支撑件攀爬至车顶时,可将所述支撑件转动至第一工作状态,支撑件与安装座限位配合形成支撑结构,踩踏支撑件即可进行攀爬;当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支撑件转动至第二工作状态,此时支撑件收纳于收纳腔内,进而对支撑件进行保护,提升了支撑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脚踏组件中支撑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脚踏组件中支撑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脚踏组件的背面视图;图4为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脚踏组件;100、安装座;102、安装部;110、收纳腔;112、第一开口;114、第二开口;120、限位部;130、承压体;132、承压面;140、开盖口;142、开盖凸起;144、抵接部;200、支撑件;210、支撑面;212、防滑结构;220、限位面;222、限位缺口;224、提拉凸起;230、加强筋;300、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有必要指出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时,两个元件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两个元件之间可拆卸连接。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还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术语“下”、“上”、“前”、“后”、“左”、“右”、“内”、“外”、“顶”、“底”、“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等所指示的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第一”、“第二”等术语,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结构部件。这些术语仅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包括脚踏组件10,如图1至图2所示,该脚踏组件10包括安装座100及支撑件200,安装座100设有收纳腔110及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连接部;支撑件200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收纳腔110,如此,通过连接部将安装座100连接于车身。具体地,连接部可以是安装孔。进一步地,由于支撑件200可转动地设置于收纳腔110,支撑件200具备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如图1所示,当支撑件2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支撑件200的另一端转动至伸出收纳腔110并与安装座100呈夹角设置,且支撑件200与安装座100限位配合形成支撑结构,此时安装座100限制支撑件200转动,当需要攀爬至车顶时,只需要踩踏支撑件200进行攀爬即可。具体地,实现支撑件200可转动地设置于收纳腔110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支撑件200可以通过转轴300可转动地连接于收纳腔110的侧壁,或者通过铰接的方式设置于收纳腔110。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次实施例中,支撑件200可以通过转轴300可转动地连接于收纳腔110的侧壁。进一步地,在本次实施例转轴为螺栓,螺栓通过螺母固定在安装座100上,支撑件200可转动地设置于螺栓上,支撑件200通过垫圈与收纳腔110的内壁110过盈配合,进而当支撑件200收纳于收纳腔110时无法自动打开,进而可以将支撑件200限制于收纳腔110内。有必要指出的是,支撑件200与安装座100呈夹角设置不包括支撑件200与安装座呈0°或者是180°的情形。如图2所示,当支撑件2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支撑件200收纳于收纳腔110内,此时,在使用完毕后,将支撑件200进行收纳,避免外界对支撑件200产生破坏。上述脚踏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收纳腔及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连接部;及/n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收纳腔,所述支撑件具备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转动至伸出所述收纳腔并与所述安装座呈夹角设置,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安装座限位配合形成支撑结构;当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件收纳于所述收纳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收纳腔及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连接部;及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收纳腔,所述支撑件具备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转动至伸出所述收纳腔并与所述安装座呈夹角设置,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安装座限位配合形成支撑结构;当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件收纳于所述收纳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面及与所述支撑面相对的限位面,当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限位面与所述安装座的侧壁抵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安装座呈夹角设置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安装座配合形成所述支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面设有限位缺口,当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收纳腔,且所述限位缺口同时与所述收纳腔的内壁及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收纳腔外的侧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面还设有提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志锋徐汝强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