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废釉回收利用的沉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803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废釉回收利用的沉降装置,包括圆柱状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能够转动的搅拌装置,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螺旋状;所述导流板的螺旋方向与所述筒体内部的液体流动方向相同,且所述导流板靠近所述筒体底壁的一端与所述筒体的底壁之间具有夹角。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废釉中的沉淀物进行初步沉淀,提高沉淀的速度和效果,以方便后续的处理工作。

A settling device for recycling waste glaz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废釉回收利用的沉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釉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废釉回收利用的沉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陶瓷行业各企业间因地域、设备、主要坯体原料、产品品类等差异,采用釉料的配方及物化性能(如流动性、分散性、膨胀系数、熔点、烧结范围等)不尽相同;同一陶瓷企业,也存在使用不同的釉料去满足销售需求。也就是说,废旧釉料种类繁杂,除了含有制备陶瓷釉料所需的无机非金属氧化物:SiO2、A12O3、Fe2O3、CaO、MgO、K2O、Na2O、TiO2等组分外,还夹杂着少量的坯粉、铁锈、未完全分解的碳酸盐与硫酸盐、有机炭粒、油墨、油污、不燃物如灰分等。回收利用非常麻烦,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凹釉、杂质、起泡、针孔等质量缺陷,这就造成废旧釉料无法全部循环利用,成为陶瓷生产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之一,因此在对废釉回收利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初步沉淀,将其内的沉淀物清除掉,以便后续的处理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废釉回收利用的沉降装置,对废釉中的沉淀物进行初步沉淀,提高沉淀的速度和效果,以方便后续的处理工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废釉回收利用的沉降装置,包括圆柱状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能够转动的搅拌装置,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螺旋状;所述导流板的螺旋方向与所述筒体内部的液体流动方向相同,且所述导流板靠近所述筒体底壁的一端与所述筒体的底壁之间具有夹角。优选地,所述导流板对应的螺旋线的圈数在0.3-0.4圈之间,所述螺旋线的螺距与该螺旋线对应的半径比值不小于8。优选地,所述导流板靠近所述筒体底壁的一端与所述筒体的底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不大于45度。优选地,所述筒体内设置有与其同轴线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定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搅拌叶片,所述筒体的上部固定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的电机。优选地,所述搅拌叶片呈弧形,其对应的圆心角为钝角。优选地,所述筒体的上部开设有若干个进口,所述筒体的下部开设有若干个出口,所述出口处设置有能够拆卸的封板,所述封板与所述出口密封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利用搅拌装置和导流板的相互作用,改变了原有仅利用沉淀物自身重力沉降的方式,加速了沉积速度,提高了沉降效果;(2)本专利技术利用搅拌轴的转动,使得液体产生周向转动效果,在离心的作用下,沉淀物会在筒壁上产生汇聚,进而产生沉积效果,同时利用导流板的作用,使得液体会沿着导流板产生轴向上下沉,最终产生两个方向上的汇聚效果,加速了沉淀物沉积在筒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废釉回收利用的沉降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废釉回收利用的沉降装置的主视图(透视显示);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废釉回收利用的沉降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部分剖视);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中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图4中的导流板的简化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中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导流板参数改变后的结构示意图一;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导流板参数改变后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导流板参数改变后的结构示意图三。附图标记说明:1-筒体、11-进口、12-封板、2-导流板、3-搅拌轴、31-搅拌叶片、4-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废釉回收利用的沉降装置,包括圆柱状的筒体1,筒体1的上部开设有若干个进口11,所述筒体1的下部开设有若干个出口,所述出口处设置有能够拆卸的封板12,所述封板12与出口密封连接,封板12可采用螺栓可拆卸的设置在筒体1上,并在封板12上设置橡胶材质的密封圈实现密封效果;所述筒体1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能够转动的搅拌装置,所述筒体1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导流板2,所述导流板2呈螺旋状;所述导流板2的螺旋方向与所述筒体1内部的液体流动方向相同,如图1和图2所示,箭头E代表液体的流动方向和导流板2在周向(该周向是指筒体1的周向)上的螺旋方向,该种设置使得液体的流动方向和导流板2的螺旋方向相一致,进而在导流板2存在的情况下液体还能够继续以箭头E产生流动,进而避免了破坏液体的流动方向,使得沉淀物能够依靠离心作用,使得沉淀物汇聚在筒壁1上;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筒体1的轴向上,当汇聚在导流板2上的沉淀物在液体旋转的促使下,利用液体流动方向和导流板2旋转方向相同,使得沉淀物顺着液体流动方向流动的同时还会顺着导流板2产生轴向上的下沉效果,进而沉积在筒体1的底部;其中导流板2的优选结构如下:导流板2对应的螺旋线的圈数在0.3-0.4圈之间,所述螺旋线的螺距与该螺旋线对应的半径比值不小于8,结合图5和图7,分别是导流板2在轴向上和周上的示意图,其中虚线箭头代表被导流板2遮挡住,实现箭头代表未被导流板2遮挡,下述图10也是如此;如图5所示,该导流板2的圈数为0.3圈,螺旋线的螺距与该螺旋线对应的半径比值为8;导流板2的该种设置能够使得导流板2形成一个扭曲处(该扭曲处如图箭头F所指),即使得导流板2在轴向上看其能够形成一个X型(如图6,所示,将其简化后形成X型),进而使得液体流经导流板2时,会产生如图5中箭头所示的流动方向,进而产生轴向上的下沉效果;结合图7,则可产生周向上的流动效果,进而与液体流动的方向一致,避免了破坏液体的流动方向,综上可以看出液体在导流板2上的流向基本一致;结合图8,该导流板2的圈数为0.3圈,螺旋线的螺距与该螺旋线对应的半径比值为2,可以看出,虽然该导流板2依旧能够形成一个扭曲处(即具有X型),但是该X型位置下移(如图箭头F’),并且扭曲的程度也降低,采用极限的思维去判断,当扭曲程度无限趋近于无时(即不产生扭曲时),液体在轴向上的下沉趋势也会趋近与无,因此可以判断图8中导流板2虽然具有下沉的趋势,但其的下沉的效果会降低;结合图9,该导流板2的圈数为0.3圈,螺旋线的螺距与该螺旋线对应的半径比值为20,可以看出其结构与图5基本相同,即图9中的导流板2在轴向上的长度增加了,因此可根据实际的设备尺寸合理选择具体的比值(即在比值大于8的情况下进行选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废釉回收利用的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能够转动的搅拌装置,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螺旋状;/n所述导流板的螺旋方向与所述筒体内部的液体流动方向相同,且所述导流板靠近所述筒体底壁的一端与所述筒体的底壁之间具有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废釉回收利用的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能够转动的搅拌装置,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螺旋状;
所述导流板的螺旋方向与所述筒体内部的液体流动方向相同,且所述导流板靠近所述筒体底壁的一端与所述筒体的底壁之间具有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废釉回收利用的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对应的螺旋线的圈数在0.3-0.4圈之间,所述螺旋线的螺距与该螺旋线对应的半径比值不小于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废釉回收利用的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靠近所述筒体底壁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凯
申请(专利权)人:邳州高新区城市矿产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