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再兴专利>正文

炉灶造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7956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炉灶造汽装置,安装在设有余热水箱的炉灶上,由造汽箱、喷汽盘构成,其造汔箱与炉灶的余热水箱连通,通过喷汽盘向炉灶灰室内炉桥上的燃煤喷汽,从而使蒸汽与煤中的碳发生反应,形成可燃性气体CO、H-[2]、O-[2],使煤燃烧充分,火力旺盛。(*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藕煤炉,藕煤灶上安装的造汽装置。为了使煤炉、煤灶燃烧充分,热效率高、人们进行了多方面改造。例如,在炉灶内设二次进风管道,在炉胆上方增设旋面板,在炉灶内设余热装置。这些措施,对提高炉灶的热效率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改造措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燃烧方式,其煤块没有充分燃烧,上火速度缓慢。往往炉灶封火后再用火需半小时才能上火。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炉灶造汽装置,它安装在炉灶上,通过该装置的喷汽盘向炉胆内的燃煤喷射水蒸汽,使蒸汽与煤中的碳发生反应,形成可燃性气体CO、H2O2使煤燃烧更加完全,热效率高达79%以上。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叙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炉灶造汽装置的正面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炉灶造汽装置安装在炉子上的示意图。根据附图1、2所示,本技术炉灶造汽装置,由造汽箱〔1〕喷汽盘〔2〕构成,造汽箱〔1〕为半圆状封闭夹套,在造汽箱〔1〕的壁上设有进水管〔3〕,喷汽盘〔2〕用管道折弯成S形状,在S形状的管道上开有12个喷汽孔〔4〕,喷汽盘〔2〕的进汽端与造汽箱〔1〕上方连通。本装置安装在炉灶上,其造汽箱安装在炉胆周围距炉桥60mm处,喷汽盘安装在炉桥下的灰室中距炉桥30mm处。造汽箱用管道与炉灶上的余热水箱连通。本装置安装在提炉上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装置安装在煤炉中,其造汽箱用管道与余热水箱连通,其它煤灶的装配方法与提炉相同。一般的炉灶上若应用本装置,对提高煤的热效率,提高炉灶的上火速度,有明显的作用。使用时,当炉口有明显的小火苗后,即可打开造汽装置的阀门,开始造汽。这时,蒸汽(H2O)与炉胆内燃煤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CO1H2、O2和甲烷CH4及碳氢化合物CmHn,由于O2的助燃,使煤燃烧完全,热效率可高达79%。本技术造汽装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只要设有余热水箱的炉灶都可以应用,安装本造汽装置可使是炉灶的热效率提高10%,而且降低一氧化碳含量50%,炉火旺盛,燃烧充分。权利要求炉灶造汽装置,安装在设有余热水箱的炉灶上,本技术的特征是由造汽箱,喷汽盘构成,造汽箱半圆形状封闭夹套,在造汽箱的壁上设有进水管,喷汽盘用管道折弯成S形状,在S形状的管道上开有12个喷气孔,喷汽盘的进汽端与造汽箱的上方连通。专利摘要炉灶造汽装置,安装在设有余热水箱的炉灶上,由造汽箱、喷汽盘构成,其造汔箱与炉灶的余热水箱连通,通过喷汽盘向炉灶灰室内炉桥上的燃煤喷汽,从而使蒸汽与煤中的碳发生反应,形成可燃性气体CO、H文档编号F24B1/00GK2046594SQ89212308公开日1989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杨再兴 申请人:杨再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炉灶造汽装置,安装在设有余热水箱的炉灶上,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由造汽箱[1],喷汽盘[2]构成,造汽箱[1]半圆形状封闭夹套,在造汽箱[1]的壁上设有进水管[3],喷汽盘[2]用管道折弯成S形状,在S形状的管道上开有12个喷气孔[4],喷汽盘[2]的进汽端与造汽箱[1]的上方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再兴
申请(专利权)人:杨再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