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玉辞专利>正文

汽化手提节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957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现有提炉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包括圆筒炉体、炉胆、炉桥、聚热板、二次进风管、提手、余热水箱等结构,其特点是在炉体内安装了造汽装置,该装置由造汽箱、喷汽盘、送水阀、输水管构成,用输水管连接余热水箱与造汽箱,喷汽盘与造汽箱连接,通过喷汽盘向炉体内的炉桥上的煤喷汽,从而使蒸汽与煤中的碳发生反应,形成可燃性气体CO、H-[2]、O-[2],使煤燃烧更加完全,热效率高达79.3%。(*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烧藕煤的提炉。手提藕煤炉是人们家庭炊事、取暖最受欢迎的煤炉,它体积小、重量轻,既可炊事又可取暖。近几年,人们在原有提炉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改革。例如,在炉口上增加旋面板和挡火圈,增加二次通风管,增设余热利用装置等等,其目的就是提高煤炉的热效率,达到使用方便、效率高、能源充分利用的目的。尽管人们做了许多改革方法,但在燃烧的方式上还是传统的方法,煤的燃烧还是不够完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造汽装置的汽化手提节煤炉。通过该装置向炉膛内喷汽,利用水蒸汽(H2O)与煤中的碳(C)发生反应,形成可燃性气体CO、H2O2,使煤燃烧更加完全,热效率大幅度提高。下面结附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叙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手提煤炉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手提煤炉的外形示意图;图3是图1中造汽箱〔11〕的正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1中喷汽盘〔12〕的正视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本技术是在现有提炉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包括了圆筒炉体〔1〕、炉胆〔2〕、炉桥〔3〕、聚热板〔4〕、二次进风管〔5〕、提手〔10〕、余热水箱〔6〕等结构部件,水箱〔6〕设在炉胆〔2〕的上方周围以取代围火圈。本技术的改进要点是在炉体内安装了造汽装置。该装置由造汽箱〔11〕、喷汽盘〔12〕送水阀〔9〕、输水管〔7〕构成,造汽箱〔11〕为弧形桶状封闭夹套,在造汽箱〔11〕的壁上设有一水管〔13〕与夹套连通,在夹套的上端设排汽孔〔14〕,如图3、4所示,喷汽盘〔12〕用管道折弯成两圆环,在内环上开有四个外环上开有8个喷汽孔〔15〕,如图5、6所示,造汽箱〔11〕装在炉体〔1〕内炉桥〔3〕上方炉胆〔2〕的外围,喷汽盘〔12〕的进汽口〔16〕与造汽箱〔11〕上的排汽孔〔14〕连接后装在炉体〔1〕内炉桥〔3〕的下面,送水阀〔9〕安装在炉体〔1〕壁上与造汽箱〔11〕上的水管〔13〕连接,输水管〔7〕与送水阀〔9〕连接,另一端与余热箱〔6〕上的出水阀〔8〕连接。本技术使用时,当手感炉子外壳烫手,而且炉口有明显的小火苗后,便可小开送水阀〔9〕,听到炉内有水煮沸声,便开始造汽喷汽这时,由于蒸汽(H2O)便与炉芯内的燃煤发生化学反应其中(1)式为吸热反应,但(2)式为放热反应,所放出的热量达393.7KJ。(3)式反应产物CH4为甲烷,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速度快,发热值高,极易形成火焰。因此,造汽装置将高温水蒸汽H2O与煤中的碳(C)发生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CO、H2O2以后,不仅增加了新的能源甲烷CH4及其它碳氢化合物CmHn,而且由于O2的助燃,使煤燃烧更加完全。热效率大幅度提高,综合热效率可达79.3%。本技术节煤炉的优点是1.上火速度快,打开炉门三分钟,启动送水阀,炉温立即上升,壹尺多高的火焰垂直喷出;2.火力强度大,炉膛最高温度可达1300℃以上;3.无空气污染,一氧化碳含量平均值为360PPM(国家要求底于1000PPM);4.热效率高,综合热效率可达79.3%以上。权利要求1.汽化手提节煤炉,本技术是在现有提炉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包括了圆筒炉体、炉胆、炉桥、聚热板二次进风管、提手、余热水箱等结构部件,水箱设在炉胆的上方周围以取代围火圈,本技术的特征是在炉体内安装了造汽装置,该装置由造汽箱喷汽盘、送水阀、输水管构成,造汽箱为弧形桶状封闭夹套,在造汽箱的壁上设有一水管与夹套连通,在夹套的上端设排汽孔,喷汽盘用管道折弯成两圆环,在内环上开有四个,外环上开有八个喷汽孔,造汽箱装在炉体内炉桥上方炉胆的外围,喷汽盘的进汽口与造汽箱上的排汽孔连接后装在炉体内炉桥的下面,送水阀安装在炉体壁上与造汽箱上的水管连接,输水管一端与送水阀连接,另一端与余热水箱上的出水阀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在现有提炉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包括圆筒炉体、炉胆、炉桥、聚热板、二次进风管、提手、余热水箱等结构,其特点是在炉体内安装了造汽装置,该装置由造汽箱、喷汽盘、送水阀、输水管构成,用输水管连接余热水箱与造汽箱,喷汽盘与造汽箱连接,通过喷汽盘向炉体内的炉桥上的煤喷汽,从而使蒸汽与煤中的碳发生反应,形成可燃性气体CO、H文档编号F24B1/183GK2046184SQ89212289公开日1989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杨再兴 申请人:杨再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化手提节煤炉,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提炉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包括了圆筒炉体〔1〕、炉胆〔2〕、炉桥〔3〕、聚热板〔4〕二次进风管〔5〕、提手〔10〕、余热水箱〔6〕等结构部件,水箱〔6〕设在炉胆〔2〕的上方周围以取代围火圈,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炉体内安装了造汽装置,该装置由造汽箱〔11〕喷汽盘〔12〕、送水阀〔9〕、输水管〔7〕构成,造汽箱〔11〕为弧形桶状封闭夹套,在造汽箱〔11〕的壁上设有一水管〔13〕与夹套连通,在夹套的上端设排汽孔〔14〕,喷汽盘〔12〕用管道折弯成两圆环,在内环上开有四个,外环上开有上八个喷汽孔〔15〕,造汽箱〔11〕装在炉体〔1〕内炉桥〔3〕上方炉胆〔2〕的外围,喷汽盘〔12〕的进汽口〔16〕与造汽箱〔11〕上的排汽孔〔14〕连接后装在炉体〔1〕内炉桥〔3〕的下面,送水阀〔9〕安装在炉体〔1〕壁上与造汽箱〔11〕上的水管〔13〕连接,输水管〔7〕一端与送水阀〔9〕连接,另一端与余热水箱〔6〕上的出水阀〔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再兴
申请(专利权)人:曹玉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