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瓣膜修复夹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804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植入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瓣膜修复夹体,包括第一夹合臂和第二夹合臂,所述第一夹合臂和第二夹合臂夹合以形成夹具将待修复的瓣膜夹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合臂设有第一柔性件,所述第二夹合臂设有第二柔性件,当第一夹合臂和第二夹合臂夹合时带动第一柔性件和第二柔性件相互抵靠在待修复的瓣膜两侧以分担第一夹合臂和第二夹合臂对待修复瓣膜的夹合力。利用人工瓣膜修复夹体的特殊结构、生物相容性、远端柔性等特殊性能,避免了植入物对于瓣膜本体的影响,增加了瓣膜修复夹体的柔顺性,提高了瓣膜手术的成功率和瓣膜的耐久性,可在多种复杂形状结构的人体瓣膜表面实现。

A flexible valve repair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瓣膜修复夹体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植入物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瓣膜修复夹体。
技术介绍
正常的人体心脏有四个腔室,分别是: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左心室与左心房相通,右心室与右心房相通。心脏有四个瓣膜,左心室与左心房间的瓣为二尖瓣膜,右心室与右心房间的瓣为三尖瓣膜,左心室与主动脉间的瓣为主动脉瓣,右心室与肺动脉间的瓣为肺动瓣膜。正常的瓣膜可保障血液单向顺畅流动,能有效将腔室的血液泵出而不回流。很多种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心内膜炎引起瓣膜的病变是瓣膜的功能受到损害,狭窄和反流是常见的瓣膜性疾病。狭窄是由于瓣膜不能完全打开,导致血流受阻,瓣叶的钙化导致的增厚是引起狭窄的常见原因。反流是由于瓣叶不能完全关闭,导致血液回流到泵血的腔室,瓣环扩张、瓣叶脱垂、瓣叶活动受阻是引起反流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二尖瓣、三尖瓣反流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外科手术治疗二尖瓣、三尖瓣反流主要包括利用生物或机械人工瓣膜的二尖瓣置换手术、二尖瓣成形术、三尖瓣置换手术、三尖瓣成形术,但是外科手术对于病人的创伤大,后期恢复时间长。目前,用瓣膜修复夹体置换人体病变的瓣膜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人工瓣膜修复假体是由生物相容性材料构成。现有的瓣膜夹合装置,如公开号为CN10863501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瓣膜夹合装置,该瓣膜夹合装置包括:用于挑起并固定瓣膜瓣叶的瓣叶钩;通过靠拢并挤压产生的相互作用力来夹住其中的物体的夹合部件;设置在夹合部件外,可使夹合部件夹合更紧密且不发生位移的锁定装置;以微创介入方式输送各部件至手术位置的输送装置。将本技术的瓣膜夹合装置应用在病变瓣叶上,通过对合病变瓣叶的游离缘,使病变部位两侧的正常腱索相互靠近,从而使瓣膜恢复至正常对合水平。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微创植入、易于操作、可拆卸或调整夹合部位、夹合效果良好等优点,可应用于治疗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还可用于需要夹合几个片状组织的微创手术。但是该方法只能夹住一个缺口,对于多处损伤,需要多个装置来进行修补,操作复杂;且该装置不能很好的与瓣膜相融合,若该夹合装置长时间置入心脏,会造成瓣膜的二次损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故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柔性瓣膜修复夹体,利用人工瓣膜修复夹体的结构、生物相容性、远端柔性等特殊性能,避免了植入物对于瓣膜本体的影响,增加了瓣膜修复夹体的柔顺性,提高了瓣膜手术的成功率和瓣膜的耐久性,可在多种复杂形状结构的人体瓣膜表面实现。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瓣膜修复夹体,包括第一夹合臂和第二夹合臂,所述第一夹合臂和第二夹合臂夹合以形成夹具将待修复的瓣膜夹合,所述第一夹合臂设有第一柔性件,所述第二夹合臂设有第二柔性件,当第一夹合臂和第二夹合臂夹合时带动第一柔性件和第二柔性件相互抵靠在待修复的瓣膜两侧以分担第一夹合臂和第二夹合臂对待修复瓣膜的夹合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合臂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柔性件设有与第一夹合臂相适配的第一凸起,使第一夹合臂与第一柔性件插接;所述第二夹合臂设有第二凹槽,第二柔性件设有与第二夹合臂相适配的第二凸起,使第二夹合臂与第二柔性件插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柔性件由高分子材料弹性体、橡胶、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柔性件由高分子材料弹性体、橡胶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柔性件与第二柔性件的长度为2mm-10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柔性件的长度大于第二柔性件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合臂与所述第二夹合臂的相对面均设有若干锯齿,加强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之间的夹合。进一步的,所述柔性瓣膜修复夹体还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夹合臂与第一连接部铰接,其中,所述第二夹合臂与第二连接部铰接,以使第一夹合臂相对第一连接部转动、第二夹合臂相对第二连接部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合臂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第二夹合臂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分别设有限位机构,用于分别限制第一夹合臂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第二夹合臂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活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与第一连接部相适配的第三凹槽,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插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利用人工瓣膜修复夹体的结构、生物相容性、远端柔性等特殊性能,避免了植入物对于瓣膜本体的影响,增加了瓣膜修复夹体的柔顺性,提高了瓣膜手术的成功率和瓣膜的耐久性,可在多种复杂形状结构的人体瓣膜表面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柔性瓣膜修复夹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柔性瓣膜修复夹体第一柔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柔性瓣膜修复夹体第二柔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柔性瓣膜修复夹体第一夹合臂和第一柔性件插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柔性瓣膜修复夹体第二夹合臂和第二柔性件插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柔性瓣膜修复夹体的第一夹合臂和第一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柔性瓣膜修复夹体的第二夹合臂和第二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柔性瓣膜修复夹体第一夹合臂或第二夹合臂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1.第一夹合臂;12.第一柔性件;13.第一凹槽;14.第一凸起;15.第一连接部;16.球铰;17.第三凸起;21.第二夹合臂;22.第二柔性件;23.第二凹槽;24.第二凸起;25.第二连接部;27.第三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瓣膜修复夹体应用于医疗器械植入物
,用于对损坏的瓣膜进行修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柔性瓣膜修复夹体为一种多分叉型瓣膜修复夹体,包括但不限于单叉型瓣膜修复夹体(直管型)、双分叉型瓣膜修复夹体(Y字型或侧分支型)、三分叉型瓣膜修复夹体(三分支型)、四分叉型瓣膜修复夹体(三分支型)。该多分叉型指的是多个第一夹合臂和多个第二夹合臂组合形成多个夹具。本实施例的柔性瓣膜修复夹体,包括第一夹合臂11和第二夹合臂21,第一夹合臂11和第二夹合臂21夹合以形成夹具将待修复的瓣膜夹合,第一夹合臂11设有第一柔性件12,第二夹合臂21设有第二柔性件22,当第一夹合臂11和第二夹合臂21夹合时带动第一柔性件12和第二柔性件22相互抵靠在待修复的瓣膜两侧以分担第一夹合臂11和第二夹合臂21对待修复瓣膜的夹合力。第一柔性件12与第二柔性件22表面圆滑无尖,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瓣膜修复夹体,包括第一夹合臂和第二夹合臂,所述第一夹合臂和第二夹合臂夹合以形成夹具将待修复的瓣膜夹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合臂设有第一柔性件,所述第二夹合臂设有第二柔性件,当第一夹合臂和第二夹合臂夹合时带动第一柔性件和第二柔性件相互抵靠在待修复的瓣膜两侧以分担第一夹合臂和第二夹合臂对待修复瓣膜的夹合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瓣膜修复夹体,包括第一夹合臂和第二夹合臂,所述第一夹合臂和第二夹合臂夹合以形成夹具将待修复的瓣膜夹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合臂设有第一柔性件,所述第二夹合臂设有第二柔性件,当第一夹合臂和第二夹合臂夹合时带动第一柔性件和第二柔性件相互抵靠在待修复的瓣膜两侧以分担第一夹合臂和第二夹合臂对待修复瓣膜的夹合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瓣膜修复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合臂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柔性件设有与第一夹合臂相适配的第一凸起,使第一夹合臂与第一柔性件插接;所述第二夹合臂设有第二凹槽,第二柔性件设有与第二夹合臂相适配的第二凸起,使第二夹合臂与第二柔性件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瓣膜修复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件的材料为以下任意一种:高分子材料弹性体、橡胶、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瓣膜修复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件的材料为以下任意一种:高分子材料弹性体、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瓣膜修复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件与第二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凯
申请(专利权)人:科凯南通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