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777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7:03
一种穿戴式装置,包括:一监测本体,包括有一主体框槽,该主体框槽之外框至少设置一气体连通孔,而该气体连通孔内覆盖一防护膜,构成该主体框槽内形成密封防水、防尘;一气体致动器,设置于该监测本体的该主体框槽中,并使气体透过该气体连通孔导入该主体框槽内由该气体致动器集中传输;一气囊,设置于该监测本体外部与该气体致动器连通,该气体致动器驱动运作传输气体集中于气囊内,使该气囊充气鼓胀于监测本体外;一驱动控制模块,设置于该监测本体的该主体框槽中,控制该气体致动器的驱动运作;以及一传感器,设置于该监测本体的该主体框槽中,透过该驱动控制模块的控制,并直接感测该气体致动器驱动运作传输气压变化而计算穿戴使用者的生理信息。

wearable compu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戴式装置
本案是关于一种穿戴式装置,尤指一种采用压电致动的气体致动器以感测生理信息的穿戴式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社会中讲求快速及个人压力日益庞大,对于追求个人健康的意识逐渐抬头发展中,一般人会衍生想经常性地监测或检视自身的健康情形。一般而言,传统对于人体生理健康信息的数据量测主要透过固定的血压计、或是体积庞大的检测仪器,此等检测仪器中通常包含马达型的气体泵、气囊袋、传感器、泄气阀、电池……等元件,其中马达型的气体泵容易产生摩擦损耗的情形,且这些元件组装后的体积庞大,不利经常性的使用,然若是采以体积较小的马达型的气体泵,则其损耗速度将更快、并会消耗更多的能源。为了要便于一般人可经常性的监测自身的健康情形,且使监测装置便于携带,目前市面上穿戴式的健康监测装置与日俱增。但以市面上常见的穿戴式健康监测装置来看,其通常采以光学检测的方式来进行检测,然而,此光学检测的方式的精准度不高,故时常导致误差值产生,而无法有效取得可信数据,如此一来,使用者无法取得自身健康的相关准确数据,容易造成判定上的误差。通常来说,欲感测一待测者的生理信息,通常会如图1所示,选择如头部1a、心脏部位1b、手腕1c或是脚腕1d等位置进行监测,这些位置是为人体中最易感测到脉搏血压以及心跳等信息的位置,是以透过在这些位置进行感测,可快速且有效地了解到待测者的生理健康信息。然而,如前所述,若是采以光学检测的穿戴式健康监测装置,则会因为其精准度不高而导致难以采信其所检测出来的数据数据,但若采用前述一般坊间可信度较高的血压器或是其他测量仪器,则又因该多个仪器的体积过于庞大,而无法达到轻、薄、可携式的目标。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已知技术缺失,可使个人健康监测装置达到体积小、微型化、便于携带、省电、且精准度高的穿戴式装置,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压电致动的气体致动器以感测生理信息的穿戴式装置,借由压电致动的气体致动器将气体传输至气囊,使气囊充气鼓胀,再透过设置于其相对位置的传感器感测穿戴使用者的生理信息,俾解决已知技术的采用检测仪器所具备的体积大、难以薄型化、无法达成可携式的目的以及耗电等缺失,同时更解决另一已知技术所采用的光学检测的健康监测装置精准度不高的问题,除此之外,穿戴式装置具有防水膜的设计,达到防水、防尘、便于使用者携带的功效。为达上述目的,本案的一较广义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穿戴式装置,包括:一监测本体,包括有一主体框槽,该主体框槽之外框至少设置一气体连通孔,而该气体连通孔内覆盖一防护膜,构成该主体框槽内形成密封防水、防尘;一气体致动器,设置于该监测本体的该主体框槽中,并使气体透过该气体连通孔导入该主体框槽内由该气体致动器集中传输;一气囊,设置于该监测本体外部与该气体致动器连通,该气体致动器驱动运作传输气体集中于气囊内,使该气囊充气鼓胀于监测本体外;一驱动控制模块,设置于该监测本体的该主体框槽中,控制该气体致动器的驱动运作;以及一传感器,设置于该监测本体的该主体框槽中,透过该驱动控制模块的控制,并直接感测该气体致动器驱动运作传输气压变化而计算穿戴使用者的生理信息。附图说明图1为已知的待测者量测生理信息的位置示意图。图2A为本案穿戴式装置外观示意图。图2B为本案穿戴式装置的相关构件分解示意图。图2C为本案穿戴式装置的主体框槽与穿戴件相互拆组示意图。图2D为本案穿戴式装置的主体框槽与另一较佳穿戴件相互拆组示意图。图3所本案穿戴式装置的气体致动器外观示意图。图4A为图3的气体致动器分解示意图。图4B为图3的气体致动器剖面示意图图5A至图5C为图4B的气体致动器集压作动示意图。图5D为图4B的气体致动器卸压作动示意图。图6A为本案穿戴式装置穿戴于使用者的手腕上的示意图。图6B为图2C的气囊充气示意图。图6C为图2D的气囊充气示意图。图7为本案穿戴式装置的驱动架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a:头部1b:心脏部位1c:手腕1d:脚腕2:穿戴式装置21:监测本体211:穿戴件211a:扣接凸部结构211b:容置凹槽212:主体框槽212a:气体连通孔213:凹接结构214:防护膜215:通气压环22:气体致动器22A:微型气体传输装置22B:微型阀门装置220:暂存腔室221:进气板221a:进气孔221b:汇流排孔221c:汇流腔室222:共振片222a:中空孔洞222b:可动部222c:固定部223:压电致动件223a:悬浮板223b:外框223c:支架223d:压电元件223e:空隙223f:凸部224a、224b:绝缘片225:导电片226:集气板226a:集气腔室226b:第一贯穿孔226c:第二贯穿孔226d:第一卸压腔室226e:第一出口腔室226f:凸部结构227:阀门片227a:阀孔228:出口板228a:卸压通孔228b:出口通孔228c:连通流道228d:第二卸压腔室228e:第二出口腔室228f:凸部结构228g:限位结构229:出口23:气囊231:进气嘴24:传感器25:驱动控制模块26:传输模块27:盖体28:电路板3:外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案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案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案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架构于限制本案。请参阅图2A、图2B、图2C及图7所示,本案的穿戴式装置2是供以穿戴使用者配戴于其所需进行感测的特定部位,且该特定部位是可如图1所示,即为头部1a、心脏部位1b、手腕1c、脚腕1d或是其他需欲进行感测的特定部位,并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例中,穿戴式装置2包含一监测本体21、一气体致动器22、一气囊23、一传感器24、一驱动控制模块25以及一传输模块26。其中监测本体21包含一穿戴件211及一主体框槽212,监测本体21并于主体框槽212外部侧端设置有一凹接结构213,供与穿戴件211扣接于上定位连接,此种扣接方式可以凸凹对接来实施,如图2C或图2D所示穿戴件211在一对接端采以设置一扣接凸部结构211a的形式来与主体框槽212外部侧端所设置凹接结构213形成凸凹对接,让主体框槽212与穿戴件211扣接定位成一体连接,当然穿戴件211是可为软性或是硬性材质所构成的环形带状结构,例如可为硅胶材质、塑胶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监测本体,包括有一主体框槽,该主体框槽的外框至少设置一气体连通孔,而该气体连通孔内覆盖一防护膜,构成该主体框槽内形成密封防水、防尘;/n一气体致动器,设置于该监测本体的该主体框槽中,并使气体透过该气体连通孔导入该主体框槽内由该气体致动器集中传输;/n一气囊,设置于该监测本体外部与该气体致动器连通,该气体致动器驱动运作传输气体集中于气囊内,使该气囊充气鼓胀于监测本体外;/n一驱动控制模块,设置于该监测本体的该主体框槽中,控制该气体致动器的驱动运作;/n一传感器,设置于该监测本体的该主体框槽中,透过该驱动控制模块的控制,并直接感测该气体致动器驱动运作传输气压变化而计算穿戴使用者的生理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08 CN 20181058836971.一种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监测本体,包括有一主体框槽,该主体框槽的外框至少设置一气体连通孔,而该气体连通孔内覆盖一防护膜,构成该主体框槽内形成密封防水、防尘;
一气体致动器,设置于该监测本体的该主体框槽中,并使气体透过该气体连通孔导入该主体框槽内由该气体致动器集中传输;
一气囊,设置于该监测本体外部与该气体致动器连通,该气体致动器驱动运作传输气体集中于气囊内,使该气囊充气鼓胀于监测本体外;
一驱动控制模块,设置于该监测本体的该主体框槽中,控制该气体致动器的驱动运作;
一传感器,设置于该监测本体的该主体框槽中,透过该驱动控制模块的控制,并直接感测该气体致动器驱动运作传输气压变化而计算穿戴使用者的生理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生理信息为脉搏血压、心跳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监测本体包括有一传输模块,设置于该监测本体的该主体框槽中,供与该驱动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借此透过该传感器感测穿戴使用者的一生理信息传送至该驱动控制模块中进行记录,该驱动控制模块将该生理信息传送至该传输模块,该传输模块将该生理信息传递至一外部装置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统计储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输模块为一无线传输模块,该无线传输模块为一Wi-Fi模块、一蓝牙模块、一无线射频辨识模块及一近场通讯模块的其中之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输模块为一有线传输模块,该有线传输模块为一USB、一mini-USB、一micro-USB的其中之一。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部装置是为一云端系统、一可携式装置、一电脑系统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体致动器包含:
一微型气体传输装置,包括:
一进气板,具有至少一进气孔、至少一汇流排孔及一汇流腔室,至少一该汇流排孔连通至少一该进气孔,至少一该汇流排孔与该汇流腔室连通,至少一该进气孔供导入气体透过至少一该汇流排孔引导进入该汇流腔室中;
一共振片,具有一中空孔洞,对应该进气板的该汇流腔室;
一压电致动件,包含一悬浮板、一外框、至少一支架以及一压电元件,该外框环绕设置于该悬浮板的周边,至少一该支架连接设置于该悬浮板与该外框之间,用以提供弹性支撑该悬浮板,且至少一该支架、该悬浮板与该外框之间具有一空隙,而该压电元件贴附于该悬浮板表面上;
两组绝缘片,设置于该压电致动件之下;以及
一导电片,设置于两组该绝缘片之间;
其中,该共振片堆叠于该压电致动件的该外框上,该进气板堆叠于该共振片上,且该共振片与该压电致动件之间具有一腔室间距以形成一暂存腔室,该压电致动器被施加电压驱动时,气体由该进气板的至少一该进气孔导入,经至少一该汇流排孔汇集至该汇流腔室,再流经该共振片的该中空孔洞进入该暂存腔室内,再由该压电致动件的该空隙向下传输持续导送气体;以及
一微型阀门装置,该微型阀门装置包括:
一集气板,该集气板具有一第一贯穿孔、一第二贯穿孔、一第一卸压腔室以及一第一出口腔室,该第一贯穿孔与该第一卸压腔室相连通,该第二贯穿孔与该第一出口腔室相连通,该第一出口腔室具有一凸部结构;
一阀门片,具有一阀孔,位置对应到该集气板的该凸部结构;以及
一出口板,包含一卸压通孔、一出口通孔、一第二卸压腔室以及一第二出口腔室,该卸压通孔设置在该第二卸压腔室的中心部位,该卸压通孔端部具有另一凸部结构,该出口通孔与该第二出口腔室相连通,以及该出口通孔与一出口连通,而该第二卸压腔室及该第二出口腔室之间具有一连通流道,以及该出口与该气囊相连通;
其中,该阀门片及该出口板依序对应堆叠设置定位在该集气板上,该出口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皓然薛达伟陈世昌黄启峰韩永隆蔡长谚廖家淯高中伟
申请(专利权)人: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