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神经衰弱跟踪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777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神经衰弱跟踪系统,包括云平台、医院终端和用于感应患者睡眠质量的智能手环,所述智能手环包括外壳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器、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用于感应患者运动状态的传感器,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和传感器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云平台连接,所述处理器与传感器连接,所述云平台与医院终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智能手环感应患者的睡眠质量参数,并将睡眠质量参数发送至云平台,医生通过医院终端登录云平台,跟踪了解患者的睡眠情况,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可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技术领域。

A neurasthenia tracking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神经衰弱跟踪系统
本技术涉及物联网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神经衰弱跟踪系统。
技术介绍
神经衰弱是以精神和躯体功能衰弱症状为主,精神易兴奋,脑力易疲劳,常伴情绪紧张、烦恼以及紧张性头痛和睡眠障碍等心理生理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这些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也不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但患者病前可存在持久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由于神经衰弱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几乎都可见于其他神经症,如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症、躯体化障碍等,使本病的诊断更加困难。伴随着现在都市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年轻人因为压力过大和睡眠不足直接导致神经衰弱。神经衰弱发作时直接作用于头部,给头部带来剧痛感,头上的脉搏加快,心跳加速,如果患者无法平缓自己的心情,则疼痛会持续不止,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由于神经衰弱并不是一种常规的疾病,患者在患病时期,得到安稳的休息,则可自愈。但因为神经衰弱患者精神易兴奋,而且有轻度的焦虑状态,所以睡眠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医生如何了解病人的睡眠质量,从而跟踪病人的神经衰弱的病情非常重要,但现在还没有一种设备能让医生跟踪了解患者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神经衰弱跟踪系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神经衰弱跟踪系统,包括云平台、医院终端和用于感应患者睡眠质量的智能手环,所述智能手环包括外壳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器、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用于感应患者运动状态的传感器,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和传感器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云平台连接,所述处理器与传感器连接,所述云平台与医院终端连接。进一步,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分别与处理器和电源模块连接。进一步,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信号放大模块,所述传感器通过信号放大模块与处理器连接,所述信号放大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进一步,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和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作为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入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至电源模块,所述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与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至电源模块,所述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作为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出端。进一步,所述电源模块采用可充电的锂电池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神经衰弱跟踪系统,包括云平台、医院终端和用于感应患者睡眠质量的智能手环,所述智能手环包括外壳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器、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用于感应患者运动状态的传感器,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和传感器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云平台连接,所述处理器与传感器连接,所述云平台与医院终端连接。本技术通过智能手环感应患者的睡眠质量参数,并将睡眠质量参数发送至云平台,医生通过医院终端登录云平台,跟踪了解患者的睡眠情况,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神经衰弱跟踪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是信号放大模块的的电子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神经衰弱跟踪系统,包括云平台、医院终端和用于感应患者睡眠质量的智能手环,所述智能手环包括外壳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器、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用于感应患者运动状态的传感器,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和传感器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云平台连接,所述处理器与传感器连接,所述云平台与医院终端连接。上述跟踪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因为人体深度睡眠的时候人的肌肉会松弛,并且肢体不会产生较大的运动,甚至不会动,而浅睡眠的时候,人体会产生一定的轻微运动,所以患者睡觉时,佩戴在患者手上的手环通过监测患者手腕的运动状态来判断患者的睡眠质量。传感器实时采集患者的动态信息,并将动态信息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处理并存储接收到的信息,并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云平台,云平台存储接收到的信息,医生通过医院终端登录云平台,查看患者的睡眠情况,从而跟踪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对患者做出相应的治疗,保证的患者的健康。其中,医院终端可以为医生使用的电脑;云平台通过基于微服务框架的WebAPI接收睡眠质量参数。采用K-Means聚类算法,k在在这里指的是神经衰弱分类的类型数,算法的原理是首先假定k个神经衰弱分类点,然后根据欧式距离计算神经衰弱分类,然后去同神经衰弱分类的均值作为新的聚簇中心,循环操作直到收敛。医院终端接受并显示病人的神经衰弱数据,以时间序列图的方式,给病人每天神经衰弱的程序以柱状图方式显示其严重程度与变化趋势,帮助医生动态地跟踪病人的神经衰弱数据。支持与医院HIS系统对接,数据进行互换读取,减少病人信息和处方信息的录入。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分别与处理器和电源模块连接。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电源模块的剩余电量和时间信息。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信号放大模块,所述传感器通过信号放大模块与处理器连接,所述信号放大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通过信号放大模块增大传感器的感应信号,从而提高信号的灵敏度。参照图2,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Q1、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Q2和稳压二极管D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作为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入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至电源模块,所述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至电源模块,所述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Q2的集电极作为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出端。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源模块采用可充电的锂电池组。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神经衰弱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云平台、医院终端和用于感应患者睡眠质量的智能手环,所述智能手环包括外壳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器、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用于感应患者运动状态的传感器,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和传感器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云平台连接,所述处理器与传感器连接,所述云平台与医院终端连接;/n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信号放大模块,所述传感器通过信号放大模块与处理器连接,所述信号放大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n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和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作为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入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至电源模块,所述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与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至电源模块,所述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作为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神经衰弱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云平台、医院终端和用于感应患者睡眠质量的智能手环,所述智能手环包括外壳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器、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用于感应患者运动状态的传感器,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和传感器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云平台连接,所述处理器与传感器连接,所述云平台与医院终端连接;
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信号放大模块,所述传感器通过信号放大模块与处理器连接,所述信号放大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
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第二NPN型双极性晶体管和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作为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入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一NPN型双极性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NPN型双极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行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