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传输接口的自动方向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134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双向传输接口的自动方向检测电路,包括对应任一侧信号输入输出所配置的D触发器、初级与非门和末级与非门;预驱动信号接入D触发器的D端,输入信号接入D触发器的Clk端,D触发器的Q端顺次通过初级与非门、末级与非门输出对应侧的使能信号,且检测电路基于两侧输入信号设有分别接入D触发器之Reset端的周期性复位单元,两侧初级与非门的输出端分别跳线接入另侧初级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电路设计,能够通过输入侧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周期性地检测本侧输出是否打开,并能复位使能信号;极大地减小了自动方向识别的硬件损耗,提高了方向自动识别的灵活性。

An automatic direction detection circuit of 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inte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传输接口的自动方向检测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接口中输出使能的检测方案,尤其一种双向传输接口的自动方向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半双工传输是指接收与发送共用一个传输通道,但同一时刻只能发送或只能接收数据的传输方式。另一方面,全双工传输指同时发生在两个方向上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例如:对讲机就是一种半双工设备,在同一时间内只允许一方讲话。相反,电话机则是一种全双工设备,其通话双方可以同时进行对话。在此类设备的芯片设计中通常使用双向接口电路进行半双工数据传输,通过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进行时分复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芯片输入输出端口的数量以及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布线的复杂度。然而在双向传输接口路中,现有自动方向识别的硬件损耗较大,且存在数据传输的延时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双向传输接口的自动方向检测电路,以提高此类接口方向自动识别的效率和灵活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双向传输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传输接口的自动方向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D触发器、第一初级与非门和第一末级与非门,其中A侧预驱动信号接入第一D触发器的D端,A侧输入信号接入第一D触发器的Clk端,第一D触发器的Q端接入第一初级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第一初级与非门的输出端与总使能信号接入第一末级与非门,且第一末级与非门输出A侧输出的使能信号;/n第二D触发器、第二初级与非门和第二末级与非门,其中B侧预驱动信号接入第二D触发器的D端,B侧输入信号接入第二D触发器的Clk端,第二D触发器的Q端接入第二初级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第二初级与非门的输出端与总使能信号接入第二末级与非门,且第二末级与非门输出B侧输出的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传输接口的自动方向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D触发器、第一初级与非门和第一末级与非门,其中A侧预驱动信号接入第一D触发器的D端,A侧输入信号接入第一D触发器的Clk端,第一D触发器的Q端接入第一初级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第一初级与非门的输出端与总使能信号接入第一末级与非门,且第一末级与非门输出A侧输出的使能信号;
第二D触发器、第二初级与非门和第二末级与非门,其中B侧预驱动信号接入第二D触发器的D端,B侧输入信号接入第二D触发器的Clk端,第二D触发器的Q端接入第二初级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第二初级与非门的输出端与总使能信号接入第二末级与非门,且第二末级与非门输出B侧输出的使能信号;
周期性复位单元,A侧和B侧的输入信号接入单元中,且单元输出分别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思瑞浦微电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