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的油性PVDF涂敷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995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的油性PVDF涂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制胶工序:称取定量的聚偏二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KF聚合物)W#8500与丙酮一起加入搅拌反应釜中,经过热水循环1小时至完全溶化后,再经搅拌反应釜常温搅拌1小时后,加入定量的正丙醇、碳酸二甲脂、环已烷,搅拌一小时后停止搅拌待检验人员测试合格后,待用2)涂布工序:将检验合格的胶液经管道打入涂布机胶槽内,对基膜进行试涂布,经检验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涂布;通过涂布机内调节风量、风速,提高PVDF的粘结性,从而固化锂电池隔膜的陶瓷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通过合理配置的各种原料,配合有效的工艺参数,有效地保障了PVDF涂层孔隙率和电池硬度的良好性能。

An oily PVDF coating process for lithium battery diaphra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的油性PVDF涂敷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的油性PVDF涂敷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效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国家引导坚持培育产业与加强配套相结合,以整车为龙头,培育并带动动力电池等加速发展。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有效途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质,隔膜吸收电解液后可隔离正、负极,以防止电池短路,同时允许锂离子的传导。在过度充电或者温度升高时,隔膜通过闭孔来阻隔电流传导,防止爆炸。隔膜性能决定电池的界面结构和内阻,进而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充放电电流密度等关键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及动力电池的综合性能有重要作用。目前主流动力锂电池为18650型,此电池存在安全性低,单体提高能量密度空间有限。锂电基膜上涂覆有PVDF树脂粉为目前常用的锂电隔膜,PVDF涂层可与锂电的电解质结合成稳定的聚合物电解质,显著提高锂电的安全性、循环性、电芯一致性,同时降低电池膨胀率,使电池更薄更结实。然而水性PVDF(聚偏氟乙烯)涂覆的锂离子电池隔膜,陶瓷层完整,热缩小,热变形大,厚度均匀性差,粘结力低,无法传导锂离子;电池硬度一般,容量低局部粘结,极片和隔膜界面稳定,涂胶处容易贫液,中后期循环差、容易炸裂。PVDF指聚偏氟乙烯,外观为半透明或白色粉体或颗粒,它兼具氟树脂和通用树脂的特性,除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耐氧化性、耐候性、耐射线辐射性能外,还具有压电性、介电性、热电性等特殊性能。将PVDF涂料涂覆在电池隔膜表面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电池隔膜的性能。同时,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又称六氟丙烯与偏二氟乙烯的聚合物树脂,也可作为电线电缆涂料、耐腐蚀软管以及管道和罐槽的内衬。绝佳的热稳定性、耐化学性和耐磨性,抗紫外线降解,自熄性材料,并且老化时可保持各种特性。温度在零下时具有改善的柔韧性、耐应力开裂性,并且断裂伸长超过聚(偏二氟乙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的油性PVDF涂敷工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的油性PVDF涂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制胶工序:称取定量的聚偏二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KF聚合物)W#8500与丙酮一起加入搅拌反应釜中,经过热水循环1小时至完全溶化后,再经搅拌反应釜常温搅拌1小时后,加入定量的正丙醇、碳酸二甲脂、环已烷,搅拌一小时后停止搅拌待检验人员测试合格后,待用;(2)涂布工序:将检验合格的胶液经管道打入涂布机胶槽内,对基膜进行试涂布,经检验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涂布;通过涂布机内调节风量、风速,提高PVDF的粘结性,从而固化锂电池隔膜的陶瓷层。进一步的,所述聚偏二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的使用量为3.0-6.5Kg。进一步的,所述聚偏二氟乙烯(KF聚合物)W#8500的使用量为0.5-3.0Kg。进一步的,所述丙酮的使用量为200-400Kg。进一步的,所述正丙醇、碳酸二甲脂、环已烷的使用量分别是7.5-15Kg、6-15Kg和1-8Kg。进一步的,所述涂布机的参数设置:线速度3-6米/分、放卷张力设定15-50N、收卷张力设定4-15N、温度设定80-120℃、鼓风频率15-45Hz、抽风频率15-45Hz。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通过合理配置的各种原料,有效地保障了PVDF涂层孔隙率和电池硬度的良好性能;集陶瓷涂层隔膜和凝胶涂层隔膜优点于一体,有助于提升电池硬度,吸液性、耐温性能良好,不易堵塞隔膜孔隙,解决了锂电池溶胀、溢胶问题,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减缓隔膜热变形,解决了隔膜在生产中易出现粘接不牢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的油性PVDF涂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制胶工序:称取4.5Kg聚偏二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1.7Kg聚偏二氟乙烯(KF聚合物)W#8500与300Kg丙酮一起加入搅拌反应釜中,经过热水循环1小时至完全溶化后,再经搅拌反应釜常温搅拌1小时后,加入12Kg的正丙醇、10.5Kg碳酸二甲脂、3Kg环已烷,搅拌一小时后停止搅拌待检验人员测试合格后,待用;(2)涂布工序:将检验合格的胶液经管道打入涂布机胶槽内,对基膜进行试涂布,经检验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涂布;涂布机内在线速度4.5米/分、放卷张力设定22.5N、收卷张力设定9.5N、温度设定100℃、鼓风频率30Hz、抽风频率30Hz的条件下,从而固化锂电池隔膜的陶瓷层。实施例2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的油性PVDF涂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制胶工序:称取3.0Kg聚偏二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0.5Kg聚偏二氟乙烯(KF聚合物)W#8500与200Kg丙酮一起加入搅拌反应釜中,经过热水循环1小时至完全溶化后,再经搅拌反应釜常温搅拌1小时后,加入7.5Kg的正丙醇、6Kg碳酸二甲脂、1Kg环已烷,搅拌一小时后停止搅拌待检验人员测试合格后,待用;(2)涂布工序:将检验合格的胶液经管道打入涂布机胶槽内,对基膜进行试涂布,经检验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涂布;涂布机内在线速度6米/分、放卷张力设定15N、收卷张力设定4N、温度设定80℃、鼓风频率45Hz、抽风频率45Hz的条件下,提高PVDF的粘结性,从而固化锂电池隔膜的陶瓷层。实施例3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的油性PVDF涂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制胶工序:称取6.5Kg聚偏二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3.0Kg聚偏二氟乙烯(KF聚合物)W#8500与400Kg丙酮一起加入搅拌反应釜中,经过热水循环1小时至完全溶化后,再经搅拌反应釜常温搅拌1小时后,加入15Kg的正丙醇、15Kg碳酸二甲脂、8Kg环已烷,搅拌一小时后停止搅拌待检验人员测试合格后,待用;(2)涂布工序:将检验合格的胶液经管道打入涂布机胶槽内,对基膜进行试涂布,经检验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涂布;涂布机内在线速度3米/分、放卷张力设定50N、收卷张力设定15N、温度设定120℃、鼓风频率15Hz、抽风频率15Hz的条件下,提高PVDF的粘结性,从而固化锂电池隔膜的陶瓷层。实施例4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的油性PVDF涂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制胶工序:称取5Kg聚偏二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2.5Kg聚偏二氟乙烯(KF聚合物)W#8500与350Kg丙酮一起加入搅拌反应釜中,经过热水循环1小时至完全溶化后,再经搅拌反应釜常温搅拌1小时后,加入14Kg的正丙醇、10Kg碳酸二甲脂、6Kg环已烷,搅拌一小时后停止搅拌待检验人员测试合格后,待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的油性PVDF涂敷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制胶工序:称取定量的聚偏二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KF聚合物)W#8500与丙酮一起加入搅拌反应釜中,经过热水循环1小时至完全溶化后,再经搅拌反应釜常温搅拌1小时后,加入定量的正丙醇、碳酸二甲脂、环已烷,搅拌一小时后停止搅拌待检验人员测试合格后,待用;/n(2)涂布工序:将检验合格的胶液经管道打入涂布机胶槽内,对基膜进行试涂布,经检验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涂布;通过涂布机内调节风量、风速,提高PVDF的粘结性,从而固化锂电池隔膜的陶瓷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的油性PVDF涂敷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胶工序:称取定量的聚偏二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KF聚合物)W#8500与丙酮一起加入搅拌反应釜中,经过热水循环1小时至完全溶化后,再经搅拌反应釜常温搅拌1小时后,加入定量的正丙醇、碳酸二甲脂、环已烷,搅拌一小时后停止搅拌待检验人员测试合格后,待用;
(2)涂布工序:将检验合格的胶液经管道打入涂布机胶槽内,对基膜进行试涂布,经检验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涂布;通过涂布机内调节风量、风速,提高PVDF的粘结性,从而固化锂电池隔膜的陶瓷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隔膜的油性PVDF涂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偏二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的使用量为3.0-6.5Kg。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盐山万兴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