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反馈机制的汽车主动降噪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6902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反馈机制的汽车主动降噪方法,该方法采用非自适应主动降噪算法,通过参考信号、预测滤波器系数组以及可选的声反馈传递函数直接计算出最优的控制信号输出值,实现最优降噪。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追踪车速和路面类型,实时切换满足降噪要求的预测滤波器系数组,改用非自适应算法,降低了算法的运算量,因此可选择成本较低的芯片作为控制芯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控制车内噪声,算法简单,成本低,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An active noise reduction method of automobile without feedback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反馈机制的汽车主动降噪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主动噪声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无反馈机制的汽车主动降噪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成熟的汽车主动降噪技术多数采用自适应算法,配合车内布置的误差麦克风、参考传感器、控制喇叭(即次级声源)来实现车内降噪的目的。该方案的缺点在于:1)业界常用的FxLMS自适应算法、Leaky-FxLMS自适应算法、FxNLMS自适应算法、FxRLS自适应算法等,其运算量均较大,往往需采用成本昂贵的DSP芯片,以满足其降噪时的运算速度、数据精度等需求。2)传统的自适应主动降噪系统,通过自适应算法实时调整滤波器系数组,使其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降噪要求。其收敛速度决定了自适应算法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将滤波器系数组调至最优值。若自适应算法的收敛速度跟不上误差麦克风处噪声的变化,则滤波器系数组会一直处于寻找最优值的过程中,从而降低降噪效果,影响消费者的体验感。3)传统的自适应主动降噪控制系统的误差麦克风的位置决定了静音区的位置,相关文献提出在汽车头枕中加装误差麦克风以满足静音区尽可能覆盖消费者的头部空间,这样往往会增加工艺和成本。若选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反馈机制的汽车主动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非自适应主动降噪算法,通过参考信号、预测滤波器系数组以及可选的声反馈传递函数直接计算出最优的控制信号输出值,实现最优降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反馈机制的汽车主动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非自适应主动降噪算法,通过参考信号、预测滤波器系数组以及可选的声反馈传递函数直接计算出最优的控制信号输出值,实现最优降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反馈机制的汽车主动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S101.样本训练,具体步骤如下:
S1011.建立次级声源与误差麦克风之间的传递函数TFm,i(n),其中,m表示第m个次级声源,i表示第i个误差麦克风,TFm,i(n)表示第m次级声源到第i个误差麦克风的传递函数;
S1012.汽车行驶时,获取车速v及路面类型c,并同时采集误差麦克风和参考传感器的原始数据Etraini(n)和Rtrainj(n),其中,i表示第i个误差麦克风,j表示第j个参考传感器,Etraini(n)表示第i个误差麦克风采集的原始数据,Rtrainj(n)表示第j个参考传感器采集的原始数据;
S1013.根据上述采集的数据计算预测滤波器系数组PFm,i,j(n),使其满足下述公式:



上式中,为卷积;
S1014.根据车速v和路面类型c将预测滤波器系数组PFm,i,j(n)分类保存至预测滤波器数据库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晨黄威阮海林郑长炜陈晓君赵嘉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