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梅芳专利>正文

一种后支脚支撑式折合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6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后支脚支撑式折合椅,它是由一对前支脚(10)、一对后支脚(20)、一座位(40)、一椅背(60)及一对定位片(30)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后支脚(20)直接连接于座位(40)上,并于前支脚的支点处设一可抵住座位的定位片(30),使用时,即使人体重心靠向椅背也可稳固,椅背可设为弧面,并且折合后的体积减小,可节省用材。(*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俱类,特别涉及一种后支脚支撑式折合椅。椅子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俱之一,而折合椅以其不用时可折合收置,不占用空间为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一般常见的折合椅如附图1所示,前支脚(10)以销(11)枢接于座位(40)上,后支脚(20)则枢接于一限位片(50)上,该限位片(50)枢接于座位(40)上,其下端设有一凹槽(51),座位(40)上设有一限位销(41),该限位销(41)可卡入限位片(50)的凹槽(51)内,当张开折合椅时,可将座位(40)往前压下,使以销(11)为支点而转动,限位片(50)随座椅(40)而转动,当限位片(50)上的凹槽(51)卡入限位销(41)时,即完成张开折合椅的动作,由于此结构是以前支脚(10)支撑受力,座位(40)后端到销(11)之间完全没有向上施力处,因此若座位(40)后端略有施力,即会使座位(40)向后掀转而折合,其椅背(61)又多设成平直板的形状,所以使用者无法坐进座位(40)较后之处,也不可靠于椅背上,取得较舒适的坐姿,又由于以销(11)为支点,后支脚(20)完全没有向上承受座位(40)压力的构造,故全部力量只由销(11)承受,而使销(11)容易损坏;又如附图2所示,可将后支脚(20)撑抵在前支脚(10)较高位置,使可承受由椅背往下施位,再设一连结片(22)连接前后支脚,以阻止座位(40)末端受力造成的变形,是以其可令使用者靠在椅背(62)上,不致使座位(40)翻转折合,且椅背(62)可设成弧状,为了能设置连结片(22),前支脚(10)以及后支脚(20)的接点位置较高,又因连结片(22)及后支脚(20)受力于平衡的位置也较高,为了能顺利折合,因此一般椅背(62)的高度较高,不但耗费材料,而且不利于搬运或收置。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常见的折合椅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种后支脚支撑式折合椅,可使人体重心向后移靠椅背,并将椅背设成凹弧面;能平均分散各支点的受力,并加大受力面,以提高其置放的稳定性及耐用性;并使折合后的体积缩小,从而节省材料。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依据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后支脚支撑式折合椅,其结构包括一座位、一对前支脚、一对后支脚、一对定位片,其中定位片一端枢设于前支脚上,另一端设有抵止部,该抵止部可抵住座位,后支脚直接枢设于座位上,前支脚藉抵止部承受座位向下施力,后支脚直接承受施力,即由四支脚平均承受向下施力,增加耐用性,并可承受人体重心向后移靠椅背的重力,折合后体积小,可节省材料。 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及实施例图1及图2为常见的折合椅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为图2的折合椅张开座位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2的折合椅折合后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张开座位时立体外观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折合时立体外观示意图。(10)为前支脚、(11)为销、(20)为后支脚、(21)为销、(22)为连结片、(30)为定位片、(31)为抵止部、(32)为销、(40)为座位、(41)为限位销、(50)为限位片、(51)为凹槽、(60)为椅背、(61)为椅背、(62)为椅背。如附图5及附图6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一对前支脚(10)、一对后支脚(20)、一座位(40)、一椅背(60)及一对定位片(30),其中定位片(30)一端藉一销(32)枢设于前支脚(10)上,而设于后支脚的接点前另一端设有抵止部(31),抵止部(31)是朝向座位(40)下方;后支脚(20)藉由销(21)直接枢接于座位(40)末端两侧,前支脚(10)与后支脚(20)的端部连接;椅背(60)为凹弧面形状,设于前支脚(10)的末端。结合附图7及附图8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当座位(40)完全张开时,如附图7所示,前支脚(10)与定位片(30)藉由销(32)串连成一体,抵止部(31)抵靠座位(40)下方,而后支脚(20)直接连结于座位(40)上,后支脚(20)承受座位(40)的向下施力,而抵止部(31)也承受座位(40)向下的作用力,使销(32)及前支脚(10)同时承受部分施力,而座位(40)所施的力是由两组销(21)及销(32)同时承受,即有较多的受力点,有效减少各受力点的应力破坏,从而延长使用寿命;以后支脚(20)的销(21)为支点,而销(21)距座位(40)较近,若以座位(40)末端施力,使座位(40)上掀而折合,须施予极大的作用力才可能构成所需的力矩,因此使用者即使往座位(40)末端坐下,也不需担心使座位(40)往后折合,故椅背(60)适于设为凹弧面,以供人体舒适地后靠使用;此外,后支脚(20)是直接与前支脚(10)连接,不需提高两者接点的高度,也不需将椅背(60)的位置提高,故整体高度不会增加,减少折合后的体积、节省包装用的材料,并便于搬运和收置。权利要求1.一种后支脚支撑式折合椅,它是由一对前支脚(10)、一对后支脚(20)、一座位(40)、一椅背(60)及一对定位片(30)等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定位片(30)一端枢设于前支脚(10)上,另设有抵止部(31),而抵止部(31)伸向座位下方;后支脚(20)藉由销(21)直接枢设于座位(40)末端两侧;前支脚(10)与后支脚(20)的端部连接;椅背(60)呈凹弧面形状,设于前支脚的末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后支脚支撑式折合椅,它是由一对前支脚(10)、一对后支脚(20)、一座位(40)、一椅背(60)及一对定位片(30)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后支脚(20)直接连接于座位(40)上,并于前支脚的支点处设一可抵住座位的定位片(30),使用时,即使人体重心靠向椅背也可稳固,椅背可设为弧面,并且折合后的体积减小,可节省用材。文档编号A47C4/00GK2380115SQ9921351公开日2000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7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7日专利技术者张梅芳 申请人:张梅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支脚支撑式折合椅,它是由一对前支脚(10)、一对后支脚(20)、一座位(40)、一椅背(60)及一对定位片(30)等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定位片(30)一端枢设于前支脚(10)上,另设有抵止部(31),而抵止部(31)伸向座位下方;后支脚(20)藉由销(21)直接枢设于座位(40)末端两侧;前支脚(10)与后支脚(20)的端部连接;椅背(60)呈凹弧面形状,设于前支脚的末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梅芳
申请(专利权)人:张梅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