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降温防火防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471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降温防火防爆机构,包括防火结构、调整结构、壳体和缓冲散热机构,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调整结构,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有缓冲散热机构,所述壳体顶端的两侧设置有机壳,且机壳的内侧皆均匀设置有喷发口,所述机壳的内部均设置有预留腔,且预留腔的内部安装有防火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固定座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槽,固定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台,且支撑台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散热风机,散热风机的外壳与支撑台内部的两侧相连通,支撑台底端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外部均设置有减震弹簧,将蓄电池固定安装在支撑台上,同时启动散热风机对蓄电池的底部进行散热。

A new energy vehicle battery cooling, fireproof and explosion-proof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降温防火防爆机构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降温防火防爆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非常迅速,它不完全或者不依靠传统的燃油动力方式,多采用油电混合或纯电动的动力模式,其中新能源汽车电池是最为关键的模块,为了保证电池能稳定工作,安装时需要使用一种电池的安装结构,但是现有的电池安装固定结构多存以下几点问题或缺陷:第一,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池安装固定结构不具备降温的功能,无法帮助蓄电池进行散热;第二,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池安装固定结构不具备防火防爆的功能,无法保证电池工作时的安全性;第三,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池安装固定结构适用性差,无法对不同的电池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降温防火防爆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具备降温的功能、不具备防火防爆的功能和适用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降温防火防爆机构,包括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降温防火防爆机构,包括防火结构(2)、调整结构(3)、壳体(4)和缓冲散热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内部安装有调整结构(3),所述壳体(4)的顶端固定有缓冲散热机构(5),所述壳体(4)顶端的两侧设置有机壳(6),且机壳(6)的内侧皆均匀设置有喷发口(7),所述机壳(6)的内部均设置有预留腔(1),且预留腔(1)的内部安装有防火结构(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降温防火防爆机构,包括防火结构(2)、调整结构(3)、壳体(4)和缓冲散热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内部安装有调整结构(3),所述壳体(4)的顶端固定有缓冲散热机构(5),所述壳体(4)顶端的两侧设置有机壳(6),且机壳(6)的内侧皆均匀设置有喷发口(7),所述机壳(6)的内部均设置有预留腔(1),且预留腔(1)的内部安装有防火结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降温防火防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结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干粉(201)、连接块(202)、气囊(203)和加强筋(204),加强筋(204)均匀固定在机壳(6)的内部之间,气囊(203)设置在机壳(6)的内部,连接块(202)固定在机壳(6)的底端,气囊(203)的内部均匀填充有干粉(201),同时气囊(203)的内部填充有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降温防火防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结构(3)的内部依次设置有驱动块(301)、螺纹杆(302)、转轮(303)、驱动轴(304)和滑槽(305),驱动轴(304)横向固定在壳体(4)的内部,驱动轴(304)的一侧固定有转轮(303),驱动轴(304)外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块(301),滑槽(305)分别设置在壳体(4)顶端内部的两侧,连接块(202)的底端穿过滑槽(305)的内部与驱动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空鹰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