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替环合酯中基因毒杂质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5983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加替环合酯中潜在基因毒性杂质3‑二甲氨基‑2‑(2,4,5‑三氟‑3‑甲氧基‑苯甲酰基)‑丙烯酸乙酯(式III)含量的方法,所述的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优选液相‑串联质谱法行检测,所采用的流动相为有机溶剂‑水溶液,不含有缓冲盐,避免了缓冲盐易析出,堵塞色谱柱,进而造成柱压升高问题的出现;同时,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定量限为0.98ppm,并经方法学验证,符合相关要求,所述的方法可用于加替环合酯中杂质3‑二甲氨基‑2‑(2,4,5‑三氟‑3‑甲氧基‑苯甲酰基)‑丙烯酸乙酯(式III)含量的检测。

A detection method of genotoxic impurities in gatycyclic 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替环合酯中基因毒杂质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液相-质谱方法检测样品中基因毒性杂质含量,更具体的是采用液相-串联质谱方法检测加替环合酯中3-二甲氨基-2-(2,4,5-三氟-3-甲氧基-苯甲酰基)-丙烯酸乙酯。
技术介绍
加替环合酯是合成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重要的中间体,其化学命名为1-环丙基-6,7-二氟-1,4-二氢-8-甲氧基-4-氧代喹啉-3-羧酸乙酯(CAS号:112811-71-9),结构式如式I所示:。目前,文献已报道了多种加替沙星环合酯合成路线,其中的一种合成路线涉及N,N-二甲基丙烯酸乙酯,如文献US4699992、CN1030911A、US6229017,顾海宁等.盐酸加替沙星的合成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01):66-68,74.等均报道了采用N,N-二甲基丙烯酸乙酯制备喹诺酮母核的方法,其合成路线如下所示。该路线为采用2,4,5-三氟-3-甲氧基苯甲酰氯(式V)与N,N-二甲基丙烯酸乙酯(式IV)反应制备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替环合酯中基因毒性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对样品进行检测,所采用的流动相为有机溶剂-水溶液,所述的基因毒性杂质为3-二甲氨基-2-(2,4,5-三氟-3-甲氧基-苯甲酰基)-丙烯酸乙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替环合酯中基因毒性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对样品进行检测,所采用的流动相为有机溶剂-水溶液,所述的基因毒性杂质为3-二甲氨基-2-(2,4,5-三氟-3-甲氧基-苯甲酰基)-丙烯酸乙酯。


2.根据权利要求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液相色谱为超高效液相色谱,所述的质谱为串联质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有机溶剂-水溶液为甲醇-水-甲酸三元溶剂体系,其中甲醇-水为流动相A,甲酸为流动相B,色谱洗脱方式为梯度洗脱,梯度洗脱过程如下表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配制:分别配制参比溶液和测试溶液,所述的参比溶液为3-二甲氨基-2-(2,4,5-三氟-3-甲氧基-苯甲酰基)-丙烯酸乙酯(式III)溶液;所述的测试溶液为加替环合酯样品溶液;
(2)进样:待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器系统稳定后,分别将空白溶液、参比溶液和测试溶液进样检测,记录谱图;
所述的空白溶液为乙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达胜张敏汤伟彬籍利军郭锐蔡强焦慎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