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于4-氨基联苯的检测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检测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β–环糊精修饰的石墨电极,还涉及该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制备出的石墨电极检测4–氨基联苯的方法。
技术介绍
4–氨基联苯可用作染料和农药中间体,还用于制造闪烁剂对三联苯,主要应用于有机合成过程中。最早在香烟烟雾中发现,有毒,已经被确定为致癌芳香胺,吸收后对人体危害较大,容易造成泌尿系统癌症,严重情况下,可致死。目前,检测4–氨基联苯的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零流电位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常压直接离子化结合离子迁移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液体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串联质谱法等等。尽管4–氨基联苯的检测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还未有4–氨基联苯电化学检测的报道。β–环糊精(β–CD)是一种环状多糖,具有亲水性外表面和疏水性内腔。此外,β–CD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水溶性分子,可用来改善材料的某些特定性质。由于其包接功能可安全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工、农药等领域,也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β–环糊精修饰的石墨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棒,所述石墨棒的一端缠绕有铜丝,石墨棒另一端的端面覆有石蜡层,所述石墨棒表面通过电聚合有β–环糊精修饰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β–环糊精修饰的石墨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棒,所述石墨棒的一端缠绕有铜丝,石墨棒另一端的端面覆有石蜡层,所述石墨棒表面通过电聚合有β–环糊精修饰层。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β–环糊精修饰的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制备石墨电极;
步骤2,将所述石墨电极置于含有β–环糊精的缓冲溶液中,在所述石墨电极表面通过电聚合β–环糊精修饰层,即得β–环糊精修饰的石墨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
步骤1.1,提供石墨棒,进行清洗、晾干后备用;
步骤1.2,将经过步骤1.1处理过的石墨棒放入石蜡熔融液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晾干备用;
步骤1.3,将铜丝打磨后缠绕在所述石墨棒的一端并进行固定;
步骤1.4,将所述石墨棒进行打磨和抛光后进行清洗,然后利用石蜡封住所述石墨棒未缠绕铜丝的一端的端面,即得所述石墨电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
步骤2.1,将所述石墨电极置于缓冲溶液中,所述缓冲溶液中含有β–环糊精;
步骤2.2,将缓冲溶液中的石墨电极通电,在限定扫描电位范围内连续循环扫描若干圈,即制得所述β–环糊精修饰的石墨电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溶液的pH为4.80~7.40,所述缓冲溶液中的β–环糊精浓度为1.0×10-3~1.2×10-2mol·L-1;所述缓冲溶液为磷酸二氢钾-硼砂缓冲溶液、PBS、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中,富集时间为2~7min,在0.4-0.8V、0.3-0.9V、0.2-1.0V、0.1-1.1V、0-1.2V、-0.2-1.4V扫描电位范围内、以0.1V·s-1的扫速连续循环扫描6~36圈。
7.一种应用β–环糊精修饰的石墨电极检测4–氨基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明明,刘佳,梁娟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