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对2–氨基偶氮甲苯的检测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检测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β–环糊精修饰的石墨电极,还涉及该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制备出的石墨电极检测2–氨基偶氮甲苯的方法。
技术介绍
2–氨基偶氮甲苯通常用作国产化学试剂、精细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和材料中间体等,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烟雾,有很强的毒性。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2–氨基偶氮甲苯评估为一种可能的人类致癌物(2B类)。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人体吸收后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致紫绀,动物实验后有致癌作用。目前,未有单独检测2-氨基偶氮甲苯的分析方法报道。而2–氨基偶氮甲苯在避光且低于零下18℃的环境时是相对稳定的、分解量很微小,在大量连二亚硫酸钠还原剂存在的还原条件下基本都会分解。所以在GB/T17592-2011以及EN14362-1等相关类似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中,几乎不能检测到2–氨基偶氮甲苯。β–环糊精(β–CD)是一种环状多糖,具有亲水性外表面和疏水性内腔。由于其包接功能可安全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β–环糊精修饰的石墨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棒,所述石墨棒的一端缠绕有铜丝,另一端的端面具有石蜡层,所述石墨棒表面通过电聚合有β–环糊精修饰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β–环糊精修饰的石墨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棒,所述石墨棒的一端缠绕有铜丝,另一端的端面具有石蜡层,所述石墨棒表面通过电聚合有β–环糊精修饰层。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β–环糊精修饰的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制备石墨电极;
步骤2,将所述石墨电极置于含有β–环糊精的缓冲溶液中,在所述石墨电极表面通过电聚合β–环糊精修饰层,即得β–环糊精修饰的石墨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
步骤1.1,提供石墨棒,进行清洗、晾干后备用;
步骤1.2,将经过步骤1.1处理过的石墨棒放入石蜡熔融液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晾干备用;
步骤1.3,将铜丝打磨后缠绕在所述石墨棒的一端并进行固定;
步骤1.4,将所述石墨棒进行打磨和抛光后进行清洗,然后利用石蜡封住所述石墨棒未缠绕铜丝的一端的端面,即得所述石墨电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
步骤2.1,将所述石墨电极置于缓冲溶液中,所述缓冲溶液中含有β–环糊精;
步骤2.2,将缓冲溶液中的石墨电极通电,在限定扫描电位范围内连续循环扫描若干圈,即制得所述β–环糊精修饰的石墨电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溶液的pH为5.91~7.73,所述缓冲溶液中的β–环糊精浓度为1.0×10-4mol·L-1~9.0×10-3mol·L-1;所述缓冲溶液为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磷酸二氢钾-硼砂缓冲溶液或PBS。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中,在0.3–0.9V、0.2–1.0V、0.1–1.1V、0–1.2V、-0.2–1.4V、-0.4–1.6V扫描电位范围内、以0.1V·s-1的扫速连续循环扫描6~22圈。
7.一种应用β–环糊精修饰的石墨电极检测2–氨基偶氮甲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β–环糊精修饰的石墨电极按照三电极工作体系连接后,将三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明明,刘佳,梁娟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