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混合料的梁试件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
,尤其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的梁试件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性好、施工周期短、养护方便等优点,已成为我国高等级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类型。但在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低温开裂和疲劳破坏是影响其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和疲劳性能进行评价显得非常重要。在沥青混合料低温开裂性能评价和疲劳性能验证过程中,常采用轮碾仪成型沥青混合料车辙板,然后再将车辙板切割成小梁进行试验。该试验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该成型方法不能完全模拟路面施工的振动碾压;2)混合料切割后,端面集料的形貌被破坏,也易引起应力集中,未能真实地反映混合料的结构状态;3)针对不同的混合料类型,其在路面结构中的厚度也随之变化,沥青路面中、下面层厚度一般在6-8cm,常规车辙板厚度一般为5cm,很难成型AC-20或AC-25混合料,当车辙板厚度增至10cm,轮碾仪很难压实混合料。因此,研发新型沥青混合料小梁成型装置,对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开裂与疲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混合料的梁试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支架,所述试验支架上自下而上设置有升降单元、模具和振动单元;其中,所述升降单元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试验支架上,所述升降单元的上端水平设置有支座板,所述支座板具有一定厚度;所述支座板在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前后开设有多组轮槽,所述滚轮槽内设置有碾压轮,所述支座板的上表面与每组轮槽对应的开设有多个轴槽,每个所述轴槽内安装有固定轴,所述碾压轮套设于固定轴上;所述支座板的下表面具有半圆形转轴;所述升降单元的上端具有与所述半圆形转轴相匹配的托架,所述半圆形转轴在托架内转动;/n所述模具为上下端分别开口的长方形中空壳体,所述模具上端设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沥青混合料的梁试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支架,所述试验支架上自下而上设置有升降单元、模具和振动单元;其中,所述升降单元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试验支架上,所述升降单元的上端水平设置有支座板,所述支座板具有一定厚度;所述支座板在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前后开设有多组轮槽,所述滚轮槽内设置有碾压轮,所述支座板的上表面与每组轮槽对应的开设有多个轴槽,每个所述轴槽内安装有固定轴,所述碾压轮套设于固定轴上;所述支座板的下表面具有半圆形转轴;所述升降单元的上端具有与所述半圆形转轴相匹配的托架,所述半圆形转轴在托架内转动;
所述模具为上下端分别开口的长方形中空壳体,所述模具上端设置有模具罩,所述壳体的中空腔内布设有加热部件;所述模具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下端分别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架设有移动挡板,所述移动挡板与模具的侧壁形成装料腔,装料腔内装入沥青混合料;
所述支座板的宽度小于每组弯折部之间的间距,当所述升降单元向上移动时,所述支座板向上移动使所述碾压轮抵住移动挡板向上移动;
所述振动单元的上端固定于试验支架上,所述振动单元的下端安装模具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的梁试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内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多组竖直凹槽,每组所述竖直凹槽内设置隔板,每组所述隔板下端具有向内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架设有对应的移动挡板,每组隔板与对应的移动挡板形成上端开口的装料腔,装料腔内装入沥青混合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的梁试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移动挡板和两个隔板组成一组装料部件,所述成型装置配备有多组装料部件。
技术研发人员:李祖仲,王梦梦,陈华鑫,刘慧杰,陈唯希,李凯,周晓伟,王晟沣,董煜,华敏,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