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两相高效制氢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制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两相高效制氢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氢能被广泛认为是传统化石燃料的替代者,具有质轻无毒、燃烧热值高、燃烧产物无污染等诸多优点。目前工业应用的制氢方法主要有重整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然而这两种制氢方法能耗较高,通常在2kWh/m3H2以上;而诸如光催化制氢、生物质制氢等方法受制于产氢量小等缺点未能实现工业化应用。因此,开发一种低能耗、高效率的制氢方法,对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液两相高效制氢的装置及方法,可以低能耗、高效率的制取氢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如下技术手段:一种气液两相高效制氢的装置,包括:密闭的反应室;所述反应室由微孔绝缘板间隔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反应室的上部分为液相反应室,所述液相反应室内容置液态反应物,所述反应室的下部分为气相反应室;水蒸气系统;所述水蒸气系统与所述气相反应室相连并为所述气相反应室提供水蒸气;置于所述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两相高效制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密闭的反应室(1);所述反应室(1)由微孔绝缘板(2)间隔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反应室(1)的上部分为液相反应室(11),所述液相反应室(11)内容置液态反应物,所述反应室(1)的下部分为气相反应室(12);/n水蒸气系统(3);所述水蒸气系统(3)与所述气相反应室(12)相连并为所述气相反应室(12)提供水蒸气;/n置于所述液相反应室(11)内的金属板电极(4);/n与所述液相反应室(11)相连通的导孔(5);/n置于所述气相反应室(12)内并与所述微孔绝缘板(2)下表面相连的网电极(6),所述网电极(6)与所述金属板电极(4)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气液两相高效制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闭的反应室(1);所述反应室(1)由微孔绝缘板(2)间隔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反应室(1)的上部分为液相反应室(11),所述液相反应室(11)内容置液态反应物,所述反应室(1)的下部分为气相反应室(12);
水蒸气系统(3);所述水蒸气系统(3)与所述气相反应室(12)相连并为所述气相反应室(12)提供水蒸气;
置于所述液相反应室(11)内的金属板电极(4);
与所述液相反应室(11)相连通的导孔(5);
置于所述气相反应室(12)内并与所述微孔绝缘板(2)下表面相连的网电极(6),所述网电极(6)与所述金属板电极(4)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两相高效制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绝缘板(2)上孔的内径为50~1000μm,所述孔的面积占所述微孔绝缘板(2)总面积的1/4~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液两相高效制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绝缘板(2)的厚度为1~3mm,所述微孔绝缘板(2)的工作面与所述金属板电极(4)之间的距离为1~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两相高效制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绝缘板(2)为微孔陶瓷板、微孔尼龙板或微孔聚四氟乙烯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两相高效制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蒸气系统(3)包括盛水容器(31)和置于所述盛水容器(31)下方的加热装置(32),所述盛水容器(31)经气体流量计(33)与所述气相反应室(12)相连。
技术研发人员:信延彬,孙冰,谷磊,刘慧,朱小梅,严志宇,刘景宇,王嘉彬,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