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塔式起重机及其爬升架以及爬升架的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塔式起重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及其爬升架以及爬升架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塔式起重机爬升架的安装和拆卸在施工领域极其常见。传统的爬升架的安装和拆卸是在塔式起重机立塔或降塔过程中利用汽车吊将爬升架安装到位或拆除至地面解体。如若在塔式起重机使用到一定高度时再安装或拆除爬升架的话,使用汽车吊的成本就非常高,还存在对吊装空间要求高、安全风险大和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爬升架在已使用到一定高度的塔式起重机上安装和拆卸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及其爬升架以及爬升架的安装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的爬升架,该爬升架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引进面和爬升面以及分别在两侧连接所述引进面和所述爬升面的两个连接面,所述爬升架在所述引进面具有上下贯通的开口并且还具有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开口处的引进面框架,所述爬升架还包括:吊耳,该吊耳位于所述爬升面上;两个悬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塔式起重机的爬升架,该爬升架(10)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引进面(11)和爬升面(12)以及分别在两侧连接所述引进面(11)和所述爬升面(12)的两个连接面(13),所述爬升架(10)在所述引进面(11)具有上下贯通的开口并且还具有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开口处的引进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架(10)还包括:/n吊耳,该吊耳位于所述爬升面(12)上;/n两个悬挂支架(15),该两个悬挂支架(15)彼此相对地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连接面(13),所述悬挂支架(1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55),该第一连接部(155)能够可枢转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塔式起重机的塔身(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式起重机的爬升架,该爬升架(10)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引进面(11)和爬升面(12)以及分别在两侧连接所述引进面(11)和所述爬升面(12)的两个连接面(13),所述爬升架(10)在所述引进面(11)具有上下贯通的开口并且还具有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开口处的引进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架(10)还包括:
吊耳,该吊耳位于所述爬升面(12)上;
两个悬挂支架(15),该两个悬挂支架(15)彼此相对地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连接面(13),所述悬挂支架(1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55),该第一连接部(155)能够可枢转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塔式起重机的塔身(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机的爬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支架(15)包括第一杆件(151)、第二杆件(152)和第三杆件(153),该第一杆件(151)、第二杆件(152)和第三杆件(153)首尾顺次相接以形成三角形框架,所述第一连接部(155)位于所述三角形框架位于顶部的端点处,所述三角形框架的剩余两个端点连接于所述连接面(13),并且所述三角形框架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连接面(13)的延伸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起重机的爬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151)和所述第二杆件(152)的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155),并且所述第一杆件(151)相对于所述第二杆件(152)更靠近所述引进面(11),所述第一杆件(15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杆件(152)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起重机的爬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支架(15)在所述三角形框架的剩余两个端点处分别设置有连接面连接部(154),所述连接面连接部(154)可拆卸地连接于对应侧的所述连接面(13)的顶部横梁(1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机的爬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包括第一吊耳(141)和第二吊耳(142),所述第一吊耳(141)和所述第二吊耳(142)均设置在所述爬升面(12)沿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上并且在所述爬升架(10)的高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式起重机的爬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架(10)还包括用于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吊耳(141)的第一吊索(161)和用于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吊耳(142)的第二吊索(162),所述第一吊索(161)和所述第二吊索(162)的长度均为可调节的。
7.一种塔式起重机,该塔式起重机包括塔身(20)和能够安装至所述塔身(20)上的爬升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卫娟,俞立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