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部湾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踩踏式甘蔗倾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39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踩踏式甘蔗倾倒装置,包括:支架;倾倒框,其后部以能够上下翻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支架上,该倾倒框的顶部设置有一第一开口;补蔗箱,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的设置于所述倾倒框内,该补蔗箱用于存放蔗种,且该补蔗箱的顶部设置有一与所述倾倒框的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以及顶升装置,其能够控制所述倾倒框上下翻转。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补蔗箱设置于倾倒框内,保证补蔗箱内蔗种方向与排种箱内蔗种方向一致,以使补蔗箱内的蔗种能够有序倾倒,避免排种时出现卡蔗现象;顶升装置能够控制倾倒框上下翻转,以使补蔗箱内的蔗种能够向排种箱内倾倒,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使排种箱内的蔗种能够及时得到补充。

A trampling sugarcane dum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踩踏式甘蔗倾倒装置
本技术涉及甘蔗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踩踏式甘蔗倾倒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甘蔗种植量仅次于印度和巴西,且呈现出逐年增长之势,甘蔗种植的主产区为云南和广西,其中广西区甘蔗种植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占据了全国甘蔗种植60%以上的份额,云南省稳居第二,占据了全国甘蔗种植18%的份额。随着国家城镇化力度的加大,一些甘蔗种植的地区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输出,人工成本急剧增加,这也给甘蔗种植经济利润的提升增加了难度,同时也急需甘蔗种植机械化的开发和推广,所以现在人们也开始使用甘蔗种植机来进行甘蔗的种植。现有向甘蔗种植机的排种箱补充蔗种的方式主要是靠工人将补蔗箱内的蔗种一箱箱往排种箱里倾倒。起初倾倒补充蔗种还算顺利,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人会逐渐疲劳,容易导致甘蔗倾倒无序以及补充不及时,从而容易造成漏播过多的现象,导致蔗种分布不均匀,布种的不均匀会使甘蔗生长出现有些地方密集有些地方稀疏甚至没有的现象,这样的现象给土地和蔗种带来巨大的浪费,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直接影响了甘蔗生产的效率;且工人扛起补蔗箱往排种箱倾倒的过程当中,补蔗箱倾斜的角度和方向是随时变化,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无法保证蔗种落入排种箱内的方向,即无法保证排种箱内蔗种长度方向的一致性,影响后续蔗种的排种种植工作,即排种过程中易出现卡蔗现象,无法正常排种。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踩踏式甘蔗倾倒装置,从而克服的甘蔗种植机通过工人扛起补蔗箱往排种箱内倾倒的过程中,易造成排种箱内的蔗种无序放置,从而导致排种箱排种时经常出现卡蔗现象,以及排种箱的蔗种补充不及时,易造成漏种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踩踏式甘蔗倾倒装置,包括:支架;倾倒框,其后部以能够上下翻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支架上,该倾倒框的顶部设置有一第一开口;补蔗箱,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的设置于所述倾倒框内,该补蔗箱用于存放蔗种,且该补蔗箱的顶部设置有一与所述倾倒框的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以及顶升装置,其能够控制所述倾倒框上下翻转。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升装置包括导轨、顶杆和牵引机构,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倾倒框的下方,所述顶杆倾斜的设置于所述导轨与所述倾倒框之间,且所述顶杆的下端铰接有一能够沿所述导轨滑动的滑块,所述顶杆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倾倒框的底部的前侧,所述牵引机构用于牵引所述滑块在所述导轨上移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一踩踏板,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导轨的长度沿前后方向分布,所述第一连杆的左端开设有沿左右方向分布的条形状通孔,且所述滑块凸设有一位于所述通孔内并能够在所述通孔内左右滑动的凸块,所述第一连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后端进行铰接,且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支座进行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踩踏板的下端进行铰接,且所述脚踏板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支座进行铰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升装置还包括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能够将所述倾倒框锁定在不同的倾倒角度上。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棘轮、棘爪和支杆,所述倾倒框的底部的后侧通过一第一转轴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支架进行连接,所述棘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支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相互啮合,且所述棘爪通过一第二转轴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支杆的中部进行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一横杆的后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横杆的前端通过一弹簧与所述支杆的上端进行连接,所述横杆的前端固定有一位于所述弹簧前侧的第二踩踏板。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倾倒框的前侧设置有一供所述补蔗箱通过的第三开口。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倾倒框的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一能够前后滑动的抽拉板,所述抽拉板通过一抽拉机构进行前后移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抽拉机构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后端铰接于所述倾倒框的前侧的上端,所述抽拉板的前端延伸至所述倾倒框的外侧,且所述液压缸的前端与所述抽拉板的前端进行铰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补蔗箱的腔体的后侧设置有一导流板,且所述导流板自前至后向上倾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倾倒框以能够上下翻转的方式安装于支架上,补蔗箱设置于倾倒框内,能够保证补蔗箱内蔗种方向与排种箱内蔗种方向的一致性,减小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补蔗箱内的蔗种能够有序倾倒,避免排种箱排种过程中出现卡蔗现象;顶升装置能够控制倾倒框上下翻转,以使补蔗箱能够随着倾倒框向上翻转倾斜一定的角度,从而使补蔗箱内的蔗种能够向排种箱内倾倒,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并使排种箱内的蔗种能够及时得到补充,避免出现漏种现场,提高布种均匀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2.本技术的顶杆倾斜的设置在倾倒框和导轨之间,通过牵引顶杆在导轨上滑动,能够改变顶杆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从而向上顶起倾倒框,以使倾倒框能够向上翻转一定的角度,即踩下第一踩踏板,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运动来牵引顶杆在导轨上滑动,通过采用脚踩方式控制倾倒框上下翻转,操作简单方便,且能够通过调节踩下第一踩踏板的深度来调整倾倒框的倾倒角度,当补蔗箱内的蔗种倾倒完成后,补蔗箱和倾倒框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回复原位。3.本技术的甘蔗倾倒装置还包括一自锁机构,当倾倒框翻转到所需的倾倒角度后,该自锁机构能够将倾倒框锁定在该位置上,不需要工人一直踩着第一踩踏板,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4.本技术的倾倒框的前侧设置有一供补蔗箱通过的第三开口,便于补蔗箱从倾倒框的第三开口推入倾倒框内,即完成补蔗后,便于补蔗箱的更换,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5.本技术的倾倒框的顶部第一开口处设置有一能够前后滑动的抽拉板,以盖住倾倒框顶部的第一开口,当倾倒框在翻转调节倾倒角度的过程中,补蔗种箱内的蔗种逐渐向抽拉板上积累,挤压抽拉板,由于抽拉板的阻挡作用,能够保持补蔗箱内蔗种方向的一致性,从而保证补蔗箱内的蔗种能够有序的输送至排种箱内;且能够通过调整抽拉板的位移的大小来调节倾倒框的顶部第一开口的大小,从而控制倾倒蔗种的流量的大小。6.本技术的补蔗箱的腔体的后侧设置有一导流板,且导流板自前至后向上倾斜,能够将补蔗箱内的蔗种全部向外导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踩踏式甘蔗倾倒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图1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图2中透视补蔗箱的左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倾倒框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倾倒框,2-补蔗箱,3-第一踩踏板,4-第二支座,5-第二连杆,6-第一支座,7-第一连杆,8-顶杆,9-通孔,10-凸块,11-滑块,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踩踏式甘蔗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n倾倒框,其后部以能够上下翻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支架上,该倾倒框的顶部设置有一第一开口;/n补蔗箱,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的设置于所述倾倒框内,该补蔗箱用于存放蔗种,且该补蔗箱的顶部设置有一与所述倾倒框的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以及/n顶升装置,其能够控制所述倾倒框上下翻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踩踏式甘蔗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倾倒框,其后部以能够上下翻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支架上,该倾倒框的顶部设置有一第一开口;
补蔗箱,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的设置于所述倾倒框内,该补蔗箱用于存放蔗种,且该补蔗箱的顶部设置有一与所述倾倒框的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以及
顶升装置,其能够控制所述倾倒框上下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踩踏式甘蔗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包括导轨、顶杆和牵引机构,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倾倒框的下方,所述顶杆倾斜的设置于所述导轨与所述倾倒框之间,且所述顶杆的下端铰接有一能够沿所述导轨滑动的滑块,所述顶杆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倾倒框的底部的前侧,所述牵引机构用于牵引所述滑块在所述导轨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踩踏式甘蔗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一踩踏板,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导轨的长度沿前后方向分布,所述第一连杆的左端开设有沿左右方向分布的条形状通孔,且所述滑块凸设有一位于所述通孔内并能够在所述通孔内左右滑动的凸块,所述第一连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后端进行铰接,且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支座进行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踩踏板的下端进行铰接,且所述第一踩踏板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支座进行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玲李尚平吴飞陈保善陈远玲玉运发刘天翔钟家勤文春明黄有总郑广平李凯华王中彬李玉凤麻芳兰莫瀚宁罗延何峰王开国米远慧梁斌张华健袁泓磊李向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部湾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