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料机行程自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3974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堆料机行程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变速箱、控制器和减速电机,控制器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和铰接在底座两端的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围绕底座两端的转动情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转动状态来调节控制盘的转动和停止,从而实现对动力的传输和切断,最终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堆料机的行程,可以解放人力,降低人工成本,同时使用程序来控制行程具有极高的精度,可以更快更好的完成堆料机的移动操作,从而整体提高生产效率。

A stroke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 of stac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堆料机行程自动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堆料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堆料机的行程进行自动控制的装置。
技术介绍
堆料机,是指一种用于大型干散货堆场的既能堆料又能取料的连续输送的高效装卸机械。由可俯仰和水平摆动的胶带输送臂及其前端的斗轮、机架、运行机构组成,胶带可双向运行,取料时由斗轮取料经输送臂送出,堆料时则由主输送机运来的货物经由输送臂投向堆场。适用于大、中型火力发电厂、水泥厂、港口、矿山、冶金及大型水利工地的储料场,是取运散装物料高效、可连续作业的设备。堆料机的底部通常设置有运行机构,从而实现其水平运动,扩大堆料操作的范围。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控制堆料机的运动,从而在不同的场地上对不同的物料进行操作。现有的堆料机通常需要人工控制其运行行程,这样不仅占用了多余的人力,提高了成本,还因为人工控制的不准确性,导致物料运输过程效率较低,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自动控制其行程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堆料机行程自动控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堆料机需要人工控制行程,导致浪费了人力,提高了人工成本,还因为人工控制精度不够导致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堆料机行程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变速箱、控制器和减速电机,所述变速箱连接至堆料机驱动轮,所述控制器其中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变速箱输入轴连接,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的另一端以提供动力;所述控制器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和铰接在底座两端的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围绕底座两端的转动情况;所述底座、调节机构、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所围绕的空间内部设置有圆柱形的控制盘,所述控制盘的轴线垂直于底座、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所围绕的平面,所述控制盘的的前后两端分别同轴连接至联轴器和减速电机;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中部对应控制盘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压片,所述压片的形状为配合控制盘侧面的圆弧形,使其能紧密贴合在控制盘侧面。本技术中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均铰接在底座上,即可以围绕底座的端头进行转动,通过调节机构控制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分别向外侧转动时,压片也分别随之向外侧运动,则压片不再压紧在控制盘侧面,此时控制盘可以将减速电机的动力传递给变速箱,并控制堆料机运动;当调节机构控制第二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分别向内侧转动时,压片则将控制盘压紧,阻止其转动,此时减速电机的动力无法输出给变速箱,堆料机也相应的停止移动;通过设置好的控制程序来调节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转动状态,即可对堆料机的行程进行自动化的控制。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转动状态来调节控制盘的转动和停止,从而实现对动力的传输和切断,最终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堆料机的行程,可以解放人力,降低人工成本,同时使用程序来控制行程具有极高的精度,可以更快更好的完成堆料机的移动操作,从而整体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处于动力切断状态的控制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处于动力输出状态的控制器示意图;图中:变速箱1、联轴器2、控制器3、减速电机4、底座31、第一支撑臂32、第二支撑臂33、连接臂34、弹簧35、传动杆36、控制盘37、压片38、开关机构39、连接支架391、扳机392、电磁铁393、吸附头39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堆料机行程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变速箱1、控制器3和减速电机4,所述变速箱1连接至堆料机驱动轮,所述控制器3其中一端通过联轴器2与变速箱1输入轴连接,所述减速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3的另一端以提供动力;通过控制器3来调整减速电机4动力的输出和切断,即可实现对变速箱1以及堆料机的行程的控制。其中控制器3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31和铰接在底座31两端的第一支撑臂32、第二支撑臂33,所述第一支撑臂32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支撑臂32和第二支撑臂33围绕底座31两端的转动情况。底座31、调节机构、第一支撑臂32、第二支撑臂33所围绕的空间内部设置有圆柱形的控制盘37,所述控制盘37的轴线垂直于底座31、第一支撑臂32、第二支撑臂33所围绕的平面,所述控制盘37的的前后两端分别同轴连接至联轴器2和减速电机4;所述第一支撑臂32和第二支撑臂33中部对应控制盘37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压片38,所述压片38的形状为配合控制盘37侧面的圆弧形,使其能紧密贴合在控制盘37侧面。优选的方案中,控制盘37的侧表面和所述压片38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胶层,从而提高摩擦力,增强压紧后的停止效果。当第一支撑臂32和第二支撑臂33分别向外侧转动时,压片38也分别随之向外侧运动,则压片38不再压紧在控制盘37侧面,此时控制盘37可以将减速电机4的动力传递给变速箱1,并控制堆料机运动;当第二支撑臂33和第二支撑臂33分别向内侧转动时,压片38则将控制盘37压紧,阻止其转动,此时减速电机4的动力无法输出给变速箱1,堆料机也相应的停止移动。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中,调节机构包括朝向第二支撑臂33的方向水平设置在第一支撑臂32顶部的连接臂34,所述连接臂34末端与第二支撑臂33的顶部侧面之间设置有弹簧35进行连接,在第一支撑臂32和第二支撑臂33均竖直的情况下,所述弹簧35处于拉伸状态;还包括平行设置在连接臂34内部的传动杆36,所述传动杆36其中一端伸出连接臂34端头并穿过弹簧35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臂33上,另一端活动设置;所述传动杆36的活动端设置有用于控制其伸缩状态的开关机构39。当传动杆36未受力时,弹簧35自动将第一支撑臂32和第二支撑臂33拉紧,使得压片38压紧在控制盘37上阻止其转动;当开关机构39推动传动杆36朝向第二支撑臂33移动时,第二支撑臂33被推向外侧,第一支撑臂32也在反作用力下向外侧移动,最后压片38离开控制盘37表面,控制盘37则可以转动并输出减速电机4的动力。优选的,连接臂34与第一支撑臂32之间为铰接,连接臂34由弹簧35及传动杆36提供支撑,这样第一支撑臂32转动后不会影响连接臂34的水平状态,避免将传动杆36带歪,确保传动杆36的传动效果。进一步的方案中,开关机构39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臂32外侧的连接支架391,所述连接支架391上半部分设有朝向外侧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内部挖空,并以凸出部的中心为转动轴铰接有扳机392,所述扳机392上半部分的内侧位于凸出部的内部,并与传动杆36活动的一端紧密接触,当扳机392顺时针转动时将推动传动杆36朝第二支撑臂33一侧移动;所述扳机392下半部分与连接支架391底部可控制式连接从而调节扳机392的转动状态。优选的,扳机392下半部分设有朝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堆料机行程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变速箱、控制器和减速电机,所述变速箱连接至堆料机驱动轮,所述控制器其中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变速箱输入轴连接,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的另一端以提供动力;/n所述控制器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和铰接在底座两端的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围绕底座两端的转动情况;/n所述底座、调节机构、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所围绕的空间内部设置有圆柱形的控制盘,所述控制盘的轴线垂直于底座、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所围绕的平面,所述控制盘的前后两端分别同轴连接至联轴器和减速电机;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中部对应控制盘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压片,所述压片的形状为配合控制盘侧面的圆弧形,使其能紧密贴合在控制盘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料机行程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变速箱、控制器和减速电机,所述变速箱连接至堆料机驱动轮,所述控制器其中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变速箱输入轴连接,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的另一端以提供动力;
所述控制器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和铰接在底座两端的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围绕底座两端的转动情况;
所述底座、调节机构、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所围绕的空间内部设置有圆柱形的控制盘,所述控制盘的轴线垂直于底座、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所围绕的平面,所述控制盘的前后两端分别同轴连接至联轴器和减速电机;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中部对应控制盘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压片,所述压片的形状为配合控制盘侧面的圆弧形,使其能紧密贴合在控制盘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料机行程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朝向第二支撑臂的方向水平设置在第一支撑臂顶部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末端与第二支撑臂的顶部侧面之间设置有弹簧进行连接,在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均竖直的情况下,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还包括平行设置在连接臂内部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其中一端伸出连接臂端头并穿过弹簧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臂上,另一端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绪明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花林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