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塑复合管装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995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塑复合管装卸料装置,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它包括台面设置有凹槽的工作台、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安装在凹槽内,第一气缸连接有第一承物块,第一气缸驱动第一承物块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二气缸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二气缸连接有第二承物块,第二气缸驱动第二承物块沿水平方向运动,凹槽内还安装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铰接有卸料杆,卸料杆的另一端与工作台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承物块将钢管运输至第一承物块上方,然后升高第一承物块,在加工钢塑复合管的同时复位第二承物块进行下次装料,加工完成后抬升卸料杆同时下降第一承物块,令物料沿卸料杆倾斜方向滚落,工人装卸料轻松且工作效率高。

A loa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of steel plastic composite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塑复合管装卸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钢塑复合管装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钢塑复合管简称钢塑管,它是以钢管为基材,涂覆塑性材料,因而它不但保持了钢管的高强韧性,又具有较高的耐压、耐冲击、抗破裂等特性.和传统的镀锌管、铸铁管相比,更为安全可靠、经济环保,在给水领域中完全可以替代镀锌管和铸铁管,钢塑管的安装方法与镀锌管相似,操作简单,近年来,钢塑管在我国发达城市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国家对城市直接饮用自来水工程的不断改造,钢塑管必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市场上钢塑复合管加工过程中,需人工将长钢管装卸在工作台上,耗费人力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之一,提供一种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低的钢塑复合管装卸料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塑复合管装卸料装置,包括台面设置有凹槽的工作台、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凹槽内,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第一承物块,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承物块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第二承物块,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第二承物块沿水平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承物块的短边所在的面与所述第二承物块的短边所在的面相互平行,所述工作台的凹槽内还安装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上铰接有卸料杆,所述卸料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台铰接,所述卸料杆所在的面与所述第一承物块的短边所在的面相互平行。优选地,所述工作台的凹槽内设置有横梁,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承物块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承物块的底部还设置有导向杆,所述横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孔内。优选地,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还设置有导轨,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第二承物块沿所述导轨滑动。优选地,所述第一承物块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最高位置大于所述第二承物块所处的竖直位置的高度。优选地,所述卸料杆与所述工作台的铰接点位置低于所述第二承物块所处的竖直位置的高度,所述第三气缸驱动所述卸料杆的一端运动的最高位置高于所述第一承物块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最高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承物块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承物块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均为多个且数量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二承物块将钢管运输至第一承物块上方,然后升高第一承物块将钢管托举,在加工钢塑复合管的同时复位第二承物块进行下次装料,加工完成后抬升卸料杆一端同时下降第一承物块,令物料沿卸料杆倾斜方向滚落,工人装卸料轻松且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的第一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的第二视图;图中,1-工作台,11-横梁,12-导轨,2-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4-第一承物块,41-导向杆,42-第一凹槽,5-第二承物块,51-第二凹槽,6-第三气缸,7-卸料杆,8-钢塑复合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2所示,一种钢塑复合管装卸料装置,包括台面设置有凹槽的工作台1、第一气缸2以及第二气缸3,所述第一气缸2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的凹槽内,所述第一气缸2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第一承物块4,所述第一气缸2驱动所述第一承物块4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一承物块4升高时托举钢塑复合管8进行加工,当加工完成后第一气缸2复位,第一承物块4下降钢塑复合管8从第一承物块4上卸载,所述第二气缸3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上,所述第二气缸3的活塞杆连接有第二承物块5,所述第二气缸3驱动所述第二承物块5沿水平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承物块4的短边所在的面与所述第二承物块5的短边所在的面相互平行,第二承物块5将钢塑复合管8水平平移至第一承物块4上,然后复位再次装填物料,优选地第一承物块4与第二承物块5数量相等,所述工作台1的凹槽内还安装有第三气缸6,所述第三气缸6的活塞杆上铰接有卸料杆7,所述卸料杆7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台1铰接,所述卸料杆7所在的面与所述第一承物块4的短边所在的面相互平行,铰接的卸料杆7在工作时其倾斜与工作台1的台面,钢管与卸料杆7接触后在重力作用下沿钢管倾斜方向滚落,优选地卸料杆7为三根且与工作台1的铰接点沿工作台1的凹槽的长方向均布。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工作台1的凹槽内设置有横梁11,所述第一气缸2的活塞杆贯穿所述横梁11与所述第一承物块4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承物块4的底部还设置有导向杆41,所述横梁1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41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41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孔内,导向孔与导向杆41的配合防止了第一承物块4在升降过程中发生转动,影响钢塑复合管8的装卸料。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上还设置有导轨12,所述第二气缸3驱动所述第二承物块5沿所述导轨12滑动,导轨12承受了第二承物块5上的重力,防止了第二气缸3的活塞杆承受重力后发生弯曲,影响装料。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塑复合管装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台面设置有凹槽的工作台(1)、第一气缸(2)以及第二气缸(3),所述第一气缸(2)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的凹槽内,所述第一气缸(2)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第一承物块(4),所述第一气缸(2)驱动所述第一承物块(4)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气缸(3)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上,所述第二气缸(3)的活塞杆连接有第二承物块(5),所述第二气缸(3)驱动所述第二承物块(5)沿水平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承物块(4)的短边所在的面与所述第二承物块(5)的短边所在的面相互平行,所述工作台(1)的凹槽内还安装有第三气缸(6),所述第三气缸(6)的活塞杆上铰接有卸料杆(7),所述卸料杆(7)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台(1)铰接,所述卸料杆(7)所在的面与所述第一承物块(4)的短边所在的面相互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塑复合管装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台面设置有凹槽的工作台(1)、第一气缸(2)以及第二气缸(3),所述第一气缸(2)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的凹槽内,所述第一气缸(2)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第一承物块(4),所述第一气缸(2)驱动所述第一承物块(4)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气缸(3)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上,所述第二气缸(3)的活塞杆连接有第二承物块(5),所述第二气缸(3)驱动所述第二承物块(5)沿水平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承物块(4)的短边所在的面与所述第二承物块(5)的短边所在的面相互平行,所述工作台(1)的凹槽内还安装有第三气缸(6),所述第三气缸(6)的活塞杆上铰接有卸料杆(7),所述卸料杆(7)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台(1)铰接,所述卸料杆(7)所在的面与所述第一承物块(4)的短边所在的面相互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塑复合管装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凹槽内设置有横梁(11),所述第一气缸(2)的活塞杆贯穿所述横梁(11)与所述第一承物块(4)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承物块(4)的底部还设置有导向杆(41),所述横梁(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天助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桥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