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4153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箱体、泵体及制冷循环组件,制冷循环组件包括首尾串联的压缩机、冷凝器、板式换热器及压力膨胀阀,板式换热器用于与冷却液换热,泵体与板式换热器连通,泵体用于将冷却液输入电池包,压缩机设于箱体内,压缩机与箱体之间设有第一缓冲件及第二缓冲件,第一缓冲件及第二缓冲件相对倾斜设置。上述电池热管理系统,泵体与制冷循环组件可配合对电池包降温,第一缓冲件与第二缓冲件相对倾斜设置,第一缓冲件与第二缓冲件均可起到缓冲作用,且第一缓冲件与第二缓冲件可对冲,减小压缩机的振动幅度,则上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可持续提供对电池包的降温,工作的稳定性较好。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急速发展,汽车电池包规模越来越大。汽车电池经常处于十分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为了提高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保证其高效、可靠的工作,我们需要控制电池温度,电池热管理系统应运而生。但由于汽车会经常性颠簸,使电池热管理系统无法稳定工作,甚至会导致管路破坏或泄露,影响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稳定性较好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箱体、泵体及制冷循环组件,所述制冷循环组件包括首尾串联的压缩机、冷凝器、板式换热器及压力膨胀阀,所述板式换热器用于与所述冷却液换热,所述泵体与所述板式换热器连通,所述泵体用于将冷却液输入电池包,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箱体之间设有第一缓冲件及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及所述第二缓冲件相对倾斜设置。上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压缩机、冷凝器、板式换热器及压力膨胀阀可依次连接形成具有循环回路的热泵系统,其中板式换热器可用于与冷却液换热,使冷却液冷却,泵体可将冷却后的冷却液输入电池包,用于对电池包降温,压缩机通过第一缓冲件及第二缓冲件安装于箱体内,且第一缓冲件与第二缓冲件相对倾斜设置,则无论箱体受到何种方向上的振动,第一缓冲件与第二缓冲件均可起到缓冲作用,且第一缓冲件与第二缓冲件可对冲,减小压缩机的振动幅度,使压缩机在振动环境下也可保持稳定工作,则上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可持续提供对电池包的降温,工作的稳定性较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设有散热风扇,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散热风扇相对设置,所述冷凝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箱体内相对的两侧壁间隔设置,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箱体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于所述箱体外并与所述泵体串联,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所述冷却液加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式换热器内设有用于换热的第一换热管路及第二换热管路,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管路的出口与所述泵体的入口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软管及第二软管,所述压缩机的入口通过所述第一软管与所述压力膨胀阀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二软管与所述冷凝器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主体部及辅助部,所述辅助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所述主体部上设有通路,所述通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软管、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辅助部沿所述通路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板换输入管、板换输出管、低压加注管及高压加注管,所述压力膨胀阀上设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一出口及第二出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第一出口通过所述板换输入管与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进口通过所述板换输出管与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出口连通,所述低压加注管与所述板换输出管连通,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设有冷凝输出管,所述高压加注管与所述冷凝输出管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压加注管及所述高压加注管均穿设所述箱体,所述低压加注管及所述高压加注管穿出箱体的部分均设有外螺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为方形,所述箱体包括首尾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板式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压缩机靠设于所述第三侧板,所述压缩机的轴向方向与所述车体的传动轴平行设置,所述第四侧板上设有通风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感应组件、进液管及出液管,所述感应组件包括入口温度传感器、出口温度传感器及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液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路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液管与所述泵体的出口连通,所述入口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进液管内的温度,所述出口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出液管内的温度,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箱体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内部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制冷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板式换热器与本体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00、箱体,110、第一侧板,120、第二侧板,130、第三侧板,140、第四侧板,141、通风孔,200、泵体,300、制冷循环组件,310、压缩机,311、第一缓冲件,312、第二缓冲件,313、底座,314、第一支架,315、第二支架,320、冷凝器,330、板式换热器,340、压力膨胀阀,400、散热风扇,501、第一软管,502、第二软管,503、板换输入管,504、板换输出管,505、低压加注管,506、高压加注管,507、进液管,508、出液管,600、连接件,710、入口温度传感器,720、出口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本具体实施例中,电池热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进行降温,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电池热管理系统也可用于对其他设备的电池进行降温,例如工厂、太阳能发电的蓄电池等。如图1、图2及图4所示,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箱体100、泵体200及制冷循环组件300,制冷循环组件300包括首尾串联的压缩机310、冷凝器320、板式换热器330及压力膨胀阀340,板式换热器330用于与冷却液换热,泵体200与板式换热器330连通,泵体200用于将冷却液输入电池包,压缩机310设于箱体100内,压缩机310与箱体100之间设有第一缓冲件311及第二缓冲件312,第一缓冲件311及第二缓冲件312相对倾斜设置。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泵体及制冷循环组件,所述制冷循环组件包括首尾串联的压缩机、冷凝器、板式换热器及压力膨胀阀,所述板式换热器用于与所述冷却液换热,所述泵体与所述板式换热器连通,所述泵体用于将冷却液输入电池包,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箱体之间设有第一缓冲件及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及所述第二缓冲件相对倾斜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泵体及制冷循环组件,所述制冷循环组件包括首尾串联的压缩机、冷凝器、板式换热器及压力膨胀阀,所述板式换热器用于与所述冷却液换热,所述泵体与所述板式换热器连通,所述泵体用于将冷却液输入电池包,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箱体之间设有第一缓冲件及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及所述第二缓冲件相对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有散热风扇,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散热风扇相对设置,所述冷凝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箱体内相对的两侧壁间隔设置,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箱体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于所述箱体外并与所述泵体串联,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所述冷却液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内设有用于换热的第一换热管路及第二换热管路,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管路的出口与所述泵体的入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软管及第二软管,所述压缩机的入口通过所述第一软管与所述压力膨胀阀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二软管与所述冷凝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主体部及辅助部,所述辅助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所述主体部上设有通路,所述通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软管、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映彪劳中建胡锦炉钟东文丘嘉乐许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通达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