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开封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10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所述电动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前轮、后轮和动力机构,所述自行车本体前部固定设置有前连接板、后部固定设置有后连接板,所述前连接板呈“U”形板状且数量为一个,所述后连接板呈圆环的板状且数量为两个,所述前轮由前内圈和前轮胎组成,前内圈与前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后轮包括后外圈和后轮胎,所述后外圈呈圆环状且位于两个后连接板之间,后外圈与两个后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后轮胎固定套合在后外圈上,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池、电机和传动杆,所述电池和电机均固定设置在自行车本体上,所述电机与传动杆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与后外圈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链条的电动自行车。

An electric b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出行设置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
技术介绍
一般所述电动自行车包括旋转车轮的马达和对该马达供给电源的蓄电池。电动自行车以通过该马达旋转车轮的方式使电动自行车行驶。此时,蓄电池的充电是通过旋转踏板的动作使与踏板连接的发电机作动来进行的。自行车通常是用两脚踩踏板来移动,而将人踩踏板产生的转动之力传递到车轮的就是链条。这种链条结构复杂,占自行车的较大面积,存在脱离车轮或乘坐人衣角夹在链条或产生污染等问题,链条式的传动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链条氧化老化,大大地降低了使用寿命。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断链、掉链是十有八九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出现断链、掉链等现象,提供一种无链条的电动自行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自行车,所述电动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前轮、后轮和动力机构,所述自行车本体前部固定设置有前连接板、后部固定设置有后连接板,所述前连接板呈“U”形板状且数量为一个,所述后连接板呈圆环的板状且数量为两个,所述前轮由前内圈和前轮胎组成,所述前内圈呈圆环状,前内圈与前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前轮胎套合在前内圈上且与前内圈转动连接,所述后轮包括后外圈和后轮胎,所述后外圈呈圆环状且位于两个后连接板之间,后外圈与两个后连接板转动连接,后外圈的中轴线与后连接板的中轴线重合,所述后轮胎固定套合在后外圈上,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池、电机和传动杆,所述电池和电机均固定设置在自行车本体上,所述电机与传动杆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与后外圈传动连接。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后连接板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后连接板转动连接,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三伞齿轮,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伞齿轮,所述传动杆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伞齿轮,传动杆一端的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相互啮合、另一端的第一伞齿轮与第三伞齿轮相互啮合。进一步地,所述后外圈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齿圈,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第一齿圈相互啮合。进一步地,所述后轮还包括后内圈,所述后内圈呈圆环状,后内圈固定设置在两个后连接板之间,后内圈的中轴线与后连接板的中轴线重合,后内圈的直径小于后外圈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后内圈外侧转动套合有第二齿圈,后内圈与后外圈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均与后连接板转动连接,行星齿轮和传动齿轮均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圈相互啮合。进一步地,所述自行车本体、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均采用碳纤维材质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动力机构包括电池、电机和传动杆,通过伞齿轮机构将电机与后轮传动连接,伞齿轮机构传动重合度较大,传动平稳,承载能力高,无需链条传动,从根本上杜绝了断链、吊链现象,并且动力机构设置在自行车本体内,不易受外部干扰,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2.本技术横的传动杆带动转轴和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带动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转动,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行星齿轮,不仅增加了后轮的结构强度,并且使传动更为平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后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后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1为自行车本体,2为前轮,3为后轮,4为前连接板,5为后连接板,6为电池,7为电机,8为传动杆,9为转轴,10为第一伞齿轮,11为第二伞齿轮,12为第三伞齿轮,13为第一齿圈,14为传动齿轮,15为第二齿圈,16为行星齿轮,201为前内圈,202为前轮胎,301为后外圈,302为后内圈,303为后轮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电动自行车,所述电动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1、前轮2、后轮3和动力机构,所述自行车本体1前部固定设置有前连接板4、后部固定设置有后连接板5,所述前连接板4呈“U”形板状且数量为一个,所述后连接板5呈圆环的板状且数量为两个,所述前轮2由前内圈201和前轮胎202组成,所述前内圈201呈圆环状,前内圈201与前连接板4固定连接,所述前轮胎202套合在前内圈201上且与前内圈201转动连接,所述后轮3包括后外圈301和后轮胎303,所述后外圈301呈圆环状且位于两个后连接板5之间,后外圈301与两个后连接板5转动连接,后外圈301的中轴线与后连接板5的中轴线重合,所述后轮胎303固定套合在后外圈301上,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池6、电机7和传动杆8,所述电池6和电机7均固定设置在自行车本体1上,所述电机7与传动杆8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8与后外圈301传动连接。本实施中,前轮胎202和后轮胎303均采用免充气空心轮胎,由于车辆在高速路上行驶速度快,持续不断的摩擦力会使轮胎的表面温度和胎内气压升高,温度的升高和压力的增加都能克服,但对于出现过度磨损或有明显外伤、刮痕的轮胎,就难以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轮胎出现故障的几率较高。但免充气空心轮胎是利用空腔结构产生弹性的彻底解决了传统充气轮胎易漏气、爆胎的难题;采用高性能弹性材料、专有工艺制造,内外胎一体,空腔结构,具有不怕扎、弹性好、耐磨、滚动阻力小等优点,使用寿命是充气胎的3倍以上;轮胎内侧设有热交换器,使胎体内外的热冷空气自动交换,具有防止轮胎老化的功能。本实施中,电池6采用松下18650锂电芯,电池容量提供了多种可选范围的类型20Ah/26Ah/31Ah/42Ah,充电速度3.5小时,最高续航达到130km,因此对于城市出行甚至远行都不存在压力。电池管理上,智能电池管理系统功能也非常全面,不仅有过流保护、过充保护,还有过放保护、温度保护、断线保护等保护措施。为了优化产品结构,使电机7驱动后轮3转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后连接板5上设置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与后连接板5转动连接,转轴9上固定设置有第三伞齿轮12,所述电机7的转动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伞齿轮11,所述传动杆8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伞齿轮10,传动杆8一端的第一伞齿轮10与第二伞齿轮11相互啮合、另一端的第一伞齿轮10与第三伞齿轮12相互啮合;所述后外圈301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齿圈13,所述转轴9上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14,所述传动齿轮14与第一齿圈13相互啮合。为了使传动更为平稳,并且提高后轮3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轮3还包括后内圈302,所述后内圈302呈圆环状,后内圈302固定设置在两个后连接板5之间,后内圈302的中轴线与后连接板5的中轴线重合,后内圈302的直径小于后外圈301的直径;所述后内圈302外侧转动套合有第二齿圈15,后内圈302与后外圈301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行星齿轮16,所述行星齿轮16均与后连接板5转动连接,行星齿轮16和传动齿轮14均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圈15相互啮合。为了降低重量,提高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自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自行车,所述电动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1)、前轮(2)、后轮(3)和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本体(1)前部固定设置有前连接板(4)、后部固定设置有后连接板(5),所述前连接板(4)呈“U”形板状且数量为一个,所述后连接板(5)呈圆环的板状且数量为两个,所述前轮(2)由前内圈(201)和前轮胎(202)组成,所述前内圈(201)呈圆环状,前内圈(201)与前连接板(4)固定连接,所述前轮胎(202)套合在前内圈(201)上且与前内圈(201)转动连接,所述后轮(3)包括后外圈(301)和后轮胎(303),所述后外圈(301)呈圆环状且位于两个后连接板(5)之间,后外圈(301)与两个后连接板(5)转动连接,后外圈(301)的中轴线与后连接板(5)的中轴线重合,所述后轮胎(303)固定套合在后外圈(301)上,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池(6)、电机(7)和传动杆(8),所述电池(6)和电机(7)均固定设置在自行车本体(1)上,所述电机(7)与传动杆(8)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8)与后外圈(301)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所述电动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1)、前轮(2)、后轮(3)和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本体(1)前部固定设置有前连接板(4)、后部固定设置有后连接板(5),所述前连接板(4)呈“U”形板状且数量为一个,所述后连接板(5)呈圆环的板状且数量为两个,所述前轮(2)由前内圈(201)和前轮胎(202)组成,所述前内圈(201)呈圆环状,前内圈(201)与前连接板(4)固定连接,所述前轮胎(202)套合在前内圈(201)上且与前内圈(201)转动连接,所述后轮(3)包括后外圈(301)和后轮胎(303),所述后外圈(301)呈圆环状且位于两个后连接板(5)之间,后外圈(301)与两个后连接板(5)转动连接,后外圈(301)的中轴线与后连接板(5)的中轴线重合,所述后轮胎(303)固定套合在后外圈(301)上,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池(6)、电机(7)和传动杆(8),所述电池(6)和电机(7)均固定设置在自行车本体(1)上,所述电机(7)与传动杆(8)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8)与后外圈(301)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后连接板(5)上设置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与后连接板(5)转动连接,转轴(9)上固定设置有第三伞齿轮(12),所述电机(7)的转动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伞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甜甜王春光骆书芳姚玉谱董梦来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