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金精铸件的模壳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模具的加工
,具体为一种合金精铸件的模壳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合金是指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经过混合熔化,冷却凝固后得到的具有金属性质的固体产物,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通过熔合成均匀液体和凝固而得,根据组成元素的数目,可分为二元合金、三元合金和多元合金,合金在生产过程中,大多采用铸造的方法进行生产,而铸造过程中需要用到铸造模壳来辅助加工。目前的模壳在进行制作过程中,大多是使用硅溶胶型模壳,然而,现有的硅溶胶型模壳在焙烧过程中模壳杂质含量较高,不能对模壳表面和内部产生的大量毛刺和杂质进行充分清洗,每次生产人员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对模壳进行清理,增加了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生产人员的工作效率,不能实现既快速又高效的将模壳表面和内部的杂质同时进行彻底清理,无法达到保证模壳在焙烧时,表面无裂纹、剥落和起皮的目的,从而给生产人员模壳的制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金精铸件的模壳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蜡模的制作:首先通过配料设备分别量取所需制蜡原料,然后将各制蜡原料依次倒入加热设备内,加热温度为70-75℃,使制蜡原料融合,然后将熔料转移至压模设备中,通过压模设备,将熔料压入模具中,冷却成形,从而得到蜡模,之后依次进行修整、焊接、清洗和检验,检验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nS2、硅溶胶料的制备:首先通过配料设备分别量取所需的硅溶胶物料,然后将量取润湿剂和消泡剂加入涂料桶中,然后加入硅溶胶,开始搅拌,在不断搅拌过程中加入耐火材料,混合温度为22-25℃,相对湿度为45-65%,待全部加入完后,继续搅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金精铸件的模壳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蜡模的制作:首先通过配料设备分别量取所需制蜡原料,然后将各制蜡原料依次倒入加热设备内,加热温度为70-75℃,使制蜡原料融合,然后将熔料转移至压模设备中,通过压模设备,将熔料压入模具中,冷却成形,从而得到蜡模,之后依次进行修整、焊接、清洗和检验,检验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
S2、硅溶胶料的制备:首先通过配料设备分别量取所需的硅溶胶物料,然后将量取润湿剂和消泡剂加入涂料桶中,然后加入硅溶胶,开始搅拌,在不断搅拌过程中加入耐火材料,混合温度为22-25℃,相对湿度为45-65%,待全部加入完后,继续搅拌3-5h,稳定后测其粘度,若高于标准粘度,则加硅溶胶稀释,若小于标准粘度时,则加入耐火粉料补充,直至粘度合格为止;
S3、涂料处理:将步骤S2制得的硅溶胶料倒入搅拌桶内,然后将步骤S1检验合格后的蜡模浸入搅拌桶中,并转动上下移动蜡模,让涂料充分并均匀湿润模组后,取出并转动蜡模,使蜡模表面无涂料堆积和滴落,然后通过挂砂设备将砂粒均匀的附于涂料之上,每次挂砂后通过干燥设备干燥4-8h,直至挂砂最后一层时,完成干燥处理;
S4、模壳脱蜡和自检:将步骤S3得到的蜡模转移至水浴池中,水温为90-95℃,采用水浴脱蜡,脱蜡时间为20-50min,以防止水沸腾造成砂粒或涂料进入模壳中,然后将脱蜡后的模壳取出进行自检;
S5、高温焙烧:将步骤S4自检合格后的模壳模口朝下,放置于炉膛内,焙烧温度900-1050℃,到温后保温1-2h后开始取出浇注,当需要装箱时待温度为350-450℃时出炉;
S6、模壳焙烧强化处理:将步骤S6焙烧好的模壳装入焙烧箱内,清除浇口翻边及浮砂,模壳口朝下,四周均匀拍摆模壳,清除夹灰、夹砂及型腔表面的浮尘,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净型腔内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英,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市金海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